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魚惡菌致腸胃炎 吃用須煮熟

香港大學醫學院首次發現部分淡水魚腸內含有一種“香港海鷗型菌”,可以導致嚴重腸胃炎。但他們同時強調,只要將淡水魚徹底煮熟,就吃用安全,毋須驚慌。

從事這項研究的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副教授胡釗逸説,他們在2002年收集了3000多名社區感染胃炎病人糞便樣本進行化驗,並以沒有患上腸胃炎人士作對照組。結果在17名病人樣本中培植出“香港海鷗型菌”,但在對照組中卻未能培植出此種病菌。

研究人員再對這17名病人進行問卷調查,以進一步了解他們的病徵、最近旅遊情況及飲食習慣,還紀錄了他們曾前往的本地食品零售市場及食肆地點,並前往抽取食物樣本化驗。發現六成曾外出旅遊、九成四曾在出現腹瀉前三天內進食過魚類;兩成九曾在腹瀉前三天內進食過未經煮熟的“魚片粥”。

研究人員到病人曾光顧過的市場抽取6種不同種類的淡水魚化驗,包括鯇魚、大魚、鯪魚、淡水黑鱸、桂花鱸及非洲鯽,發現兩成五的淡水魚及一成五的“魚片粥”中含有“香港海鷗型菌”,更在六成鯇魚、五成大魚和三成鯪魚中發現“香港海鷗型菌”。

胡釗逸説,感染海鷗型菌的病徵與一般社區感染的腸胃炎如沙門氏菌、彎曲桿菌的病徵相似,所有病每人平均出現腹瀉,其中八成的腹瀉呈水狀,兩成的腹瀉排泄物中帶血,最嚴重的病人每天腹瀉的最高次數可達30次,而持續腹瀉的最嚴重個案為90天。

據悉,海鷗型菌的治療方法與一般腸胃炎相同,如病人的腹瀉情況不嚴重及其免疫系統健康正常,可以不需服用抗生素;如相反,便可能需服用抗生素抑制病菌。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教授説,市民無需對食用淡水魚驚慌,最重要是徹底煮熟後才進食,另外,不要將未經煮熟的肉類及熟肉放在一起,以防交叉感染。

港大於2001年從一位肝硬化病者的血液胸腔膿樣本中發現該菌,由於其形態像海鷗呈彎曲狀,因此獲得命名權的港大醫學院將其命名為“香港海鷗型菌”。醫學界通常在每十至二十年發現一種具研究價值的全新細菌,這次是近20年來首種發現可引致病人腹瀉、甚至嚴重腸胃炎的新病菌。“香港海鷗型菌”已在中國內地及日本、瑞士、非洲及中美洲的古巴出現,顯示病菌已于全球廣泛存在。

新華網 2004-06-14


綠豆湯解暑 有些人不宜多喝
煙民護肺的飲食良方
減肥的人:別喝生啤
肥胖到底關不關快餐的事?
吃桃要注意什麼?
桑葚入饌是良藥
補腎壯陽吃韭菜
每天三片姜 不用開處方
吃青蛙當心吃出病
蜂蜜食療八款
吃的放心,瘦的健康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