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綜述|讓更具活力的中法友誼造福世界——法國各界對法中關係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

2024-02-01 19:32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新華社巴黎2月1日電 綜述|讓更具活力的中法友誼造福世界——法國各界對法中關係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

新華社記者

1月31日晚,慶祝中法建交60週年暨中法文化旅遊年開幕音樂會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皇家歌劇院舉行。文化旅遊年期間,貫穿全年、涵蓋多個領域的數百項精彩活動將陸續閃亮登場,為中法文化交融互鑒搭建更為寬闊、更具活力的舞臺。

60年來,日益緊密的中法人文交流已成為“獨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遠矚、互利共贏”的“中法精神”的一個縮影。法國學術界、文化界、商界人士紛紛表示,60年前,法中兩國建交具有開創性意義。如今,法中合作碩果豐碩、穩步向前,不斷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法中關係的下一個60年令人充滿信心和期待。

法國中國問題專家、作家萊婭·貝西認為,法中建交60年,體現了中國與西方國家合作的開創性。法中經貿發展勢頭強勁,文化、教育、藝術、體育領域交流頻繁,合作成果豐碩。在政治上,兩國攜手維護多邊主義,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同時也保留著各自的獨立性。在全球治理方面,法中合作致力於構建更加平衡的世界秩序。“法中合作是豐富和多維度的,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

萊婭·貝西説:“2024年,法中文化旅遊年和巴黎奧運會為促進兩國合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舞臺,希望這些文化和體育活動能夠促進兩國之間更好相互理解和尊重。”

法國漢學家雷米·馬修表示,希望法中文化旅遊年能為兩國文化和旅遊領域的合作特別是學術和藝術交流注入新動力。

法國《新團結》報主編克裏斯蒂娜·比埃認為,60年來,法中友誼從未動搖,兩國經濟合作碩果纍纍。“法中關係的最大特點是,兩個歷史悠久的主權國家願意為世界和平與穩定而行動。”

曾任法中建交50週年法方活動總協調員的法國文化部文化事務總監卡特琳·魯傑裏表示,法中關係建立在對彼此文化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今年,我們將重點加強兩國間旅遊和文化交流。文化交流如同彼此伸出手,如同搭建一座連接兩國人民之間的橋梁。”

自1750年以來,作為法國國禮的《論語導讀》其中一部手抄本,一直被珍藏在法國國家圖書館下屬軍火庫圖書館。館長奧利維耶·博斯克對新華社記者説,法中兩個古老文明相互吸引。法中兩國在藝術、時尚和美食領域積澱深厚,擁有共同的品味,文化遺産對兩國而言都極為重要。在這些領域的長期合作很自然地體現在兩國外交關係中。

參與撰寫《開眼看中國》等著作的法國國際問題專家布魯諾·吉格對“中法精神”予以高度贊同。他説,法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這是兩國關係不可動搖的基礎。法中平等對話,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兩國堅守“中法精神”的初心,受到全世界尊重。

最早支援中國核電發展的法國電力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法布裏斯·富爾卡德表示,法中兩國的核能合作有40年的工業分享、40年的共同成功,已經建立牢固互信。

最早進入中國的法國企業之一達能集團中國、北亞和大洋洲總裁謝偉博表示:“達能是中法友誼的見證者和受益者,也是中國新一輪高品質發展的參與者。”

法國巴黎法中友好協會副主席利亞齊德·本哈米説,法中關係正在開啟新時代,兩國都致力於在開放的、多邊主義框架內開展對話。當前全球性挑戰眾多、衝突加劇,氣候變化將導致全世界出現經濟、糧食和移民危機,法國和中國推動多邊主義的努力受到其他國家歡迎。

戴高樂曾孫女納塔莉·戴高樂對記者表示,無論從文化還是從經濟角度來説,法中都建立了充滿活力的夥伴關係。在農業、可再生能源、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多樣性等領域,兩國未來的合作前景廣闊。“我認為,法中人民之間保持著真正的友誼,這種友誼將在未來60年持續下去。”(記者:唐霽、劉芳、喬本孝、張百慧)

【責任編輯:吳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