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法國國立人民劇院院長讓·貝洛裏尼:《悲慘世界》讓中法戲劇人結緣

2024-01-22 14:51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徐劉劉】在北京東南郊的排練廳裏,演員劉燁站在一張鋼絲床邊,時而喃喃低語,時而在床邊奔跑咆哮。這是他在為即將在北京首演的中文版話劇《悲慘世界》努力排練,他飾演的正是苦役犯冉·阿讓,只是因為偷了一塊麵包,就被投入監獄,在那裏度過了19年。“冉·阿讓大步走進櫃檯,他拉開櫃子打開抽屜,看到裏面的銀器和盤子。他把那些東西裝到背包裏邊,他不管發出什麼聲音了,他大踏步地走過餐廳。”劉燁用極快的語速講述著故事,有時他是冉·阿讓本人,有時則是一個旁觀敘述者。

站在聚光燈外的是中文版話劇《悲慘世界》導演、法國國立人民劇院院長、著名戲劇導演讓·貝洛裏尼和他的法國導演團隊。作為中法建交60週年文化交流項目,由安娜伊思·馬田擔任總製作人,央華戲劇王可然擔任藝術總監的《悲慘世界》將於1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保利劇院首演。導演讓·貝洛裏尼在排練現場接受《環球時報》專訪,談及自己為何接受邀約以及他心目中的永恒經典《悲慘世界》等話題。

  “這是個非常大膽的舉動”

80後的讓·貝洛裏尼既是歌劇和戲劇導演,也是一位作曲家,曾經將多部難以改編的大部頭巨作搬上舞臺而成名法蘭西,從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到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賦予經典諸多現代寓意。《悲慘世界》是導演童年時候讀的第一部長篇小説,“它裏面的真善美是無國界的,也是超越時代的,既有文學作品的語言之美,又有思想上的人性之美。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還在排演這部作品,而且要把它放在中法建交60週年的偉大紀念場合,”貝洛裏尼告訴《環球時報》記者。

當製作人安娜和藝術總監王可然提出要合作《悲慘世界》中文版的時候,貝洛裏尼回憶説,“我是不假思考地答應了,但是後來覺得這是個非常大膽的舉動,該怎樣將這樣的鴻篇巨著搬上舞臺?”

在貝洛裏尼心目中,中法兩國戲劇人因排練這樣的經典作品而結緣,“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人,因這樣的經典作品,心又聯繫在一起了,”貝洛裏尼告訴記者。

崑曲、相聲、蘇州評彈等演員也入選

“面對這樣的鴻篇巨著、雨果這樣的文學巨人,我們一生的時間很有限,要集中精力排這樣的經典著作。我們必須敢於觸碰經典,通過經典,我們能塑造今天的人能夠講述什麼樣的故事,不光是悲慘的命運,更是人性的善良和仁慈,因為這是人類最真善美的品質。”貝洛裏尼説道。

所以貝洛裏尼堅持自己的創作原則必須是“忠於原著,在不改變原著精髓的基礎上將其搬上舞臺”。他坦言,並沒有重新構建人物對話,而是將原著中不同的片段進行拼接,因此,話劇中所有的臺詞都來自雨果的原文。“經典就是經典,戲劇就應該是把不可見的東西,用各種舞臺藝術手段,講述給觀眾可見的、能夠感受到的故事,而不是用誇張虛假的東西來‘扮演’這個故事。”

《悲慘世界》中有很多人物的內心獨白,比如冉·阿讓受主教感動而由惡變善,沙威放走冉·阿讓之後在塞納河邊沉思自省,都是觸動人心的場景。導演通過風格強烈的表演方式,使表演不局限于“演”,而是“追求演員本人和角色的融合”。“當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是演員,什麼時候是人物,這就是我們所尋找的最完美的時刻。”貝洛裏尼説道。

面對這樣的挑戰,演員劉燁在採訪中表示,貝洛裏尼為中文版的演出注入了強烈的法國戲劇風格和特色,讓熟悉斯坦尼體系的中國演員與世界最前沿的戲劇理念相互碰撞。“不僅讓我們在排練場感覺非常獨特,也一定會讓觀眾耳目一新。”

《環球時報》記者在排練現場發現,貝洛裏尼在指導排練的時候,很少去説戲,而是喜歡坐在鋼琴前即興演奏,將演員帶入某種情景,讓其找到內心的節奏和情緒。同時,為了讓演員呈現出最好的表演狀態,他還有自己的絕招。在排練現場,他會讓演員表演出一陣風拂面的狀態,也會把音樂推到最大聲,要求演員用最大的聲音與最飽滿的情緒蓋過音樂,達到戲劇的效果。

藝術總監王可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導演從甄選演員階段開始就特別重視音樂,他會選擇不同藝術行業背景的演員,比如有話劇演員,也有崑曲、相聲、蘇州評彈等不同門類的演員。

貝洛裏尼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會為每個角色都設計屬於自己的曲子,當觀眾走齣劇場,腦海裏依然會帶著劇中人的音樂。“音樂是能夠使我們心靈顫動的世界性的語言,將我們的心連在一起,無障礙地將雨果著作中的主題傳遞給大家。”

“中國的小人書把歐洲的經典文學都出版了”

貝洛裏尼從法國來到中國,與中國戲劇人共同度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在他眼中,中國與法國團隊深度合作,共同製作,共同排練,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真誠的項目,”尤其是在當今世界複雜混亂的環境下,難能可貴。“世界需要中國幫助我們找回對話的機遇,不要拒絕對話,人類應該擁抱善良與和平。”

這部話劇也是演員劉燁與妻子、製作人安娜伊思首次合作舞臺劇。安娜伊思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告訴記者,“在中國從事戲劇工作非常幸運,這裡充滿了各種可能性:市場很大,機會很多,空間很大。”

安娜伊思説,曾經有法國朋友和親戚得知她正在排《悲慘世界》,而且還是用中文時,“他們很驚訝,但是對我而言這沒有什麼奇怪的,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中國人一直保有好奇心,求真求善。”

“還記得剛認識我先生(劉燁)的時候,他直接就問我,‘你看過《茶花女》嗎,那是我最喜歡的小説。’當時我就很驚訝,怎麼中國人能看過這麼多經典小説?”後來安娜伊思發現,原來中國流行的小人書把整個歐洲的經典文學都出版了,“中國人真的很了解這些經典文學作品。”

【責任編輯:吳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