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門紮實開展主題教育——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強化理論學習指導發展實踐,以深化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把學習和調研落實到完成黨的二十大部署的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各項任務中去,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基於歷史、立足當下、面向全球、著眼未來,是一個系統完整、邏輯嚴密、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的科學體系。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要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體系、精髓要義、實踐要求,在整體把握、融會貫通上下功夫,切實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生態環境部推動理論學習在走深走實上下功夫、見成效,舉行主題教育讀書班,重點學習研討《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第二卷,認真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和黨章,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過深入學習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錘鍊政治品格,增強工作本領。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著力強化理論武裝,加快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要理論學習讀物和教材編寫工作,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討交流,著力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學理化闡釋、大眾化宣傳、國際化傳播。
國家林草局分專題開展集中學習和交流研討,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進林草工作高品質發展結合起來,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切實拿出真招實招硬招,對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等重大任務深入謀劃、系統推進,鞏固成果、持續用力。
財政部邀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負責人,在全國財政資源環境政策培訓班、財政部黨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培訓班上授課,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財政系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科技部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召開黨組專題學習會,並組織部系統開展系列學習活動,加快節能降碳和生態環保先進技術研發及推廣應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中國人民銀行緊扣主題教育目標任務,把開展主題教育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相結合,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及高品質發展目標實現。
審計署集中舉辦專題讀書班和專題學習研討,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審計工作高品質發展進行深入交流研討,著力履行好資源環境審計監督職責,以高品質的審計成果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施“綠色農資”升級行動,大力推進供銷合作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路與農村環衛清運網路“兩網融合”,促進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要真抓實幹、務求實效,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展現新氣象。
在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基礎上,自然資源部紮實開展調查研究,陸續出臺了規範和完善砂石開採管理、規範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等政策措施,切實把學習成效、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促進發展的實際行動,以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新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國家能源局聚焦能源發展改革中的堵點淤點難點問題和人民群眾用能關切,組織開展“能源革命建新功”實踐活動,深入局屬單位、能源企業和社區鄉村開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能源高品質發展大調研”,明確了全年205項能源調研課題,深入開展問題大梳理、難題大排查,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攻堅克難。
重點在提升工作的系統性上下功夫,整合資源要素破解農業綠色轉型的結構性困難、根源性問題,著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産品供給,堅持不懈抓好長江十年禁漁,整合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業農村部努力把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貫通起來,加快發展生態低碳農業,突出重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水利部突出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領導幹部帶頭深入實際、深入基層,調研瀾滄江流域保護治理工作,調研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試驗基地……圍繞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等重點課題開展調查研究,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應急管理部結合工作實際開展主題教育,堅持以學促幹,持續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推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運用和轉化,全面提升綜合防災減災、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加大森林草原火災風險隱患巡查檢查力度,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和國家生態安全。
國家郵政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促進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印發施行關於推動郵政快遞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實施意見,持續開展塑膠污染治理,引導企業優化寄遞運輸組織模式,持續推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應用。
(本報記者劉毅、高雲才、董絲雨、常欽、曲哲涵、趙永新、吳秋余、齊志明、朱雋、丁怡婷、王浩、劉溫馨、韓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