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考古研究初步復原北周武帝面貌 “揭秘”其英年早逝原因

2024-03-28 17: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新網西安3月28日電 (記者 阿琳娜)記者28日從陜西省文物局召開的發佈會獲悉,研究團隊對北周武帝宇文邕進行了初步面貌復原,認為武帝是黑色頭髮、黃色皮膚和棕色眼睛,其英年早逝原因可能是長期服食丹藥導致砷中毒、引發系統性疾病。

1993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陽陳馬村意外發現了一座北周高等級墓葬,出土文字材料顯示,墓主人為北周武帝宇文邕。近年來,復旦大學、廈門大學聯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宇文邕墓出土人骨進行了相關科學分析。

圖為發佈會現場。 阿琳娜 攝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期間,大舉實行軍政改革,統一中國北方,促進民族融合,對後續歷史進程産生深遠影響。西元578年,年僅36歲的宇文邕突發惡疾,英年早逝。

對武帝遺骸樣本中33種微量元素進行分析後,團隊發現,其體內砷、硼、銻的含量顯著高於同時期古代平民和貴族的平均水準。專家介紹,人骨不同部位的代謝速率不同,由於樣本都採自武帝遺骨的股骨部位,説明這些元素是在長期飲食中累積在骨骼中的。

北周武帝面貌復原。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據了解,在武帝生活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服用道家丹藥是社會上層所崇尚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以求滋補長生。黃色的雄黃、白色的礬石、紅色的硃砂、青色的曾青、黑色的慈石與道家五行原理的五色相對應,為當時著名丹藥五石散的主要原料。

分析顯示,武帝樣本與隋唐時期貴族郭嗣本的體內元素組成最為接近。據文獻記載,郭嗣本有長期服食丹藥的習慣,甚至接受過皇帝的御賜丹藥。武帝經歷了與郭嗣本相似的元素積累,其遺骨中砷、硼、銻元素顯著偏高,可能是由於他服食了以雄黃、礬石等為主要成分的丹藥。

北周武帝墓葬全景。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據史料記載,西元575年至578年,武帝數次發病,生病時“癘氣內蒸,身瘡外發”“身生癩瘡,惡疾而死”,反映出其病痛以皮膚病為代表特徵。在研究團隊看來,這也符合慢性砷中毒的病理表現。

專家表示,慢性砷中毒後,病人皮膚上會出現瀰漫性或局限性的色素沉著和病變,並導致皮膚血管發生變化,四肢出現疼痛和紅腫。在武帝的股骨上,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塊黑色色素沉著區域,可能是砷中毒後,局部皮膚病變引起的骨髓壞死所導致的。

圖為武帝墓誌。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本次研究中,團隊以顱骨CT掃描技術對武帝進行了初步面貌復原。通過分析控制頭髮、皮膚和瞳孔色素相關的基因位點後,認為武帝是黑色頭髮、黃色皮膚和棕色眼睛,符合典型的東北亞、東亞人長相。

研究團隊對北周武帝和其皇后阿史那遺骸的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生於蒙古草原的阿史那皇后,在定居北周都城長安後,享受了與其故鄉一樣甚至相對更好的以畜牧産品為主的飲食生活方式。

圖為出土陶俑。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阿史那皇后是突厥木桿可汗之女,其生物學樣本是追溯突厥源流史的重要材料。從測得數據看,推測突厥阿史那部可能起源於歐亞大陸東北亞,即今天的中國東北到俄羅斯貝加爾湖區域。

【責任編輯:盧小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