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陽光評論】坐熱調研“冷板凳”找準發展“金鑰匙”

2023-04-26 10:18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了解實際,就要掌握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聽真話、察真情,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各級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應自覺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從基層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急難愁盼問題出發,身入心到基層坐熱調研“冷板凳”,找準推動實現新發展的“金鑰匙”,源源不斷凝聚起萬眾一心團結奮進新征程的磅薄力量。

身入心到基層調研“聽民意”,制定科學合理的“好政策”。基層群眾想什麼,盼什麼,想要的實惠是什麼?這是各級黨員幹部應該日常思考的現實問題。不可否認,一些地方群眾對幹部不信任,甚至産生抵觸情緒,原因就在於這些地方的群眾“上過當”。由於一些部門的幹部沒有摸清基層實情,在一些工作中瞎指揮、亂安排,結果讓基層群眾得不到任何實惠,群眾自然會不會相信你幹部。還有的幹部習慣於坐在辦公室裏“閉門造車”,制定出來的一些政策措施,雖然是出於一片“好心”,但由於不切基層實際,收不到應有的實效,群眾自然也不會領情買賬的。各級黨員幹部只有堅持身入心到到千家萬戶,才能真正弄清楚基層群眾需要解決的急難愁盼問題是什麼,如此制定出臺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落到實處,讓群眾得到應有的實惠,也才能更好密切黨群幹群關係。

身入心到基層調研“聚民智”,拿出助推發展的“新路子”。推動基層各項事業發展,找準路子是關鍵。發展路子對了,則事半功倍;路子不對,則會勞民傷財。比如制定一個鄉村經濟社會發展路子,絕對是需要費一番心思的。有的村適合種植,就讓這個村發展種植業;有的村適合發展養殖,就讓這個村大力發展養殖業;有的村適合發展旅遊,就要放手讓這個村發展旅遊業。當前,一些地方在面上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務較多,針對一個具體鄉村個性化的安排較少,工作指導性就會有偏差。基層出了事,“滅火”的事情多,平常研究工作、理順機制的工作做得遠遠不夠。目前鄉鎮及以上各級幹部總體素質不斷提高,但村級幹部素質仍然參差不齊,客觀上需要各級黨員幹部身入心到基層群眾調研指導,幫助基層群眾理思路、謀發展。如果各級黨員幹部能夠經常地針對一個村,或者針對一個村的單項工作進行身入心到調研,新時代基層各項工作就會有一個很大的起色。

身入心到基層調研“解民憂”,永遠爭做群眾的“貼心人”。廣大群眾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最基本的依靠力量,基層群眾對於幹部的評價標桿並不高,他看的就是你當幹部的能不能進他家的們、坐他家的板凳,能不能喝一口他家的水,能不能靜下心來聽一聽他家的事。你要是能成為群眾的貼心人,他就會什麼話都對你講;你若和群眾有隔閡,群眾不但不和你講真話實話,還凈講些連諷帶刺的“怪話”。對群眾的真情,是不是貼心,是一道坎。“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各級黨員幹部都應充分認識到,身入心到基層調研,是自身的職責所在,是群眾的期盼所在,自覺把身入心到基層調研當作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努力把本職工作幹得更好更出色。(黃開團)

(《陽光評論》項目由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路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援)

【責任編輯:劉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