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福建三明構建山區特色養老服務體系——繪出敬老溫馨畫卷

2023-11-25 09:36

來源:人民論壇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江名播老人今年98歲了。在他以往的認知裏,山區老人的養老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從小生活在福建省三明市的江名播,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山區老人,如今已在永安市國德老年公寓居住了3年。老人常念叨,“紅圍裙”和“白大褂”讓他過上了“張口有飯吃,伸手有衣穿,生病有人治”的幸福日子。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産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提出的具體要求。

山區老人如何享有基本養老服務?記者在素有孝親敬老文化傳統的三明市找到了答案:科技賦能探索山區特色居家養老服務,醫養結合構建全鏈條養老照護,暖心貼心用心服務便捷可感,敬老愛老助老蔚然成風。

“紅圍裙”與“白大褂”密切合作

江名播老人口中的“紅圍裙”與“白大褂”,是醫養結合模式中養老護理員與醫生的形象。

“A3、A17床,稀飯攪菜;29、37、A24床,用鼻飼管;4床,不能吃魚類;A33床,要吃雞蛋……”午飯時間,國德老年公寓負責人韓德森站在食堂窗口前,叮囑分餐人員,仔細檢查比對每名老人的用餐忌口及其他注意事項。

“院內入住老人249名,八成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每名老人入住前都要進行醫療專業評估分級,這樣我們才能提供更專業的護理。”韓德森介紹道。“像這樣什麼不能吃、什麼必須吃,我們都會進行嚴格把關。”

據韓德森介紹,公寓內設置了國德醫院,有衛生技術人員43人,開設內科、外科、急診科、中醫科等10個臨床科和檢驗、影像等輔助科室,對慢性病、失能、失智和高齡老人的醫療和護理有較豐富的經驗,幫助入住老人有病治病、無病養老。

2012年,醫改之風從三明吹向全國,“百姓得實惠,醫院得發展,醫生受鼓舞”的惠民政策,也同樣激勵了三明尚處於起步階段的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發展。

在永安市,以醫助養、以醫促養,為老年人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漸成規模。

“永安醫養結合養老服務形成了3種模式。”據永安市民政局副局長楊宋明介紹,第一種是“養辦醫”。如國德老年公寓出資建設了永安市國德醫院,並設立護理型養老床位300張。同時,永安市集中供養的特困人員因病需要住院,也在該院住院治療。第二種是“醫辦養”。如永安市同益醫院開辦了愛心老年公寓,能基本滿足老年人日常疾病診治需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需求。第三種是“醫養融合”。將村衛生所與農村幸福院同址或毗鄰建設,開展農村“醫療融入社區照料服務”。

徐福生是西洋鎮下洋村的村醫,在村衛生所工作了49年,是村民心中的“養生寶典”。“少吃鹽啊,你這血壓有點高!一天就吃6克鹽,勺子尖那麼一點!”徐福生一邊給村裏的老人量血壓,一邊叮囑道。

下洋村幸福院與衛生所同址而建,為村民提供24小時便利服務,老人們常聚在這裡聊天、打牌、看電視。“徐大夫給我們免費測血糖、血壓,有個頭疼腦熱,晚上也能來看診。”聚在幸福院的老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著,“他還常常給我們開健康知識講座,提醒我們謹慎買保健品,不要上當!”

此外,永安市還實現了鄉鎮醫養結合簽約服務全覆蓋,開展到府巡診服務,各鄉鎮衛生院與鄉鎮敬老院簽訂醫養合作協議書11份,在敬老院設立醫生工作室,為老年人提供巡診、急診、轉診等服務。

“網際網路+點菜式”,山區養老不離家

山多,是記者對三明市的第一印象。連綿起伏的山間,是不散的霧和若隱若現的茶園。山裏道路蜿蜒曲折,村與村之間呼喚可聞,但路程卻可能要半天。

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如何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為老人提供更便捷可及的服務?

走進大田縣居敬澤惠智慧養老服務中心,智慧大屏上滾動著實時健康監測資訊,呼叫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忙碌地處理尋呼和預警。

“大屏上一條條數據,連接的是山區裏一個個老人的家庭,更是一份份放不下的牽掛。”中心負責人蔣聯松説,“我們在服務對象家中安裝了智慧體徵監測和緊急呼叫設備,實現了老年人家庭與智慧化養老服務資訊平臺的有效連接。系統可以實時監測老年人的睡眠、呼吸、心率等變化情況,一旦出現體徵異常情況,系統會自動提交風險報警,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家屬。”

這樣的智慧化改造,守護了老人的生命安全,同時也將智慧化養老服務延伸至老人家中。

據了解,大田縣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5萬餘人,其中87%居住在農村。農村山高路遠,老年人出門不便,在獲取社會資源、公共服務以及滿足養老需求上存在較多困難。大田縣創新“網際網路+點菜式”山區養老服務機制,讓老人養老不離家。

“今年,大田縣投入450萬元,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為65周歲以上低保對象、80周歲以上老年人等7類人群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大田縣民政局局長黃桂珍介紹,大田縣建成家庭養老床位615張,為1200名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到府服務,實現政府為特殊困難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到府服務全覆蓋。

走進陳亨加老人的家,兩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穿著紅馬甲的曹明琴,身手麻利地爬上窗臺,將積滿灰塵的玻璃擦得乾乾淨淨,不一會兒又把房間裏淩亂擺放的生活用品歸置整齊;穿著白大褂的方來群則坐在老人床邊,一手操作著儀器為老人理療,一手為老人的手指做輔助按摩。

據介紹,二人都是自帶“才藝”與設備到府服務的孝老員,曹明琴開過推拿店,並在家政服務公司接受過培訓,方來群則在附近經營著一家診所,主要提供中醫理療服務。

“父親長期臥床,我照顧起來很吃力。申請到府服務後,孝老員每月定期到府提供打掃衛生、理療按摩等服務,還陪他聊天,服務十分細緻。”陳亨加老人的兒子説。

“我們組建了2000多人的孝老員隊伍,與1117家醫療、商場、餐館、保潔等服務機構簽約,依託智慧平臺,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服務中心就近精準調度,實現1分鐘接單、15分鐘響應、30分鐘內到府服務,即便身處農村的老人也能享受多樣的養老服務。”蔣聯松介紹,今年以來,已為居家老人提供84121人次到府服務。

“智慧賦能,把養老床位搬回家,創新發展山區居家養老模式,不僅實現了老年居家養老夙願,也降低了農村養老成本。”黃桂珍説。

孝親敬老之風吹遍三明

“我們公司取名為‘居敬澤惠’,正是源自中華孝典《二十四孝》編撰者郭居敬的名字。作為孝道故里,為老人服務我們責無旁貸。”蔣聯松表示。

大田縣只是一個代表。作為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的發源地,孝親敬老這一理念貫穿三明全市上下。

在三元區富興堡街道東霞社區,老舊小區雖然車位緊張,然而凡老人單獨居住的,子女日間前來照顧,車輛進出免費。“小區裏有4位80歲以上的獨居老人,我們的‘紅色管家’自管會成員會為他們提供24小時‘一對一’服務。”東霞社區黨委書記葉淑芳介紹。

在三元區列西街道小蕉村,村口醒目位置立著一塊介紹農村社區住房規劃改造項目的牌子,強調“充分考慮老人房設置、無障礙設計、老年人活動設施”,體現了尊老愛老助老的理念。

在三元區復興堡街道富文社區“樂齡家園”,每天有100余位老年人參加歌舞、書法、棋牌等活動,豐富了老年生活。“不久前,60多歲的林婆婆老伴去世,她深受打擊,喪失了生活的希望。”富文社區黨委書記李秋梅説,“通過在‘樂齡家園’和老夥伴們開展交流活動,林婆婆逐漸打開心結,能夠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了!”日常生活照料、醫療問診、康體娛樂、老年學堂……三元區在全區打造的“樂齡家園”醫養結合項目,已成為附近老年人的社區“幸福驛站”。(記者 周冉冉)

(文章據《中國社會報》)

【責任編輯:唐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