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焦點訪談:精準施策見成效 實事惠民生 用心解民憂

2024-03-04 12:40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繼續系列節目——精準施策見成效。過去一年,我國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大家的工作、生活進入新的狀態。悠悠萬事,民生為大。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九大重點工作任務中,明確提出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過去一年,在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領域有哪些發展和變化呢?

今年1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九部門發出通知,開展2024年“春風行動”,全力穩就業、保用工、促發展。春節假期還沒有結束,各地“春風行動”就已經紛紛開始,市民廣場、活動中心,甚至連廟會也成了企業和求職者雙向奔赴的地方。

而在廣州、蘭州、西安、成都等城市開往浙江的列車上,企業直接在餐車上搭起了招聘臺,許多旅客到這裡諮詢招工資訊,還有人現場填起了報名錶格。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經濟的“晴雨錶”。如何讓更多人找到工作,獲得穩定的收入,事關每個家庭的生活,也是開局之年我國各類政策調控的出發點之一。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戰略規劃研究室副主任關博:“我們在宏觀調控的時候,充分考慮就業優先這麼一個根本性的目標。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重大産業政策實施過程中,也與就業優先政策統籌協調、共同發力。”

2023年,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23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1260582億元,比上年增長5.2%,為就業穩崗提供了良好的基礎。2023年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4041萬人,其中新增就業1244萬人,比上年多增38萬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都陽:“過去一年,經濟形勢比較複雜嚴峻,但是我們從勞動力市場整體運作情況來看還是保持了穩定,特別是像我們農民工群體就業恢復比較顯著,像一些批發零售、餐飲這些行業的恢復,就業變得越來越充分。”

2023年,如何讓企業有信心、有能力招聘員工,各地依然延續近年來就業優先的導向,從落實吸納就業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直補快辦”,到推行免申請就能享受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再到重啟一次性擴崗補助,組織各類崗前培訓,讓企業願招工、易招工。今年開春,在江蘇蘇州,許多大學生在入崗前就在當地人社部門建立的技能實訓中心接受了3個多月的針對性培訓,企業都非常願意將這樣的員工招進來。

關博:“去年在穩就業方面其實是雙向發力:一方面,不斷擴大整個宏觀經濟的就業吸納能力,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另一方面,實施一些穩崗政策、為企業減負政策,都切實降低了企業用工成本,進一步激發企業穩崗的基本意願。”

既要樂業,也要安居,居者有其屋,是中國人對美好生活最樸素、最基本的追求。這兩天,在福建福州市第一個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項目濱海雙龍新居,樁基施工已經進入最後階段,預計在今年3月就會向符合條件的市民開放申購。今年2月,福州市出臺了關於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此次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將重點面向工薪階層。

福建福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産管理局住房保障處處長溫昌經:“申購對象主要是兩大類,第一大類是具有六城區戶籍的住房、收入困難群體;第二大類就是具有六城區戶籍的普通工薪階層,包括教師、醫護人員、科技人員、引進的人才,還有社區的工作者、企業職工等等。”

2023年,國務院印發了《關於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重點面向住房困難的工薪收入群體以及城市需要引進的科技人員、教師、醫務人員等,由各城市按需定建,確定供給規模,實行嚴格的封閉管理,出售後不可以上市交易。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浦湛:“通過配售型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完善保障加市場的住房制度和住房供應體系,重構保障和市場的關係,那麼另一方面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配售,能夠滿足工薪收入群體的基本住房需求,消除他們買不起商品住房的焦慮,逐步實現居者有其屋。”

此次福州濱海雙龍新居項目計劃建設保障性住房701套,主要配售的戶型為45平方米、60平方米和75平方米三種,建成後,將以精裝交付。

溫昌經:“在價格上,我們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核定,目前經過我們初步測算,銷售價格是5200元到5500元左右,最後以政府核定的價格為準。”

在福州市這個區域,周邊商品房均價已經超過一萬元,配售型保障房的戶型、面積和價格讓許多工薪階層非常期待。

過去一年,中央會議多次提及保障性住房建設,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12月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再次提出要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進入2024年,已有35個城市報送了今年首批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和建設項目。

浦湛:“廣州、深圳、福州、杭州等不少城市已經開工了一批項目,各地方正在加緊籌備、加緊謀劃第二批以及後續項目。國家的城中村改造指導意見印發以後,目前國開行、農發行已向470余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發放了專項借款,通過城中村改造,有效地消除各類安全風險隱患,改善居住條件。”

社區是大家平時生活最重要的場所,也是人們接觸政府公共服務最多的地方,如何利用社區更好提供民生服務,在過去一年中也經常被提及。

在吉林遼源富國新村小區,76歲的趙淑芹正在跟兒子視頻通話,趙淑芹有糖尿病和腦血栓的病史,去年老伴去世後,剩下她一個人住在這個老小區裏,讓兒子很擔心。沒想到去年5月,這裡整合周邊養老服務資源,建起遼源市第一家綜合嵌入式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依然生活在自己的熟悉的小區裏,但是卻有專門的人來照顧老人,每月1000元的費用,趙淑芹和鄰居們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先住了進來。

2023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選擇50個試點城市,盤活社區存量空間,嵌入功能性設施和適配性服務,為居民提供養老托育、社區助餐、家政便民等一種或者多種服務,優先和重點提供急需短缺服務,逐步補齊其他服務。對許多老小區,養老服務是眼下最大的需求。

吉林遼源市民政局社會福利科科長楊晨光:“對新建小區要求養老服務配建率和合格率雙達標,對已建成的小區和老舊小區未完成養老服務設施用房配建要求的,要求相關部門2024年進行補齊。”

過去一年,我國加快完善人口服務體系。養老方面,出臺了《關於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積極發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方案》等新舉措,在一些城市開展長護險試點;針對3歲以下兒童,出臺了《家庭托育點管理辦法(試行)》和《托育機構品質評估標準》,重點解決“一老一小”的養育難題。

關博:“在此過程中,我們在考慮社區規劃中安排佈局相應的服務場地,包括新建小區配建、老舊小區改造、富餘場地騰挪的時候,都會把公共服務配置、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公共服務功能供給作為我們一個重要導向。”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過去一年,國家醫保談判再次發力,醫保藥品目錄新增126個藥品,其中包含15種罕見病藥物,為更多患者撐起保障體系;為解決疑難雜症求醫難,7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已建設了460多個專科,患者外轉就醫較建設前平均下降了約3成;全國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再次上漲,總體調整水準為2022年退休人員月每人平均基本養老金的3.8%;就在剛剛過去的2月,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規則公示指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維護服務指南》等指引指南,為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員等職業在工作時間和休息、勞動報酬等方面進行了相應規定,保障這個群體的合法權益。我們在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落實中傳導著發展的溫度。

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在手上,切實托住這個底,使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有效對接、良性迴圈、相得益彰,才能在發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責任編輯:趙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