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形勢依然嚴峻 多項有關大氣污染治理政策文件密集發佈

2023-12-01 06:51

來源:法治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多項有關大氣污染治理政策文件密集發佈【 去年超四分之一城市PM2.5不達標 現階段大氣污染形勢依然嚴峻】

藍天保衛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會通力合作,需要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特別是強化財政、稅收、價格等政策支援。生態環境部將從嚴控增量、減排存量、加大監督幫扶力度等方面發力。

□ 本報記者 張維

連日來,有關大氣污染治理的政策文件密集發佈。

11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再接再厲、久久為功,紮實深入推進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近日發佈關於徵求《低效失效大氣污染治理設施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擬全面開展低效失效大氣污染治理設施排查整治工作,建立排查整治清單,“淘汰一批、整治一批、提升一批”。

生態環境部近日還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這意味著,我們仍然需要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如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此前所表示的,藍天保衛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會通力合作,需要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特別是強化財政、稅收、價格等政策支援。生態環境部將從嚴控增量、減排存量、加大監督幫扶力度等方面發力。

今年秋冬大氣污染形勢嚴峻

京津冀地區近期又經歷了一輪污染天氣。

以北京為例。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表示,從11月20日開始區域整體擴散條件不利,南部重污染帶逐漸形成,並在偏南風作用下向北傳輸,污染範圍不斷擴大。截至22日早9時,全市空氣品質達到中度污染水準,其中有六區陷入重度污染。

這個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形勢被認為“異常嚴峻且緊迫”。且不説秋冬季本就是大氣污染的“重災區”,從今年整體情況來看,形勢就不容樂觀。

在今年7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黃潤秋坦承,今年上半年全國空氣品質同比出現了反彈,PM2.5濃度上升了6.2%,優良天數比率下降了3.2個百分點。

不僅上半年,目前為止形勢依舊嚴峻。“今年以來,受不利氣象條件及疫情防控調整後經濟活動恢復的影響,我國部分地區大氣污染有所反彈。”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説。

生態環境部的數據支撐了上述説法。11月20日,生態環境部通報10月和1月至10月全國環境空氣品質狀況。數據顯示,1月至10月,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85.1%,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1.6%,同比上升0.8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7%。

究其原因,有多個方面的因素。據了解,今年以來氣象條件極為不利,受亞洲冬季風週期性活躍影響,全國沙塵過程明顯增多,僅在上半年就達37次,其中15次為大範圍沙塵過程,為15年來同期最多。今年6月,華北地區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5.2天,致使當月臭氧超標天數異常偏高。

氣候條件不利於大氣污染物擴散,同時排放也有所增加。隨著疫情後經濟活動逐漸恢復,冶金、建材、石化等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産品産量同比增長,污染物排放也隨之增加。比如,上半年全國十種有色金屬産量同比增長了8%。

排查整治低效失效治理設施

不可否認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制定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群眾對空氣品質改善的滿意度和幸福感明顯增強。

但是上述種種現象説明,現階段大氣污染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大氣環境穩中向好趨勢尚不穩固。“2022 年,全國仍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城市PM2.5不達標,京津冀及周邊等區域重污染天氣依然高發、頻發,亟須進一步挖掘減排潛力,推動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説。

這也是生態環境部擬開展低效失效大氣污染治理設施排查整治的動因所在。據介紹,近年來,在執法檢查、監督幫扶等工作中發現,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治理設施簡陋、運作低效問題突出,影響治理效果,導致頻繁超標排放,成為制約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的短板。

在今年4月中國環境保護産業協會主辦的首屆生態環境司局長與環保企業對話會上,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張大偉曾坦言,在大氣污染防治過程中,我國環保産業和市場領域中存在簡易低效設施大行其道、部分治理設施品質低劣、運維管理效率低下、線上監測數據失真、全過程治理技術亟須攻關這五大問題。

根據《徵求意見稿》,治理設施低效失效的情形包括:治理工藝不適用,去除效果較差、無穩定達標排放能力;治理裝備簡陋,必要配套設施未安裝,未形成穩定可靠的副産品和消納去向,建設品質低劣,關鍵組件達不到規範要求,自動化水準不高,控制系統功能缺失;治理設施操作運作低效,關鍵組件、關鍵參數未按相關技術規範或設計要求運作維護,管理臺賬記錄不全、不規範;為掩蓋超標排放等違法事實,不正常運維甚至干擾自動監測,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等。

《徵求意見稿》要求全面開展低效失效大氣污染治理設施排查整治工作,建立排查整治清單,“淘汰一批、整治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不成熟、不適用、無法穩定達標排放的治理工藝;整治關鍵組件缺失、品質低劣、自動化水準低的治理設施;提升治理設施的運作維護水準及管理臺賬品質;健全監測監控體系,自動監測設備實現應裝盡裝,全面提升自動監測和手工監測數據品質,有力提升地方大氣污染治理能力,深入挖掘多污染協同減排潛力,助力完成“十四五”確定的氮氧化物(NOx)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減排任務,推動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近日原則通過的《方案》,專門針對重點地區的大氣污染治理進行了部署。《方案》目前尚未公佈,具體內容還不可知。但從今年10月生態環境部發佈的關於此項行動方案的徵求意見稿中可以看出,《方案》要求各地研究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優化重污染天氣預警啟動標準。

有信心進一步改善空氣品質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行動計劃》尤為重要。

馬軍認為,要想達到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的目標,必須有《行動計劃》指引。《行動計劃》特別強調統籌高水準的保護和高品質的發展,也就是要在發展的同時實現保護。一方面經濟發展要求擴大生産,一方面污染治理要求降低排放,只有走綠色低碳的迴圈經濟之路。

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認為,從宏觀來看,《行動計劃》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以改善空氣品質為核心,以減少重污染天氣為重點,繼續以PM2.5控制為主線,協同控制臭氧污染。著力推進NOx和VOCs減排。具體來説,通過深化移動源污染治理,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和重點行業提標改造,強化NOx減排;圍繞源頭減排、過程嚴控、末端治理,強化VOCs全流程全環節綜合治理。

黃潤秋此前表示,將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一是嚴控增量。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産業發展,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加快能源低碳轉型,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大力發展綠色運輸體系,煤炭、礦石等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優先採用鐵路和水路。二是減排存量。加快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和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公轉鐵”、“公轉水”等重大工程,以更大減排量衝抵極端不利氣象條件帶來的不確定性。三是持續組織開展好重點區域監督幫扶,推動攻堅任務落實落地。

“在預測的經濟增長和減排量前提下,我們有信心把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劉炳江説。

【責任編輯:盧小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