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免費智慧琴房、室外智慧健身房……在深圳 轉角遇到共用文體設施

2023-09-17 19:1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在步行15分鐘左右的半徑範圍內,打造多業態集聚性社區服務圈,滿足居民各種日常生活需求——這,就是“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日前,全國第三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確定,深圳位列其中。而早在2020年,深圳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公共文化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十分鐘文化圈”基本建成,“十分鐘健身圈”更加完善。兩年多來,如何通過高品質的公共設施和暖心服務豐富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場景體驗?深圳又有什麼變化呢?

聽!免費共用智慧琴房琴聲悠揚

總臺央視記者 喬亞美:在深圳的街頭髮現了一些小型智慧琴房,只需要通過小程式或者手機掃碼提前預約就可以免費使用了。

這個面積4平方米左右的智慧琴房可以同時容納兩人彈奏,配有空調、電源插座,預約時間到來之前空調會自動打開。對於初學者,智慧琴房配套的手機教學軟體還可以輔助練習。

深圳市福田區工會工作人員 鐘俏銀:深圳的外來人員很多,對於他們越來越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們想方設法引進了智慧琴房,公益智慧琴房一推出非常火爆,每天琴房的使用時間都在15到16個小時以上,很受大家歡迎。

只用一部手機,就可以在這間24小時開放的免費琴房裏,打開鋼琴世界的大門,獨享一段音樂空間。智慧琴房一經推出,就受到市民的熱烈追捧。

公益智慧琴房使用者:我每天都來,你買一台琴價格也是蠻貴的。如果放一台鋼琴肯定是會吵到別人的。智慧琴房關著門,外面也不會有人來打擾,環境也好,有空調又不會熱。

公益智慧琴房使用者:其實都沒想到自己還有機會再彈琴了,有這種公益琴房的話,有一個練琴的渠道,不需要考慮那麼多成本或者其他的,有時間就過來練琴,自己的一個以前的夢,把它圓一圓。

深圳人口密度大、外來人員多,對以租房為主的外來年輕人,如何滿足他們旺盛且多元的文化需求,成為擺在當地相關部門面前的一個課題。公益智慧琴房的推出讓鋼琴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如今,隨著需求迅速增加,在深圳的市中心、社區、城中村等許多地方都能見到這樣的琴房。

練!室外智慧健身房免費開放

將高品質、高科技、智慧化的全民健身公共設施以公益免費的形式送到市民身邊,這是深圳建設室外智慧健身房的初衷。在綠樹成蔭的公園,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在太陽能發電的專業健身器材上揮灑汗水,並可以免費進行體質監測,這樣的鍛鍊場景現在已經成為一些深圳市民的日常。

晚上快9點,在深圳南山區的一個街心公園,記者看到,還有大量的市民正在運動鍛鍊。

這些供市民24小時免費使用的室外智慧健身設備,仿佛是把健身房從室內搬到了室外,設備採用太陽能和自發電局域網供電等技術,節能環保。使用者可以掃描器械上的二維碼進行體質測試,鍛鍊時通過手機小程式獲取相關運動數據,看到鍛鍊之後的進步和變化,建立個人運動健康檔案,大大帶動了居民鍛鍊的積極性。

深圳市南山區文體局局長 周保民:要高品質發展,智慧化是我們在探索的方向,在文化體育惠民方面,也把更多智慧化的設備讓人民來享受,我們在全區大的公園裏面,都安置了這些室外健身房,更能激起大眾的健身慾望。

目前深圳市已經建成100多套室外智慧健身房,它們分佈在深圳的街頭、公園、社區等地,使用人次超過2600萬。

共用型智慧型文體設施快速增加

今年1到7月,深圳的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同比增長26.0%。文體新業態、新模式正在快速發展。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享受著愉悅身心的公共文體生活,而這得益於當地在公共文體服務供給上下的功夫。

調研中記者發現,為了提高公共文體服務供給的品質,深圳充分利用科技賦能公共文體服務,共用、智慧的室外公共新型文體設施快速提升。

在南山區的這個郊野公園裏,建成不久的5G智慧跑道受到跑步愛好者的追捧。使用者通過佩戴晶片號碼簿在打卡點記錄,完成運動計時排名,完賽後還能夠在獎品櫃自助領取獎品,完成堪比專業馬拉松的體驗。

深圳市南山區文體局局長 周保民:全民的健康程度要提高,每個辦事處要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運動場所,真正實現10分鐘的運動圈,只要你在家庭周圍,或者在行走中間,10分鐘之內就有一個運動空間提供服務。這些全部都是惠民的工程,都是免費向市民開放的。

為了激發市民的運動鍛鍊熱情,深圳大力推進文體設施的共用運營,打造“一鍵預約”平臺,將全市體育場館聯網,將學校場館、社會場館、公共場館等全部納入其中,對數據資源集中管理。市民只需登錄手機客戶端,就可以查看離自己最近的場館人數、場地等情況,方便錯時共用。同時平臺還定期發放消費券,2022年深圳市區共發放優惠券4900萬元,每人平均體育消費水準位居全國前列。

深圳市文體局副局長 陳紹華:我們對基礎的公共文體設施的投入比例是比較大的,每年應該都在一個億以上。要通過我們的工作解決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問題。目的還是想讓深圳的市民在工作之餘,能夠享受到文體服務,對這個城市産生一種歸屬感,能夠安下心來,能夠更加喜歡這個城市。

在提高公共文體服務供給品質上,深圳不斷嘗試,通過出臺專項政策文件,從財政和機制上引導各類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體服務建設和運營,覆蓋公益文化培訓、文化惠民演出、全民健身等公共文體各個領域,市、區、街道,乃至社區在“文體惠民”工作中,都能各自發揮所長,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高品質城市公共文體服務供給新格局。

(總臺記者 李欣 喬亞美 李子國 朱慧容 深圳臺)

【責任編輯:彭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