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新聞中心>

【陽光評論】繼承和弘揚“血色豐碑”精神遺産

2022-09-30 11:10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9月30日,是中國烈士紀念日,是紀念中國烈士的法定紀念日。英烈者,國之幹,族之魂。千萬英烈夯實了共和國大廈堅實基座,無數英魂鑄就了中華民族精神豐碑,他們為黨和國家作出了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我們一定要銘記烈士們的遺願,永志不忘他們為之流血犧牲的偉大理想。”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積極繼承革命先烈“血色豐碑”精神遺産,弘揚英烈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以忠誠之心築信念之堅、以赤子之心盡為民之本、以進取之心履擔當之責,踔厲奮發,擔當實幹,以實際行動喜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以忠誠之心築信念之堅。“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也同樣需要英雄情懷。”英烈事跡和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歷史記憶和寶貴精神財富,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的力量源泉。英雄樹豐碑,浩氣永長存。要廣泛通過祭奠革命先烈,在全社會樹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風尚,大力宣傳弘揚英烈事跡和精神,繼承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深入營造崇尚英烈、緬懷英烈、學習英烈、捍衛英烈、關愛烈屬的濃厚氛圍。要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用革命先烈英勇無畏鮮活事跡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引導人民梳理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積極主動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以赤子之心盡為民之本。“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先鋒,是精神的坐標、信仰的高地。傳承先烈風骨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銘記先烈遺志才有更加光明的未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主動踐行“人民至上”服務理念,把“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大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與時代同步,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聚焦基層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實際問題,推動民生實事落實落細,用公職人員的“辛苦指數”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讓民生的答卷更有溫度、群眾的幸福更有質感。

以進取之心履擔當之責。擔當精神是共産黨人從歷史中繼承的優秀品質。“要強化改革責任擔當,看準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幹。”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對奮鬥的執著,就是對時代與未來的信心,也是對使命與責任的擔當。事業起于擔當,成就源於作為。要以開展烈士紀念日活動為契機,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實踐活動,通過參觀軍事場館、愛國教育專題培訓、觀看革命戰爭影視劇、唱紅色革命歌曲等形式,主動繼承和弘揚革命先烈精神遺産,自覺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凝聚起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磅薄力量。要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努力把“路線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化為“計程表”,把“任務書”變為“成績單”,在推動鄉村振興新征程上奮力“奔跑”,努力當好人民群眾的“貼心人”,銳意進取的“實干家”,推動基層發展的“帶頭人”。(唐濤)

(《陽光評論》項目由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路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援)

【責任編輯:劉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