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中法經貿合作互利共贏

2024-01-29 09: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3年11月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第五屆世界核能工業博覽會上,中國核工業集團工作人員在向法國原子能委員會負責人介紹展出內容。

本報記者 尚凱元攝

“要堅持互利共贏,在深化傳統合作的同時,積極挖掘綠色産業、清潔能源等新興領域合作潛力,堅持把蛋糕做大,以開放匯聚合作力量、共用發展機遇。”1月25日,習近平主席向中法建交60週年招待會發表視頻致辭時強調。建交60年來,中法雙邊貿易額增長了800多倍。如今,法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三大貿易夥伴和第三大實際投資來源國,中國是法國在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七大貿易夥伴。中法經貿合作不僅助推兩國經濟發展,增進民生福祉,也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了動力。

“法國企業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近年來,波爾多葡萄酒、夏洛萊牛肉、蓓妮媽媽果醬、總統牌奶酪等法國美食在中國深受歡迎,美的空氣炸鍋、小熊電飯煲、海爾冰箱、海信電視、極米投影儀等中國家電品牌也在法國逐漸嶄露頭角。

中法兩國在經濟上互補性很強,合作潛力巨大。中國在製造業、電子産品、機械設備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法國在航空航太、核能、高端消費品、農産品和酒類等領域具有較強實力,這為兩國提供了廣闊的貿易和投資機會。“中國生産的電器因性價比高,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法國《巴黎人報》報道稱,中國家電正在進入越來越多的法國家庭。“我們希望提供更好的、適合法國消費者的創新産品。”海爾歐洲首席執行官雅尼克·菲林表示。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近10年來,中法農産品貿易總額不斷增加。去年4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中法雙方達成一系列合作協定。兩國決定加強農業、農食、獸醫和植物檢疫領域夥伴關係,中方願同法方打造“從法國農場到中國餐桌”的全鏈條快速協同機制。

巴黎工商會會長、巴黎大區工商會副會長蘇米亞·馬林堡表示,中國消費市場廣闊,近年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消費新趨勢給法國消費品和服務行業帶來新的機遇。

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法國館都有很高熱度。法國將應邀擔任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和第七屆進博會主賓國。“法國企業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法國駐華大使白玉堂説。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江蘇無錫是法國企業的重要投資地。多年來,以施耐德、羅格朗、法國液化空氣、威立雅、法國電力集團等為代表的法資龍頭企業紛紛在此投資,投資項目共計45個,總額6.74億美元。去年7月,中法(無錫)産業合作園在無錫高新區揭牌。法國施耐德電氣集團無錫綠色智慧産業園、法國羅格朗集團低壓電器産業園等5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超10億美元。據了解,該産業合作園一期為智慧製造産業化基地,二期規劃建設中法創新中心、商業辦公、法國品牌酒店及國際公寓等。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法國在華累計設立企業6000多家,投資存量達180多億美元。中國經濟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産業轉型升級方興未艾,內生需求不斷擴大,給法國在華企業創造了更多發展機遇。近兩年,不少法國企業選擇在中國加大投資、拓展業務,用實際行動為中國經濟投下“信任票”。

2022年10月,歐萊雅在江蘇蘇州建設的全球首家自建智慧運營中心正式奠基;2023年9月,空中客車公司天津A320系列飛機第二條總裝線項目正式開工建設;2023年11月,全球第七大汽車技術供應商佛瑞亞集團旗下的佛吉亞在江西豐城新建的歌樂汽車電子超級工廠正式啟用……“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安鞏在諸多場合這樣表示。

中國法國工商會針對在華法國企業的2023年春季調查顯示,與上一次調查相比,會員企業表示未來3年在中國發展業務的意願提升,47%的會員企業計劃在中國進一步投資。“法國企業一直致力於通過創新、投資深耕中國市場。”白玉堂表示,“法國企業在中國大力開展創新,其中許多已經建立了研發中心,並通過與合作夥伴或者初創企業合作,投資創新生態系統。”

中國已連續3年成為對法投資和創造就業的第一大亞洲國家,對法直接投資存量近49億美元。目前,中國投資者投資超過900家法國企業,在法國本地雇用超過5萬名員工。“我們完全反對‘脫鉤’的想法。‘脫鉤’是一種幻想。”在第九次中法高級別經濟與金融對話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對媒體表示,中國企業在歐洲投資和發展業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視對方為真正的合作夥伴”

中法兩國企業共同投資建設的東臺海上風電項目,開創了中外合資在華建設海上風電的先河;為滿足中國市場日新月異的轉型升級需求,施耐德電氣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研發投資不斷增加,已建成五大研發中心……近年來,中法在深化傳統領域合作的同時,積極挖掘綠色産業、清潔能源等新興領域合作潛力,不僅助推兩國經濟發展、增進民生福祉,也為世界經濟復蘇增強了信心、穩定了預期。

從攜手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達成歷史性的《巴黎協定》,到中法碳中和中心在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召開之際正式啟動,中法兩國展現出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積極意願,為雙方拓展創新和低碳轉型發展合作帶來新的機遇。

在法國北部敦刻爾克老工業區打造的“歐洲電池谷”,已有多家“超級工廠”落戶,其中來自中國的企業佔據重要地位。“中國企業向歐洲電動汽車供應鏈投入數十億美元,已成為歐洲綠色轉型的主要參與者。”美國榮鼎諮詢公司董事阿加莎·克拉茨表示。

在第三方市場,中法也是國際合作新模式的共同開拓者。中法合作運營的喀麥隆克裏比深水港是成功典範,港口業務的增長不僅顯著促進了喀麥隆經濟發展,還惠及中非共和國、查德等非洲內陸國家。2022年2月,中法簽署第三方市場合作第四輪示範項目清單,包括基礎設施、環保、新能源等領域7個項目,總金額超過17億美元,合作區域涉及非洲、中東歐等地。

“無論是經貿還是科技領域,中國都是不可忽視的力量。”法國國際問題專家布魯諾·吉格表示,法中兩國“合作的基礎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視對方為真正的合作夥伴”。法中兩國應繼續深化經貿關係,建立更高效的供應鏈,加強互利合作。“法中攜手合作,一定能實現互利共贏。”

(本報巴黎1月28日電)

【責任編輯:趙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