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聯合國前高官:是什麼讓金磚國家走到一起?是對全球新秩序的渴望

2023-08-25 19:54

來源:中國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聯合國環境署前執行主任索爾海姆日前為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獨家撰文稱,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金磚合作機制反映了全球南方國家的發展訴求,彌補了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帶來的治理失能問題,推動多邊主義和全球治理秩序向更公平的方向發展。隨著金磚擴員,該機制將在全球金融、氣候環境、醫療衛生合作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多極化是21世紀世界格局發展的必然結果,而金磚國家則是這一世界秩序中最為重要的機制之一。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這五個金磚國家共佔世界人口的42%、全球經濟總量的32%。金磚國家為國際格局帶來了新的活力,並在先前由美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下,為發展中國家增添力量。

“金磚”一詞創立之初,恰逢冷戰結束後美國獨霸全球的時期。它的出現是對美軍在伊拉克和其他地方實施單邊霸權行動的回應,更是對西方在全球經濟中的主導地位,以及西方控制下的世界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挑戰。印度外長蘇傑生曾這樣描述這個世界:“大多數國家受制于極少數國家”,而金磚國家正是一股旨在平衡世界的強大力量。

金磚國家與二十國集團(G20)、“一帶一路”倡議、上海合作組織、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都是21世紀世界多極化格局的反映。在這個多極格局中,各國需要就環境、氣候、恐怖主義、地區衝突、經濟發展和流行病等所有重大問題進行國際合作。

這些機制和倡議共同反映了當前快速變化的世界的需求,併為聯合國和國際金融機構加快改革步伐提供了答案。我們需要一個由聯合國領導的世界秩序,但在大多數重要的全球問題上,聯合國基本上處於邊緣地位,它的工作模式還停留在78年前。東亞和南亞人口占世界人口總數的一半,然而卻沒有一個聯合國重要機構的總部設在這裡,就連聯合國機構的員工也基本來自西方國家。

金磚國家最初的願景是建立一個更公平的世界秩序,提高全球南方國家的話語權。其早期重點是促進經濟增長,隨後它涵蓋的主題迅速擴展至安全、衛生、教育、環境、反恐和許多其他方面。

去年以來,一股創造新的世界貨幣來取代美元的浪潮在全球南方國家興起,金磚國家也一直站在推動世界去美元化的前沿。

2015年,金磚國家成立了新開發銀行,總部設在上海,現任行長是巴西前總統迪爾瑪·羅塞夫。新開發銀行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一道,成為西方國家主導的銀行的補充,也給出了與後者不同的敘事。

外界可能認為“金磚國家”是一個人為捏合的組織,因為各成員國之間幾乎沒有共同之處。他們代表著不同類型的人類文明和不同的政治制度,地理上零散分佈在四大洲,而且在經濟上,中國可以説是“一家獨大”。其實真正讓金磚各國走到一起的,是它們對一個更公正的、發展中國家擁有更多話語權的世界秩序的渴望。金磚國家已經展現出了強大韌性和持續發展勢頭。

有趣的是,金磚國家並沒有成為對抗西方的平臺,而是發展成為幫助成員國尋求思想自由和行動自主的平臺,並在西方主導領域之外形成了促進國際討論和對話的知識中心。

現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正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此時恰逢烏克蘭危機成為全球首要議題。金磚成員國都沒有加入西方主導的對俄制裁,但都支援烏克蘭的領土完整。當衝突需要通過談判解決時,金磚成員國最有可能成為調停國。

金磚擴員問題是此次峰會的焦點議題,而現有金磚國家原則上都對擴員持開放態度。最近,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部長娜萊迪·潘多爾表示,已有23個國家正式提交了加入金磚國家的申請,包括印度尼西亞、阿根廷、埃及、墨西哥、越南等重要發展中國家,此外還有一個或將産生重大影響的國家——沙烏地阿拉伯。如果沙特加入,將大大充實“金磚”的財政資源,並且,作為美國的傳統盟友,沙特加入金磚國家也將是新世界秩序的有力展現。

近年來,金磚國家在環境領域十分活躍,是世界綠色發展的引領者。幾年前,我參加了在天津舉行的金磚國家環境部長會議,該會議在推進金磚國家環境合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佔全球太陽能、風能、水電、電動汽車和高鐵産能的六到八成。巴西在現任總統盧拉的領導下,在保護亞馬遜雨林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盧拉上任僅半年,巴西的森林砍伐率就降至七年來最低水準。印度很快將成為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太陽能生産國,並且正逐步推出其綠色發展計劃。最近,印度總理莫迪還建議金磚國家就全球綠色鐵路發展建立工作機制。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會長理查德·哈斯 (Richard Haass) 在回顧冷戰後美國的外交政策時表示,美國的外交政策被“揮霍了”,因為美國一心只希望主宰世界,而對其他事情和他國關切並不敏感。

無論21世紀的世界還將迎來什麼挑戰和衝突,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這些問題都必須在多極背景下,通過不同國家之間的多邊合作來解決。金磚國家將在這一格局中發揮關鍵作用。當今時代呼喚對話和尊重,讓我們相互尊重,以對話謀共識。

【責任編輯:盧小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