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校]哈佛濃縮美國哲學(多圖)

    


愛默生和他的先驗論也源於哈佛。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人們是否都只是忙於賺錢?在賺錢的同時,我們是否需要對現實做些哲學的思考?了解當今西方哲學的發展現狀以及它們對社會乃至人們生活的影響,也許會對我們有所啟迪。為此,本報將陸續刊登國內知名學者的相關文章,以饗讀者。

    哈佛盡出哲學家

    坐落在歷史名城波士頓附近美麗的麻省康橋市的美國哈佛大學不僅有培養了多名美國總統的肯尼迪政府學院,培養了眾多商業領袖的商學院,還有培養了大量重要哲學家的哲學系。哈佛哲學系歷來被看作是美國哲學的縮影:她曾擁有皮爾士(1839—1914)、詹姆斯(1842—1910)這樣的美國哲學象徵,還曾擁有劉易斯(1883—1964)、懷特海(1861—1941)、蒯因(1908—2000)這樣的美國哲學領袖人物;現在還有羅爾斯(1921—)、普特南(1926—)這樣的世界級的哲學家。哈佛哲學的變遷基本上反映了美國哲學的發展歷程:以弗朗西斯鮑溫(1811—1889)為代表的19世紀的實在論;以愛默生(1803—1882)為代表的先驗論思潮,哈佛大學建立的美國第一所哲學大樓,就特意命名為“愛默生樓”;以阿薩格雷(1810—1888)和約翰菲斯克(1842—1901)為代表的進化論哲學;以霍金(1873—1966)為代表的人格主義;以培裏(1876—1957)為代表的新實在論;以桑塔亞那(1863—1952)為代表的批判實在論;以布裏奇曼(1882—1961)為代表的操作主義;以懷爾德(1902—1972)為代表的美國現象學和存在主義;以蒂利希(1886—1965)為代表的美國基督教神學;以諾齊克(1938—2002)為代表的政治自由主義;等等。

    歷史地説,20世紀的美國哲學幾乎是由哈佛大學統領天下:在學風傳承上,早期的劉易斯、中期的蒯因、晚期的普特南等重要哲學家都在哈佛哲學系任教;在思想傳統上,哈佛大學哲學系是美國實用主義的搖籃,實用主義的創始人皮爾士、詹姆斯等人都是哈佛的驕傲:皮爾士不僅出生於哈佛所在地的麻省康橋市,畢業于哈佛,而且他形成主要思想也是在哈佛完成的;同樣,詹姆士畢業和任教于哈佛,他的《實用主義》正是在哈佛期間完成的。其家族在哈佛擁有房産,如今已捐贈給哈佛大學,成為“教員俱樂部”,校園裏的最高建築也被命名為“詹姆斯樓”;在20世紀統領美國哲學的分析哲學重鎮也非哈佛莫屬,劉易斯、蒯因、普特南等大牌哲學家都是分析哲學在美國的重要代表;同時,美國的生命哲學、過程哲學等也都發起于哈佛。

    哈佛開創了實用主義哲學

    作為研究美國哲學多年的學者,我有幸于2002年2月訪問哈佛哲學系,親耳聆聽了普特南的教誨,拜會了許多當今重要的哈佛哲學家,見識了哈佛哲學系的教學,近距離地感受到了哈佛濃厚的哲學氛圍。

    實用主義是美國的本土哲學,哈佛哲學系至今仍然保持著由皮爾士、詹姆士開創的實用主義精神。單從課程設置上就可以看到,關於實踐理性的課程佔有很大的比例,有關倫理學和道德理論的內容一直是哲學系課程的核心:在我訪問的春季學期中,有斯坎龍教授的“道德與行為”、白瑞教授的“理性與道德”、默潤教授的“自由與存在”以及來自英國牛津大學的客座教授帕菲特的“實踐推理與倫理學”等,此外,還有哲學系主任科斯佳教授的“近代道德哲學史”。這些課程集中討論了這樣一些問題:行為的理性基礎與動機的關係;它們對於道德要求、道德評價以及道德責任等性質的意義;關於相信、關心、行為、合理性、規範性的理由;關於道德行為的自然主義、非認知主義和非歸納的實在論等。這些問題共同反映了哈佛哲學家們對實踐理性的重視,對與人類活動有關的道德行為和規範性原則的強烈關注。這正是自皮爾士以來的實用主義哲學精神的具體體現。哲學家諾齊克曾在1982年和1983年開設了這樣一門課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對諸如友誼、愛情、知識理解、性愉悅、成就、冒險、玩樂、奢侈、名譽、權利、啟迪以及冰淇淋等被認為是最美好的事物的性質和價值做了探索,試圖從中得到一個關於價值的普遍理論。他在去年冬季學期中還開設了關於“俄國革命”的課程,討論對俄國革命的研究中涉及到的歷史解釋、證據問題、因果性、偶然性、客觀性以及歷史敘述等問題。他原本還要在今年春季學期繼續這門課程,討論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説中的哲學觀念。這樣的課程反映了哈佛哲學家對歷史與現實的濃厚興趣。

    在思想繼承上,哈佛哲學家們的思想處處體現了與實用主義的血緣關係。不説遠的劉易斯的“概念的實用主義”或蒯因的“邏輯實用主義”思想,就説如今仍然活躍在世界哲學舞臺上的普特南,他的思想無不帶有實用主義的明顯標誌: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入哈佛時,他就開始接受蒯因的思想和卡維爾所闡述的後期維特根斯坦思想,把語言看作是社會共同體參與使用的工具,接受了實用主義關於事實與價值相互滲透以及所有的認知都預設了價值等觀念;到了70年代,他愈發重視社會、歷史、文化、價值等人文因素在人類認知活動中的地位,愈發傾向於實用主義談論問題的立足點,這就是要以當事人的身份而不是旁觀者的身份來觀察世界和觀察人類自己;80年代,他開始重讀詹姆士和杜威的著作,提出了“內在的實在論”思想;進入90年代之後,他的思想更加傾向於實用主義,在哈佛開設了一系列課程———“威廉詹姆士的哲學”、“實用主義與新實用主義”等,發表了《重建哲學》(1992)、《詞與生活》(1994)、《實用主義》(1995)等著作,明確地把自己的思想稱作“實用主義實在論”。這些都表明,普特南已經成為哈佛園這個實用主義重鎮的象徵:因為在60—70年代出名的美國分析哲學家中,徑自宣稱分析哲學已走入死衚同而公開皈依實用主義者,只有普特南一人。

    哈佛哲學是多元的

    作為當代美國哲學的縮影,哈佛哲學不僅體現了美國的實用主義哲學精神,而且反映了當代美國哲學的發展現狀,這就是呈現出的多元化、無中心、非意識形態化以及重視社會實踐活動的特徵。哈佛哲學的多元化不僅體現在哲學系的課程設置以及教師隊伍上,而且在與哲學、宗教、文化等相關的院係,如哈佛燕京學社、世界宗教中心、東亞係等,也始終保持著活躍的學術風氣,對哲學系以及整個哈佛哲學圈都有很大的影響。雖然實用主義和分析哲學已然成為哈佛哲學的標誌,但這並沒有讓哈佛哲學形成萬馬齊喑的狀況,相反,實用主義和分析哲學作為治學方法和生活態度,滲透在哲學家們各自的研究領域,從而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各種哲學思想:蒯因的思想同樣受到卡維爾等人的批評,而普特南的思想也受到來自倫理學家的責難,哲學家之間的學術爭論和思想交鋒經常發生。對倫理學和政治哲學的深入研究以及羅爾斯、諾齊克、桑德爾和科斯佳等人的世界影響力,使得哈佛哲學在所謂的應用哲學領域也取得了極高的聲譽。在有著300多年悠久歷史的哈佛園裏,我不僅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更呼吸到了擴散于整個美國哲學中的清新空氣,這就是學術的自由、討論的民主以及思想的解放。 (江怡)

    


本文作者和美國著名哲學家普特南(右)在一起。

    《環球時報》 2002年11月4日


哈佛休學來選美 美國小姐高歌吉卜賽咏嘆調(圖)
哈佛學生爭相學習中文 在美國會講中文最“酷”
我的女兒不願做哈佛女孩
哈佛被迫讓軍方到校園徵兵
哈佛為什麼第一
很想為教育事業做些事—哈佛博士的內心世界
哈佛大學和牛津大學校長眼中的“一流學生”
哈佛學生酷愛深夜狂歡 周圍鄰居深受其苦
哈佛大學的博物館文化
讀哈佛每天睡眠五小時
哈佛裏的中國天才們(詳細報道)
哈佛人講述“美國悲劇”
走近“哈佛情人”
哈佛紀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