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安娜伊思 馬田:做中法交流的“擺渡人”

2024-02-01 14:38

來源:今日中國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海報紅白藍的色彩會讓人第一時間想到故事的發生地法國,海報上的眾多人物剪影會讓我們感受到時代洪流中每個人的渺小……”在北京老舍劇院舉行的中文版《悲慘世界》推介活動上,總製作人安娜伊思·馬田(Anais Martane)向觀眾展示解讀該劇的海報。

2023年12月15日,話劇《悲慘世界》2024年全國巡演啟動儀式及重要活動發佈在北京老舍劇場舉行,總製作人安娜伊思·馬田(右二)公佈話劇《悲慘世界》的新海報

中文版《悲慘世界》由中國演員、中國製作團隊和法國導演、法國舞美設計共同創作,其中導演是來自法國的讓·貝洛裏尼 (Jean Bellorini)。1月26至28日,該劇在北京保利劇院的首演後,開啟2024年“中法建交60週年”大型全國巡演。而安娜正是這次中法合作的直接推動者。“此次合作‘不是為了文化去交流,也不是為了交流而做文化’,是有文化就有交流。”安娜告訴記者。

這並不是安娜首次促成中法之間的藝術合作,她一直活躍在文化藝術交流領域,如推動中法合作話劇《雷雨 後》,參演《彭氏騙局》《西貢》和《Ghetto猶太城》,還擔綱製作中文版《小王子》有聲書……如今,除了中國演員劉燁的愛人,安娜在中國被大家知曉的身份越來越多:職業攝影師、樂隊主唱、戲劇策展人……“有文化的地方,交流自然來了。”安娜説自己的夢想是能夠做中法交流的“擺渡人”。

2019年10月10日,劉燁影像導演作品——舞臺劇《猶太城》主題曲MV分享發佈行動在北京舉行。該MV由中國著名演員劉燁執導拍攝,他也是《猶太城》女主角、法國藝術家安娜伊思·馬田的丈夫。圖為劉燁、安娜夫婦接受採訪

結緣中文和中國

安娜和中文的緣分歪打正著。“法國的教育是高中時候必須選擇一個專業方向,當時像‘經濟科學’(sicence économique) 這類的專業非常火,但是我一直想學藝術。”安娜告訴記者,當時尼斯最好的藝術學校距離她家非常遠,因此這個選擇一度擱淺。臨近截止日期,在長長的專業選擇表末尾,安娜看到了兩個專業:俄文和中文。“中文在我看來很神奇,那些用毛筆寫的中文字彷彿像藝術品一樣,讀起來的音調也很像藝術。那我就學中文吧!”

在上世紀90年代的法國,學中文是一個非常冷門的選擇,大家對中國都知之甚少。“但是爸爸知道我的選擇後,非常高興,他跟我説‘學中文很好,中國是未來’。”安娜説,事實證明,爸爸“説得沒錯”。

1997年,學習過三年中文的安娜跟隨學校組織的活動第一次來到中國旅行,“我們是尼斯第一個前去中國的學生團,”安娜説,當時的活動非常受關注,“上了當地的報紙,非常轟動”。

短暫的中國之行留下了意猶未盡的回憶,回到法國的安娜,一直夢想著再有機會去往中國學習和生活。2001年,安娜作為交換生來到首都師範大學學習,由於愛好攝影,她走遍北京的各個角落拍照,體驗生活。“當時我把拍的照片刻錄到碟片上,然後連同我寫的文章一起郵寄給了《今日中國》,我還記得那篇文章是講述在華留學生如何通過跟計程車司機聊天學習中文。”安娜回憶起跟《今日中國》雜誌的緣分,“ 17歲的時候,我曾經把《今日中國》雜誌帶回尼斯的家中,非常奇妙的緣分。”

被拓寬的人生

2021年8月,在美麗的新疆那拉提草原上,音樂旅行紀實節目《邊走邊唱》拉開序幕,中國民謠歌手張瑋瑋拉著手風琴,萬曉利彈著吉他,同時還有中國知名歌手老狼參與其中,安娜用優雅的法語唱響《米店》。藍天白雲下、青草大山間,安娜的法語歌聲悅耳美妙,讓觀眾感覺瞬間被治愈。安娜在這個節目中的身份是中國民謠樂隊“河樂隊”的主唱,在那次的演繹中,作品被重新編曲,前半部分被填上法語歌詞,安娜的演唱讓作品本身有了另一種浪漫。

“有意思的是,中國聽眾喜歡法語的部分,法國聽眾喜歡中文的部分。”這種效果出乎安娜的意料。

  安娜伊思 馬田

安娜與民謠樂隊的故事開始於20年前。當時,位於北京三里屯的“河酒吧”是北京民謠音樂人的聚集地,即將完成學業回法國的安娜和朋友在三里屯閒逛。“偶然聽到酒吧裏野孩子樂隊的歌聲,瞬間打動了我,仿佛我之前就聽過這些歌聲。” 坐在台下的安娜,忍不住上臺敲打手鼓。這個性格開朗的外國姑娘,給張瑋瑋、萬曉利、野孩子樂隊等中國歌手留下了深刻印象,安娜也漸漸和他們成了朋友,經常給他們拍攝。“他們來自西北,音樂中有一些西方的元素,我的DNA認出了一些幾千年前的感受。”安娜也經常會帶一些以色列的音樂、羅馬尼亞的音樂唱片給他們聽。張瑋瑋回憶這段時光時説,安娜影響了他的音樂審美,“讓我們感覺自己和世界是同步的”。

2017年安娜的攝影展《溫度》在北京開展,作品中有很多關於“河酒吧”的記憶。安娜的鏡頭細膩而又沉靜,記錄了珍貴的中國民謠時代。也正是這個展覽,讓她受邀一起組建起“河樂隊”。“我一直有做歌手的夢想,沒想到有一天能夠和我這些中國老友再聚,一起組建這個樂隊,實現我當歌手的夢想。”

安娜的攝影實踐非常豐富。早在2004年,她就開始以肖像攝影師的身份為《時代》週刊拍攝照片,後又出版了攝影集《中國肖像》。除了自己攝影外,安娜還積極促成中法攝影師的交流。她所在的圖片社曾參與組織中國攝影師前往法國參加藝術工作坊、阿爾勒國際攝影節等活動,安娜回憶説當年自己作為助手積極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這裡就是我的家

2015年,由劉燁朗讀、安娜擔當製作人的有聲讀物《小王子》與公眾見面,其中穿插由劉燁、安娜和孩子們一起演唱的五首歌曲小片段。“我從小是聽著《小王子》有聲書長大的,在法國經常會有一些著名的演員參與有聲書的創作,因此我想為什麼不在中國嘗試下這種模式呢?”安娜説,在這個項目中,參與朗讀和唱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農民工子女與貧困兒童。他們的參與,也應了安娜的初衷——“做一些有意義的項目讓沒有太多機會的孩子參與進來” 。

安娜熱愛中國文化,堅持自己的兩個孩子要接受中國文化的熏陶。兒子諾一房間的墻上,貼著《大鬧天宮》的大幅海報,在另一面墻上,還貼著《西遊記》的皮影戲。另外,孫悟空的玩偶、雕塑也是隨處可見。“從諾一齣生開始,我就嚴格地為他選擇每一本讀物,先從盤古、后羿、嫦娥等神話故事開始讀,然後到《西遊記》。”

“我的家就在中國,我的家庭、事業和未來都在這裡。” 如今,“邊走邊唱”第三季開播,安娜跟隨樂隊又重走了她年輕時候走過的很多地方,“新疆、雲南、貴州……我學生時候喜歡做背包客,走過中國的很多地方,這些地方真的太美了。可能你們把我當成外國人,但是我自己不覺得,這裡就是我的家。”安娜談起自己未來的打算:“很簡單,就是在這裡繼續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中法交流項目,然後陪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慢慢變老。”

【責任編輯:李平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