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今日要聞 > 正文

山東打造“泰山大生態帶” 涉及濟南泰安萊蕪三市

稿源時間:2018-05-22 14:40:41  文章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摘要】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涉及的濟南、泰安、萊蕪三市,劃分為泰山生態區、大汶河—東平湖生態區和小清河生態區三個片區,統籌協調、各有側重地安排地質環境、土地整治、水環境、生物多樣性和監管能力建設等5大類工程,形成“一山兩水、兩域一線”(泰山、大汶河、小清河,淮河流域、黃河流域和交通幹線)總體佈局。

  記者從山東省政府網站獲悉,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就推進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印發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涉及的濟南、泰安、萊蕪三市,劃分為泰山生態區、大汶河—東平湖生態區和小清河生態區三個片區,統籌協調、各有側重地安排地質環境、土地整治、水環境、生物多樣性和監管能力建設等5大類工程,形成“一山兩水、兩域一線”(泰山、大汶河、小清河,淮河流域、黃河流域和交通幹線)總體佈局。

0.jpg

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分區示意圖

  據了解,經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批復,山東省泰山區域入選國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範圍。泰山大生態帶將打造“山青、水綠、林鬱、田沃、湖美”的生命共同體,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示範和貢獻。

  打造“一山兩水、兩域一線”總體佈局

  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涉及濟南、泰安、萊蕪三市,劃分為泰山生態區、大汶河—東平湖生態區和小清河生態區三個片區,統籌協調、各有側重地安排地質環境、土地整治、水環境、生物多樣性和監管能力建設等5大類工程,形成“一山兩水、兩域一線”(泰山、大汶河、小清河;淮河流域、黃河流域和交通幹線)總體佈局。

2.jpg

泰山生態區示意圖

  泰山生態區以生物多樣性恢復和地質災害防治為主,劃定山體保護紅線,制定山體保護規劃,保護山體自然形態和生態景觀,強化山體的水土保持及水源涵養能力,增強雨水下滲功能。完成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法違規項目清理,加大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力度。涵蓋泰安市泰山區、岱岳區北部、高新區和濟南市歷城區南部,面積1050平方公里。包括泰山主峰、泰山森林公園,黃前水庫、安家林水庫和大河水庫等

3.jpg

大汶河—東平湖生態區示意圖

  大汶河—東平湖生態區以水生態環境和礦山生態環境修復、保護以及土地保護為主,恢復受損礦山生態環境,強化地質災害防治,實施採礦塌陷地治理工程,完成礦山廢棄工礦地治理,強化土地整理工作,加強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與地質遺跡保護,完成大汶河水體生態修復及人工濕地建設工程、東平湖水源地保護工程,完善“治用保”治污體系,試點建設“收轉用”的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模式。涵蓋萊蕪市萊城區、鋼城區、高新區,泰安市岱岳區南部、新泰市、肥城市、寧陽縣、東平縣等,面積9700平方公里。包括泰山西麓、徂徠山森林公園、蓮花山、三平山,瀛汶河、牟汶河、柴汶河、大汶河、東平湖、雪野水庫等。

4.jpg

小清河生態區示意圖

  小清河生態區以泉域生態修復保護和破損山體修復為主,完成破損山體生態修復,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強化土地整理工作,強化山體的水土保持及水源涵養能力,增強雨水下滲功能。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章建築清理,加大水源保護力度。涵蓋濟南市歷城區北部、歷下區、市中區、高新區、長清區、平陰縣,面積2750平方公里。包括五峰山和玉符河、錦繡川、錦陽川、錦雲川、臥虎山水庫等。

  會議要求加強對項目實施影響和作用的論證,因地制宜、各有側重地安排不同類別項目。堅持保證重點、兼顧各方,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堅決剔除與工程關聯度弱或預期治理效果不明顯的項目,聚焦生態環境問題突出、保護修復要求迫切的重點區域,補充優選影響力大、實施效果好、可以充分利用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補助資金的核心項目,提高項目安排的關鍵性、有效性。完善工程項目管理和績效考評辦法,圍繞工程項目前期、實施、驗收全過程,建立健全調度、通報、檢查、監督、評估等具體制度,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建設監理制、招投標制以及動態評估制。項目建設、審批等資訊按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另外,會議強調實行“省級協調、市為主體、縣抓落實”的工作責任機制,堅持“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總體目標,打破部門各自為戰局面,齊心協力,共同推進。建立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聯席會議制度,省財政廳負責同志為總召集人,濟南、泰安、萊蕪三市和有關省直部門為成員單位,各負其責,統籌推進。三市建立協調機制,統籌抓好本地區方案編制、項目篩選、立項審批和組織實施等工作任務落實。同時,強化績效考核評價,積極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獨立評價,實行工程前、工程中、工程後全過程全方位監管。加強結果應用,對績效考核成績優秀的給予表揚,優先安排中央財政和省級資金;對績效考核成績較差的,提出批評、責令整改,並減少中央財政和省級資金安排額度。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實施意見

魯政辦字〔2018〕70號

  濟南、泰安、萊蕪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

  經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批復,我省泰山區域入選國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範圍。根據《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關於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通知》(財建〔2016〕725號)和《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關於修訂〈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建〔2017〕735號)精神,經省政府同意,現就推進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實施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重大意義

  實施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的重大舉措,是促進解決泰山區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保障南水北調幹線水質、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品質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保護中華文化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的戰略工程,影響深遠,意義重大。濟南、泰安、萊蕪三市和省有關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和工作站位,深刻認識實施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重要性、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堅持高標準、高品質,以走在前列為目標定位,紮實組織好工程實施各項工作,積極探索新路徑、新模式,努力為全國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提供“泰山樣板”“山東經驗”。

  二、準確把握推進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重要理念為根本遵循,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山東美麗山東的總體部署,注重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關聯性,堅持修山、治污、增綠、整地、擴濕並舉,著力構建完善生態系統修復、保護、管理“三位一體”的體制機制,大力提升泰山區域對華北平原的生態屏障功能,切實保障南水北調水質安全、國家重要交通幹線運作安全和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努力將泰山大生態帶打造成“山青、水綠、林鬱、田沃、湖美”的生命共同體,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示範和貢獻。

  (二)總體佈局和主要任務。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涉及的濟南、泰安、萊蕪三市,劃分為泰山生態區、大汶河—東平湖生態區和小清河生態區三個片區,統籌協調、各有側重地安排地質環境、土地整治、水環境、生物多樣性和監管能力建設等5大類工程,形成“一山兩水、兩域一線”(泰山、大汶河、小清河,淮河流域、黃河流域和交通幹線)總體佈局。

  1.泰山生態區:以生物多樣性恢復和地質災害防治為主。涵蓋泰安市泰山區、岱岳區北部、高新區和濟南市歷城區南部,面積1050平方公里,包括泰山主峰、泰山森林公園、黃前水庫、安家林水庫和大河水庫等。

  該區主要保護修復任務為:劃定山體保護紅線,制定山體保護規劃,保護山體自然形態和生態景觀,強化山體的水土保持及水源涵養能力,增強雨水下滲功能。完成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章建築清理,加大水源保護力度。

  2.大汶河—東平湖生態區:以水生態環境和礦山生態環境修復、保護以及土地保護為主。涵蓋萊蕪市萊城區、鋼城區、高新區,泰安市岱岳區南部、新泰市、肥城市、寧陽縣、東平縣等,面積9700平方公里,包括泰山西麓、徂徠山森林公園、蓮花山、三平山,以及瀛汶河、牟汶河、柴汶河、大汶河、東平湖、雪野水庫等。

  該區主要保護修復任務為:恢復受損礦山生態環境,強化地質災害防治,實施採礦塌陷地治理工程,完成礦山廢棄工礦地治理,強化土地整理工作,加強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與地質遺跡保護,完成大汶河水體生態修復及人工濕地建設工程、東平湖水源地保護工程,完善“治用保”治污體系,試點建設“收轉用”的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模式。

  3.小清河生態區:以泉域生態修復保護和破損山體修復為主。涵蓋濟南市歷城區北部、歷下區、市中區、高新區、長清區、平陰縣,面積2750平方公里,包括五峰山、玉符河、錦繡川、錦陽川、錦雲川、臥虎山水庫等。

  該區主要保護修復任務為:完成破損山體生態修復,消除地質災害隱患,強化土地整理工作,強化山體的水土保持及水源涵養能力,增強雨水下滲功能。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章建築清理,加大水源保護力度。

  (三)績效目標和實施計劃。按照國家確定的工程績效目標要求,到2020年,水環境保護治理方面,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7%,東平湖湖南斷面、湖北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標準,大汶河王臺大橋斷面、大汶河賀小莊斷面、玉符河臥虎山水庫斷面、小清河睦裏莊斷面、牟汶河寨子河橋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標準,小清河辛豐莊斷面水質達到Ⅴ類標準,瀛汶河徐家汶斷面水質達到Ⅳ類標準。礦山環境治理和土地整治方面,完成採煤塌陷地治理面積13151.12公頃,完成礦山生態修復面積3038公頃,完成礦山採空區綜合治理425278立方米,完成廢棄礦井治理87眼,建設地質災害防治工程22個,實施地質公園及地質遺跡保護352.08平方千米,實施土地整治面積26442.12公頃,新增耕地面積3040.49公頃。生態環境治理修復方面,新增濕地面積724公頃,城市建成區無黑臭水體,城鎮集中式飲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工程建設期限為2018—2020年,計劃分三期實施,每年實施一期。

  三、全面夯實工程實施基礎

  (一)優化工程實施方案。濟南、泰安、萊蕪三市要根據國家要求和“一山兩水、兩域一線”總體佈局,以工程建設目標為導向和根本出發點,結合三個片區特點,按照綜合性、系統性、關聯性的原則,對工程實施方案涉及項目進行具體調整、優化、細化。要統籌礦、水、林、地、田等各類專項規劃,樹立“共同體”理念,優化工程實施方案項目結構,形成以項目為核心的有機統一的系統工程方案,提高可行性、科學性。

  (二)科學篩選安排項目。加強對項目實施影響和作用的論證,因地制宜、各有側重地安排不同類別項目。堅持保證重點、兼顧各方,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堅決剔除與工程關聯度弱或預期治理效果不明顯的項目,聚焦生態環境問題突出、保護修復要求迫切的重點區域,補充優選影響力大、實施效果好、可以充分利用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補助資金的核心項目,提高項目安排的關鍵性、有效性。

  (三)健全項目管理制度。完善工程項目管理和績效考評辦法,圍繞工程項目前期、實施、驗收全過程,建立健全調度、通報、檢查、監督、評估等具體制度,嚴格執行項目法人制、建設監理制、招投標制以及動態評估制。項目建設、審批等資訊要按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四、多方整合籌集資金加大投入

  (一)統籌用好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制定工程資金籌集和管理辦法,健全資金使用管理制度。省有關部門要及時研究提出資金分配方案,報省政府批准後,在規定時限內下達。濟南、泰安、萊蕪三市要及時將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分解落實到具體項目,優先支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需要迫切的重點區域,優先支援準備充分、積極性高的地方和單位,優先支援與規劃目標關聯度高、治理效果明顯的工程項目,優先支援已開工或開工條件成熟的項目,確保資金髮揮最大效益。

  (二)籌集整合各級財政資金。省、市、縣要加強對發展改革、國土資源、環保、農業、林業、水利等方面資金的整合力度,形成“上下聯動、統籌整合、集中投入、綜合考評”的工作機制,集中資金加大對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和重點項目投入。省級預算安排的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要向工程區域傾斜。相關市、縣(市、區)要建立專項資金,列入本級預算予以保障。

  (三)拓寬社會籌資融資渠道。濟南、泰安、萊蕪三市和相關縣(市、區)在加大財政資金投入的同時,要注重拓寬籌資渠道,創新投融資機制,發揮社會融資功能。積極利用PPP、政府引導基金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建設,將收益前景好、市場化程度高的公共服務類項目投向市場,鼓勵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參與生態恢復治理項目建設。對部分水源地保護、水質凈化、畜禽養殖綜合治理、在産礦山的破損山體和採煤塌陷地治理等項目,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督導責任企業出資治理。

  五、建立完善生態保護長效機制

  (一)健全生態保護紅線管控機制。工程區域內各級政府要嚴格遵守國家和省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有關規定,加強對具有重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等生態功能區域和已經出現突出問題的生態環境脆弱區域的監督管控,嚴禁不合理開發建設活動,嚴肅核查處理違法違規行為。支援生態保護修復示範,創新生態保護激勵約束機制,實行獎優罰劣。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優先在工程區域內安排土地整治項目。

  (二)創新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繼續落實好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制度,加大省級對跨區域重要河流水源地、城鎮重要飲用水水源地以及南水北調東線重點水源保護區所在縣(市、區)的補償力度。健全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實施差異補償,形成省級引導、上下游相互監督、地區間橫向補償的流域環境保護激勵機制。

  (三)落實河長制管理制度機制。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有關部署要求,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嚴格落實水資源管理制度和《山東省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嚴格控制涉河建設項目,完善市、縣流域水污染排放標準體系,控制農業面源和養殖污染。編制三年生態清潔小流域專項建設方案,實施濕地保護修復工程,推進水産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

  (四)完善生態環境執法問責機制。落實《山東省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試行)》,執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建立健全條塊結合、各司其職、權責明確、保障有力、權威高效的環境保護管理體制。落實《山東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完善山東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環保執法檢查、監察和督察力度,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中的失職瀆職及不作為、亂作為問題進行問責。

  (五)加快構建生態保護修復機制。一是探索構建“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髮式治理、市場化運作”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新模式,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與地産開發、養老療養、旅遊、養殖、種植等産業業態融合發展。二是加強水資源保護,嚴禁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設置排污口,一級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項目,二級保護區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項目。鼓勵發展專業化、規模化城市污水處理企業。三是大力開展增林擴綠,採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蓋率。有序開展退耕還林還草。抓好森林撫育和退化林修復,加強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程區域內省以上濕地公園率先探索建立生態效益補償機制,擴大濕地面積,改善濕地生態品質,推進濕地可持續利用。

  六、加強組織領導和考評激勵

  (一)加強組織領導。堅持“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總體目標,打破部門各自為戰局面,齊心協力,共同推進。省裏建立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聯席會議制度,省財政廳負責同志為召集人,濟南、泰安、萊蕪市政府和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資訊化委、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水利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煤炭工業局為成員單位,主要負責研究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方案,擬定有關配套支援政策,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督導各部門抓好工作落實。省財政廳主要負責中央財政和省級資金的籌集和管理;省國土資源廳主要負責國土資源方面的資金整合和項目實施、推進;省環保廳主要負責環保治污方面的資金整合和項目實施、推進;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資訊化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水利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煤炭工業局根據各自職能,負責有關資金的整合和項目實施、推進工作。

  (二)落實主體責任。實行“省級協調、市為主體、縣抓落實”的工作責任機制,濟南、泰安、萊蕪三市和相關縣(市、區)政府是工程實施的責任主體。三市要建立協調機制,統籌抓好本地區方案編制、項目篩選、立項審批和組織實施等工作任務落實。三市要優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管理體制機制,加強生態保護工程管理工作。每個具體工程項目分別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節點目標,責任落實到人。

  (三)強化考核評價。積極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獨立評價,實行工程前、工程中、工程後全過程全方位監管。加強結果應用,對績效考核成績優秀的,優先安排中央財政和省級資金;對績效考核成績較差的,提出批評、責令整改,並減少中央財政和省級資金安排額度。

  (四)統籌協調推進。濟南、泰安、萊蕪三市和省有關部門要把實施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同貫徹落實我省“十三五”規劃綱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結合起來,提高站位,主動擔當,加強協作,凝聚合力,全方位推進多規合一、資金整合、政策集合,確保高品質完成國家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為建設美麗山東作出積極貢獻。(綜合新銳大眾等報道)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