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陽光評論】黨建不是虛功而是硬功

2023-06-08 16:19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可見,黨的建設對於自身變革與社會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然而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人把黨建工作當成了墻上的“紅框框”、紙上的“黑杠杠”、門後的“小水缸”和庭前的“大籮筐”,認為黨建工作“虛頭巴腦”“形式主義”“水了吧唧”“啥都能裝”,這不僅是對黨建工作的一種誤解,也反映了其對黨建工作的盲幹瞎幹亂幹,更是抹煞了長期以來黨建工作的重大作用,是一種錯誤的論調和想法。黨建工作不是虛功而是硬功,這“硬”體現在它是一柄黨性修養的“鍛造之錘”、一支提高戰力的“鬥爭之槍”和一把凈化作風的“刮骨之刀”。

黨建錘鍊黨性,統一思想,方能增強組織力。中國共産黨是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也是一個學習型政黨,而理論學習作為黨建工作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不僅能使黨員在讀懂、學深、悟透中錘鍊黨性提升修養,還能在交流、發言、碰撞中統一認識武裝思想,更能在學説練做中增強向心力、組織力和凝聚力。思想問題是最根本的問題,只有先解決思想問題,才能真正解決行動問題。毛澤東同志關於思想建黨的論述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他曾指出:“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於實際運動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不斷通過黨建工作讓每一個黨員對理論知識進行深刻學習,不斷錘鍊黨性,才能鍛造出一支黨性純正、思想統一、行動一致的有組織力的政黨。

黨建突出政治,強調鬥爭,方能提高戰鬥力。黨建工作把黨員的政治意識建設放在首位,從吸納黨員開始,貫穿黨員發展培養全過程,慎始慎終慎拔慎培,確保每一名黨員都能夠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原則和立場。同時,黨建工作也注意黨員鬥爭精神的培育,讓每一名黨員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提高戰鬥力,以鬥爭求發展則發展存,以鬥爭幹事業則事業成。毛澤東同志在《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中指出,“鬥爭,失敗,再鬥爭,再失敗,再鬥爭,直至勝利——這就是人民的邏輯”。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鬥爭,特別是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國內改革發展進入深水區、國際政治環境風雲變幻波譎雲詭,就更加需要保持政治清醒、強化政治定力,持續發揚鬥爭精神,如此才能在波濤洶湧風高浪急的環境下,獨有一份“手持長槍,目視遠方,任他亂雲飛渡,我自閒庭信步”的淡定與從容。

黨建刮骨療毒,凈化作風,方能保持純潔性。純潔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底色,“乾乾淨淨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也是黨建工作對每一名黨員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我們黨的建設存在四大危險: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而黨建工作就是不斷消除這四大危險的過程,如果把中國共産黨看做是一個人,黨建工作就是黨的自我“修身”,以修身凈思想、以修身祛病因、以修身驅邪毒,時刻保持純潔優良的作風,學以致用、調查研究、實事求是、服務群眾、反思改進,如此才能保持一個政黨的純潔性。如若不然,則會從內部腐壞,凋亡也就不遠了。回想晚年蔣介石的反思,我們更應以此為鑒,時刻保持警惕,常握黨建這把“刮骨之刀”,利刃向內,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刮骨療毒的魄力不斷凈化作風。

唯實可以攀高,唯硬可以交鋒,黨建不是虛功而是硬功,不是水缸而是精鋼,不是籮筐而是磐石,其可鍛體,可戰鬥,能祛毒,這一套至剛至猛的“硬功夫”,將為我們黨帶來生生不息的龐大力量。(劉偉)

(《陽光評論》項目由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路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援)

【責任編輯:劉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