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傳統家庭模式生變 新愛情觀登場

阿根廷《民族報》日前發表文章説,近年來隨著阿根廷社會結構的變化,傳統的家庭模式變得模糊起來。單親家庭、再婚家庭、非婚同居家庭和試管嬰兒長大成人後組成的家庭增多,從而産生出新的愛情與親情文化。

根據最新統計數字得出的結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典型的傳統婚姻家庭模式(父親、母親和孩子)正在模糊起來,取而代之的所謂後現代家庭模式正在發展,這種模式的特點是家庭成員的關係不穩定、每對夫婦生育子女的數量下降、婚姻受到普遍反對、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子女以及再婚家庭中年齡差距很大的子女共同生活在一起。受這種新型模式影響最大的是青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社會學系的文化與社會學教授和阿根廷家庭療法協會的教授所起草的兩份研究報告一致認為,在青年人身上正在開發和培養著有關愛情的新感覺,他們對愛情新文化(偶然形成的關係的文化)津津樂道。在愛情關係不穩定的這個時代,上述傾向實際上普遍存在。在所有社會階層中,結婚後分居和非婚同居的現象增多。根據社會學家蘇薩娜·托拉多收集的統計材料,在1960年至1991年這30多年中,阿根廷非婚同居的現象增加了兩倍,從佔婚姻總數的7%增長到18%。

在阿根廷,單親家庭在所有家庭中所佔的比例已從1980年的9.4%上升到1999年的16.1%。此外,在所有單親家庭中,由母親帶著孩子生活的家庭佔50%,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市,這一比例高達65%。為什麼如此之多的離婚或分居婦女選擇單身?一份研究報告闡明瞭一系列帶有文化特徵的實際問題。報告説,選擇和子女呆在一起的往往是婦女,因此,她們的日常生活更加複雜,一位婦女重新認識了解一位男性的機會也是各不相同的。此外,在與一位男士形成新的關係時,婦女往往帶著孩子,這就給她與對方的關係帶來了微妙的問題。對於男人和女人來説,愛情和性慾對於兩性是不平等的,隨著時光的流逝,女人越來越衰老,而男人越來越成熟。阿根廷家庭療法協會主席瑪麗亞·埃斯特爾·德帕爾馬經過調查發現,很多婦女錶示不願意再回到束縛她們的傳統家庭當中去。從事實上來説,衝出家庭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得到婦女的擁護。在阿根廷,20世紀30年代男女掃盲的人數差不多,到了40年代和50年代,中小學女生入學人數趕上並超過了男生。從60年代開始,大學女生入學的人數一直在追趕男生,最近幾十年已經超過了男生。另一方面的統計數字是有關女性勞動力的,1947年,每100個女性就業,就有402個男性就業。1980年,這一比例已變為100比264。還不知道這場家庭危機的大潮過後,這一比例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女性受教育和女性就業方面的統計數字使托拉多提出了大膽的假設:以前婚姻對於婦女來説是經濟支柱和進入社會生活的鑰匙,現在她們通過其他途徑使生活得到了保障,婚姻已不是一種需要。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和阿根廷家庭療法協會的研究人員,分別於1998年和2000年做了兩次具有實質意義的調查研究。他們的研究報告一致認為,年輕人正在發展著一種新的愛情文化。社會學家們把重點放在文化準則、價值觀、職業和想像力等方面,因為這些影響到他們的愛情觀和家庭觀。年輕人新的生活方式歸納如下:

————新的愛情文化就是偶然關係的文化。抱著嚴肅的態度、擁有唯一未婚妻或未婚夫、直至走上婚姻的殿堂這種模式已不復存在。

————低濃度愛情關係的婚姻或同居的現象增多。像“未婚夫”、“丈夫”和“家庭”一類的詞失去分量,取而代之的是“情人”、“對方”和“好友”。

————青少年的性行為更加自由。

———家庭對孩子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小。孩子越小,他的朋友的意見和觀點對他的影響越大。

《參考消息》2004年2月3日


獨身潮在美國:已婚夫婦家庭降至50%
英國:為愛情也能投保險
愛情與購物兩不誤 巴黎年輕人“相親”去超市
阿根廷掀起認親熱
[現身説法]美國候鳥家庭渴望穩定
愛情值多少錢?一年合9.6萬美元
美國式新家庭:一個孩子倆爸媽
愛情高於一切:法國人不一樣的生活
德國製造出“愛情保鮮劑”
德國女人“革命愛情”難兩全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