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新春走基層丨小山村裏的“項目熱”

2024-02-05 15:31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福州2月5日電 題:小山村裏的“項目熱”

新華社記者項開來、郭圻、吳劍鋒

臨近春節,在福建省福安市范坑鄉毛家坪村,一陣喧鬧聲打破了清晨的寧靜,村民們圍著村口廣場一輛滿載茶樹苗的小車,熱情詢問著價格。

“福鼎大白一株多少錢?”

“金牡丹多少錢?”

58歲的脫貧戶毛可順挑選了一些新茶苗。“行情好的時候,十畝茶樹每年能收入4萬元。”毛可順説,去年他領取了相關部門産業幫扶資金5000元,準備今年元宵節後開工“新項目”——改種收益更好的茶苗。

村民毛可順在管護茶樹。新華社記者郭圻 攝

去年以來,在村委會的帶動下,越來越多村民加入茶葉品種改良的隊伍。村裏的種植能手毛澤全一個月前就上山忙活起來。原本他與人合作種植30多畝“福雲6號”,今年準備把其中20多畝改成金牡丹。“按照去年春季市場價,金牡丹的茶青售價25元/斤,一畝至少收入七八千元,是前者的兩倍多。”

上世紀80年代,地處兩省三縣交界的毛家坪村是閩東革命老區基點村,也曾是特困鄉里的特困村。經過幹部群眾30多年的奮鬥,2018年毛家坪村實現了整村脫貧,2023年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2.8萬多元,超過全省平均水準。

毛家坪村航拍照片。新華社記者郭圻 攝

眼下春節將至,外出的村民陸續返鄉,小廣場逐漸熱鬧起來,村幹部和鄉親們互相問候著,也商量著新年計劃。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茶葉價格時高時低,必須多种經營。”79歲的村民毛冬福説,目前毛家坪村的農業發展面臨兩大難題:一是耕地少且散,二是缺少年輕人。

毛冬福的擔憂不無道理。近年來,隨著年輕人大量外出,500多人的毛家坪村,常住人口只剩百來人,在場“開會”的村民,大多已頭髮花白。

“關鍵還是要因地制宜上項目。”毛家坪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欲平説,毛家坪村的土壤條件並不肥沃,果樹結果率低,而油茶樹耐旱,還不需要太多人力管護,十分適合當下的村情。

2019年開始,毛家坪村拿出230畝集體林地開荒種植油茶。如今,有的小樹苗已經長到半人高,荒坡地上瀰漫著綠意。山腳下,一個嶄新的油茶坊剛剛落成。未來,漫山的油茶果將在這裡粗製成茶油走出大山。

陳欲平給大家算了一筆賬,幼林撫育成本每畝1000元,製成茶油後畝産值可達到4000元,明年開始第一批幼苗將結果,之後預計每年可給村集體帶來80萬元的收入。未來隨著産量增多,還可以精製成面膜、沐浴液等産品,效益還能翻上幾番。

“村民的很多事都要靠村財政來辦,以後項目發展了,村集體經濟壯大了,我們就可以拿出更多錢為村民做事,孝老食堂也能辦得更好一些。”陳欲平説。

“山還是那座山,地還是那塊地,但是靠山吃山的方法要與時俱進。”在范坑鄉黨委書記林萬堂看來,鄉村振興重在産業,産業振興重在項目選擇,村委會需要發揮項目帶頭人的作用,選擇與本村資源相契合的産業,將閒散的土地、山林資源進行整合,實現規模經營,既解決鄉村勞動力短缺的困境,也增強産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

新的一年,毛家坪村村民們有著説不完的憧憬。

【責任編輯:盧小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