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淄川:新型職業農民助力鄉村振興

稿源時間:2018-02-01 17:09:56  文章來源:中國網山東  作者:張靖浛 閆盛霆 仇慧清 責任編輯:高靜
【摘要】提起農民,不少人的印象中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地在田間勞作。但在淄博市淄川區,“農民”已成為新型職業選擇,成為了令人嚮往的職業。

  中國網山東2月1日訊 (張靖浛 通訊員 閆盛霆 仇慧清) 提起農民,不少人的印象中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地在田間勞作。但在淄博市淄川區,“農民”已成為新型職業選擇,成為了令人嚮往的職業。

  特色培訓,鄉土人才變身職業農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而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農業農村現代化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那就是要 “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現在社會上不少證書被取消了、沒用了,卻給咱們農民新添了職業認定資格,有了這個‘小本本’,以後幹事創業更有底氣了!”近日,作為淄博市首批獲得新型職業農民證書的一員,淄川區寨裏鎮蓼塢村村民崔文娟激動地説。近兩年,崔文娟先後多次參加農民田間學校的農業技術培訓、農民創業培訓、青年農場主培訓等,不僅學到了農業科技知識,更學會了新的行銷模式,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2016年她成立了小米專業合作社,把村裏的小米統一收集、加工,通過微店和淘寶店舖銷售,2017年,她的合作社售出50多噸小米,每公斤比市場價高出了3元左右,500戶社員每戶增收200多元。

  據悉,像崔文娟一樣,淄川區共有238名農民獲得了認證的“小本本”,成為全市首批新型職業農民。

  崔文娟“持證上崗”完全得益於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近兩年來,淄川區分實際操作技能和經營管理知識“兩條線”培訓,通過專家授課,模擬訓練,拓展訓練,參觀學習等形式,真正讓種植大戶、合作社帶頭人、家庭農場主等參訓者,提高了經營管理水準和市場行銷能力。先後共舉辦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100多期,培訓1100多人,8000人次。

  淄川天梓億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陶帥原本做的是建陶生意,2014年淄川區組織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村裏沒人願意參加,陶帥卻決定去見見世面。“那次培訓讓我覺得,農業有奔頭!回來我就流轉了200多畝地,發展採摘和苗圃種植;後來又參加了青年農場主培訓,不僅到泰安、濰坊等地參觀學習,還結識了來自各個地市的農場主們,新種苗、新技術、新想法,一交流全有了。去年我試種了4畝黃瓤小西瓜,西瓜成熟後,我就拍照放到微商店和朋友圈裏,不到4天就全部賣光了,都是來採摘的,每斤能賣到4.9元,一畝地能有4000多元的凈利潤呢!”

  以人為本,拓寬培訓渠道百姓叫好

  “以前只知道死種地,産量少、價格低、還不好賣,俺們好多兄弟都不想幹了。聽了專家講課俺明白了,現在果子不光要新鮮,還講究一個健康、環保。現在不都講供給側改革嘛,俺們也來改一改,讓自家的獼猴桃也成為搶手貨!”在淄川富幫核桃專業合作社舉辦的獼猴桃、花椒培訓班上,王相林、王明傑、陳麗霞等學員感觸頗深。2017年,在專家的指導下,他們種的獼猴桃迎來大豐收。

  為保證農民生産技能培訓的順利進行,淄川區在太河、龍泉、西河、寨裏、嶺子、崑崙等鎮,以及淄川德彥櫻桃專業合作社等,設立了15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田間學校,聘請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等高校的專家教授和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20名農業專家,組建了淄川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師資庫,為全區新型職業農民生産技能培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為更好地對新型職業農民進行指導和服務,淄川區農廣校強化跟蹤服務,專門成立專家技術服務隊,並依託網路和微信等新興媒體,建立新型職業農民QQ群、淄川新職農微信群、淄川櫻桃群等微信群,為學員搭建起網上交流平臺。大家不僅能了解各種技術資訊,還能隨時向專家老師請教和交流。通過組織學員座談會等形式,讓新型職業農民面對面直接交流。過去農民遇到問題不知道請教誰,現在拿起手機,發個微信,會有很多同學幫助出主意,很快就能搞定了。

  專項技術培訓,不僅有種植技術,還有服務技術。太河鎮柏樹村是國家級古村落,村裏成立了合作社,開發鄉村旅遊。但是硬體設施建起來了,接待服務卻是個短板。淄川區農廣校給村民請來了專家,對他們進行接待禮儀、衛生安全、農家菜、特色麵食製作等培訓,讓鄉村旅遊不僅有“形”,更有了“神”。“不培訓不知道,原來搞旅遊還有這麼多講究呢!現在遊客來了,都説俺村的服務達到了星級標準,回頭客也越來越多了!”柏樹村村主任肖長東説。

  提質增效,特色培訓助農增收致富

  “去年1.8畝地結了2000多斤獼猴桃,沒幾天的時間就全賣完了,顧客都説我的獼猴桃好吃,豈不知,我這園裏從來不施化肥農藥,前年我買了2000多斤大豆,發酵了施到地裏,還有3車有機肥,那果子能不好吃嗎?去年我又買了2000斤大豆,準備上到地裏,少施化肥農藥,多施有機肥,這些都是培訓班上學的。”説到自家不到2畝的獼猴桃,太河鎮北鎮後村村民譚鳳滿滿的都是驕傲。

  農業扶貧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專項技術培訓、新型農民創業培訓……近年來,淄川區深入農村調研,圍繞能使農民增收的産業,以點帶面,各種培訓相繼展開,真正讓農民走上了職業化發展的道路,鼓起了錢袋子。

  以淄川區東部山區為例,舉辦櫻桃、核桃、獼猴桃等專業技術培訓班,帶動當地2000多人種植各類果樹,部分老學員紛紛擴大種植面積,認真鑽研果樹種植管理技術,真正走上了職業化道路。很多農民參加培訓後,紛紛開辦家庭農場,成立合作社,興辦採摘園、農家樂,使當地逐步形成了以櫻桃、獼猴桃為主的集生産、加工、採摘、觀光、休閒于一體的産業區,實現了農業的轉型升級,三産融合,增加了農民收入,帶動200戶貧困戶脫貧。通過農村電商培訓,目前有60多名新型職業農民開辦了自己的網店,或通過移動平臺銷售自己的農産品。通過組織新型職業農民外出參觀學習,開拓了他們的視野,使他們看到了農業的發展前景,堅定了幹事創業的信心,學員們説:百聞不如一見,農業是個有奔頭的産業,這輩子就做一個新型職業農民。

  “下一步,我們依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著力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讓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口袋鼓囊囊、精神亮堂堂的職業農民,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撐。”淄川區農業局局長戰振慶表示。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