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發現最美 你我評論丨匠心 藝德 責任感 助力延川縣劉家溝村邁步最美傳統村落

2023-06-07 13:44

來源:陜西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傳統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資訊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巨大遺産。

延安市延川縣的劉家溝村,2020年被列入第三批陜西省傳統村落名錄。並在村支書、設計人員、非遺傳承人和當地匠人的支援下,朝著最美傳統村落不斷奮進。

匠心鑄就古村落髮展 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劉家溝村木匠呼思陽

“古村落的修繕必須用好的材料,才能有好的結果。從木藝製作的角度來説,窯洞的門窗因為是有弧度,七扭八歪,不是立體的,所以製作起來比較困難。不僅用料要用有韌性的木材,製作所花費的時間也比較長。”劉家溝村木匠師傅呼思陽説。

石匠惠高成在這行幹了四十三年。他説道:“上級部門很重視古村落髮展,一直強調我們要保護修繕好古村落。我作為石匠,也一直參與到古村落的修繕中。雖然幹這一行很費勁兒很累,而且要學會分辨材料等技能,但我覺得很有意義,能給後人留下美麗的古村落,特別光榮。”

傳承匠心精神,積極修繕古村落。短短幾年,劉家溝村煥然一新,而這些離不開匠人的辛苦付出。

藝德成就古村落創新 文化資源成産業項目

傳統村落區別於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産,卻兼具兩者特性。古村落因為有了文化,有了人,才有了靈魂。

陜北道情表演

“在劉家溝村有很多像陜北道情一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比如剪紙,傳統編筐等非遺手藝,也有像陜北説書、道情等特色的文化演出。當地把非遺傳統手工藝、非遺文化演出等作為競爭力,從文化資源的應用,逐漸轉化為文化産業的發展。積極接納我們的同時,也在探索傳統村落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結合的新方式,這一點讓我覺得責任深重,並願意積極參與到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當中,為當地文化産業的發展與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非物質文化遺産陜北道情傳承人樊延峰説。

對古村落極具好感的樊延峰,正是因為有“藝德”,才留在了劉家溝村。

文化保護責任感 感召基層幹部和技術人員

在上級部門的支援下,劉家溝村盤活古村資源,切實對村裏閒置窯洞進行開發利用。

劉家溝村村支書師平生

劉家溝村村支書師平生説:“縣裏和鎮裏高度重視古村落保護,通過多次協調,將鄉村振興示範村放在我們村。當時我既高興卻也有顧慮,因為我們村的很多窯洞是私人的,溝通交流工作很難做。通過多方面對村民做工作,我們將窯洞流轉到村集體,並進行了集中修繕。如今的劉家溝村窯洞,已經開發利用了一部分窯洞,剩餘部分還在緊急修繕過程中。我們今後一定要把古村落保護好,利用好。我作為一名農村黨支部書記,也一定會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目前,劉家溝村共流轉舊窯洞87孔。建成農家樂3間,民宿5間,酒坊3間,現榨麻油3間,非遺物品陳列館6間。當地按照“村集體+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積極發展旅遊産業,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有效帶動了集體經濟創收,農民致富增收。而這一切的建設離不開劉家溝村傳統村落總設計師曹興盛和其團隊的幫助。

劉家溝村傳統村落總設計師曹興盛

曹興盛説:“在進行古村落建築設計之前,我們把劉家溝村每村每院的建築風貌,每個家庭的建築特色,以及劉家溝村的地方材料進行了一年的調查研究,最終才拿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

古村落要設計更要發展。曹興盛説:“截止到現在,劉家溝村的窯洞利用率超過了80%,我們將陜北的民間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産等技藝,引入到劉家溝村,積極打造影視基地和青少年研學基地。為將來劉家溝村的文旅發展打基礎。讓當地的農民增加收入,能更好地生活。”

劉家溝村航拍圖(地球知識局供圖)

傳統村落髮展,重點在人。延川縣劉家溝村積極修繕古村落,活化利用村落資源,成功將當地打造成集鄉土風情體驗,民俗文化了解,農耕生産感受等多元化場所。實現了對傳統村落的保護與開發、非遺傳承的保護、文化旅遊發展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

截至2022年,劉家溝村全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15800元,村集體收入32萬元。

這個位於延川縣的小小傳統村落,正用它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建築內涵,向世界展示古老與現代的完美結合,並向最美傳統村落大步邁進!


【責任編輯:劉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