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太行山腳下的“破冰集訓”
中新網晉中2月25日電 題:太行山腳下的“破冰集訓”
作者 陸祁國 韓瑞
立春20天后,位於太行山腳下的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最低氣溫仍低於零下10攝氏度。置身戶外,寒意明顯。
左權縣林河河面上,多名消防員身著冰域救援服,攜帶各種冰域救援裝備,在厚厚的冰面上鑿冰打洞,入河撲水。
近期,晉中市消防救援支隊為做好雨雪冰凍環境下的搶險救援準備,抽調14個消防救援站的骨幹隊員,在此開展冰域救援技術專項培訓。
伏冰訓練。 趙子墨 攝
劉傑,左權縣消防救援大隊政府專職消防員,也是這次參訓隊員之一。他説,冰域救援的艱難程度超出了心理預期。
“實操訓練階段,隊員踏上冰面的那一刻,雙腳已然不聽使喚,不是這個人來個前撲,就是那個人摔個後仰,後來在教練的指導下,所有參訓隊員的靴子上都套上了冰爪,才終止了‘狼狽’。”劉傑説。
破冰救援是此次培訓的重點。為確保培訓取得實效,需在冰面鑿開3個3平方米的口子。根據教練要求,劉傑帶著破冰小組開始了“破冰行動”。
吱、吱、吱……機動鏈鋸在厚厚冰層上發出刺耳的聲音,無數碎冰渣沾滿了消防員的冰域救援服,打在臉上又涼又疼。3個冰口,足足切了一上午。
經得“寒徹骨”,練就真本領。 趙子墨 攝
與前期準備工作相比,更考驗消防員的是實戰訓練。該環節需要模擬有人跌入冰窟,“落水者”在水中掙扎。其後,消防員要按照訓練計劃,開展不同方式的救援訓練。
“救命啊!”隨著一名消防員跳入水中、大聲“呼救”,另一名消防員戴著救生圈走上冰面。前行一段距離後,他開始“跪式”前行;再往前一截,前行方式又變為“匍匐”。
“現實生活中,越接近冰窟的地方,冰層越薄,所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跪式前行和匍匐前行結合使用。”晉中市消防救援支隊作戰訓練科幹部孫振濤説,這樣可以增大消防員在冰層上面的受力面積。
“你看,消防員接近‘落水者’之後,要一把抓住其大臂部位,然後順勢把救生圈套在其身上。”孫振濤説,救援過程中,消防員只要與“落水者”建立連接,全程都不能再分開。
隨後,趴在冰面上的消防員用手輕觸自己的頭盔,以手語示意身後的隊友合力拉拽救援繩索,將消防員和“落水者”一起拉回安全地帶。
讓訓練最大程度貼近實戰。 趙子墨 攝
訓練現場,一個形似香蕉的皮筏引人注目。孫振濤説,這種救援器材的學名叫冰面救生筏,消防員也叫它“香蕉艇”,一次最多可以救援四五個人。
又一名消防員“落水”,三名隊友把“香蕉艇”推到冰窟附近時,走在前邊的隊員趴在“香蕉艇”內,然後通過“香蕉艇”前方空心處與“落水者”建立連接,直到被隊友拖回安全地帶。
每個訓練科目進行期間,充當落水者的消防員都要在水中浸泡三五分鐘。“雖然穿了救援服,但在水裏待上幾分鐘,誰都可以體會到‘寒徹骨髓’的滋味。”
看到消防員訓練如此辛苦,附近一名村民找來很多罐頭瓶,逐個灌上熱水送到集訓現場。接過熱水瓶,有的消防員雙手捂著,有的直接夾在腋下。看著他們幸福的笑容,村民直言“我都有點成就感了”。
晉中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滅火救援指揮部部長趙偉介紹,著眼“全災種、大應急”實戰需求,該支隊專門組織冰域救援集訓,力求最大限度還原實戰環境,系統開展多項冰面救援技術和操法培訓,同時檢驗消防員和器材裝備在低溫嚴寒環境下的適應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