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為什麼第一  

    超越康橋,後來居上

    今日的哈佛是一所最富有的私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它由一個四年制的本科學院和十個研究生院組成。本科學院即文理學院下的哈佛學院,十個研究生院分別是文理研究生院、商學院、牙醫學院、設計學院、神學院、教育學院、法學院、政府學院、醫學院和公共衛生學院。

    1992年英國的《經濟學家》雜誌發表了一篇比較分析哈佛大學經濟係和康橋大學經濟係的文章,對於理解哈佛大學為什麼能夠成為一流大學不無啟發。哈佛大學經濟係的實力被學術界包括牛津大學、康橋大學的經濟學家公認為世界第一;而康橋大學,曾經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在經濟學理論中有“康橋學派”之説,而現在,按照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的看法,其實力只相當於美國二三流大學的水準。康橋大學經濟係的畢業生有很多到哈佛大學繼續深造,而哈佛大學經濟係的畢業生則很少有人去康橋大學。這種區別的原因在於:首先,哈佛大學能夠在世界的範圍內用重金聘請最優秀的經濟學家,而康橋大學受制于大學薪金的最高限額規定,只能支付相對固定的薪金,這樣,世界上最好的經濟學家都願意到哈佛大學而不是康橋大學。結果是,哈佛大學經濟係擁有三十多名世界一流的教授,而康橋大學只有五名(當然這與英美兩國教授席位設置也有關係)。其次,作為研究型的綜合性大學,哈佛大學更注重研究生教育,而康橋大學的傳統就是注重本科生教育,這樣,哈佛大學培養出來的是研究人員、經濟學家,而康橋大學培養出來的只是一般教師,所以,雖然康橋大學本科生的水準要高於哈佛大學,但哈佛大學畢業生的影響大大超過康橋大學。再次,哈佛大學是美國文化的一個中心,與世界各地學者的交流十分頻繁,而康橋大學則有點故步自封。正如一位經濟學家所形容的,哈佛大學認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而康橋大學認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最後,在教育體制上,哈佛大學屬於中央集權制,效率較高,而康橋大學則屬於藩鎮制,各自為政,很難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提高水準。正因為這樣,雖然康橋大學是哈佛大學的父輩大學,但哈佛顯然已經後來居上。

    哈佛大學目前擁有的學生總數為18847人。在美國,這只能算是中等規模。不過,作為一所研究型的大學,哈佛大學的特點之一就是,研究生的比例大於本科生。在這18847名學生中,本科生只佔三分之一。

    “非升即走”的任教原則

    哈佛大學之所以著名,很大程度上在於它擁有一支一流的教授隊伍。和一般大學不同的是,哈佛大學的師資隊伍結構並不是呈金字塔狀,而是呈蜂腰狀,亦即兩頭大中間小,教授和輔助人員是大頭,而助教授和副教授並不多。在二千多名教師中,僅正教授就有近八百多名,佔教師總數的三分之一強;而這些教授由於是世界範圍招聘的各學科最好的教授,因而實力十分雄厚,其中不乏諾貝爾獎獲得者和普利策獎獲得者。這樣,哈佛大學在各個學科都能執學術界之牛耳。

    哈佛大學廣招一流教授,實際上體現了哈佛大學歷任校長的辦學指導思想。艾略特校長主政哈佛時就指出:“大學的真正進步必須依賴於教師。”1933年接任哈佛大學校長的科南特也説:“大學者,大師雲集之地也。如果學校終身教授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那麼這所大學必定是最優秀的大學。”為此,他實行了“非升即走”(uporout)的教師任職制度。

    在哈佛大學當教授是不容易的,特別是助教授和副教授,因為有晉陞的壓力。一個助教授如果在五六年內還晉陞不了副教授,恐怕就得考慮另謀高就了,因為他將很難在哈佛大學繼續呆下去。而要得到晉陞,除了認真教學(通常教學任務都很重),還要不斷爭取研究項目,發表研究成果,如果連續幾年沒有項目或成果,遑論晉陞,連加薪資都會有問題。副教授同樣如此。和別的大學不同的是,哈佛大學並不給副教授終身職,要想得到終身職,非得熬到正教授不可。問題在於,除了少數例外,哈佛大學一般不給本校的副教授以晉陞教授的機會,它的正教授是在全世界範圍招聘的。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説,在哈佛大學得到副教授職位後,就可以考慮“跳槽”了。所幸的是,作為哈佛大學的副教授,通常都能被別的大學聘為正教授。當然,在別的大學當上了正教授,只要成就突出,以後仍有可能被哈佛大學“挖”回去當正教授。只有在當了正教授之後才是終身職,才能稍微喘一口氣。

    然而,要在哈佛大學當上正教授又談何容易?為了保證招聘到世界上某個領域最好的學者,哈佛大學擁有一批“考察”者,其任務就是調查和了解各個專業領域的最新發展和誰是該領域的權威,然後想盡一切辦法“挖”過來。有人比喻:哈佛聘教授就像選“明星”,而哈佛大學的教授隊伍,就好比美國學術界的“全明星隊”、“夢之隊”。

    正教授是終身職,所以沒有“飯碗”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壓力。光看看那些教授的名稱,就不難明白壓力在哪了。同為哈佛大學教授,其實稱呼是不一樣的。在“哈佛手冊”的各個係教授介紹中,不難看到,有的只稱作某某係或學科的教授,有的則是哈佛學院的教授,有的教授是大學教授,還有許多教授是以基金會建立者命名的名字教授。這不僅僅是名稱的區別,還是資歷和薪資的區別,更是在哈佛地位的區別。一般來説,學科教授只是初級教授,做得好才能升為學院教授或大學教授,而資深的有突出貢獻的教授才會被聘為名字教授。

    當然,哈佛大學的教授名望高,薪資也高。在私立大學中,哈佛教授的平均薪資是最高的,1997-1998學年度為11.68萬美元。有意思的是,在美國私立大學中,哈佛大學校長的薪資卻一點都不高。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諸多大學的校長的薪資,均高於哈佛大學。

    五花八門的哈佛講座

    哈佛大學的講座之多是十分有名的,來開講座的人什麼樣的都有。上自國家首腦,下至本校學生,演講者只要有合適的專題,就可以貼張海報開講。講座的內容當然更是五花八門,上自天文地理、國際形勢,下至黎民百姓關心的種種問題,無所不包,而且無奇不有。好在有聽與不聽的自由,要是對演講者沒有興趣,講座的題目又沒有什麼新鮮感,是大可不去的。

    演講的地點也是不一樣的。國家元首的演講必須鄭重其事,通常會在學校的大禮堂舉行,以示莊嚴。而社會名流的演講,可能安排在各個部門或學院的會議廳裏。至於一般的學術講座或非學術性講座,則很靈活,大多安排在各係的會議室裏或各單位的公共室舉行。

    不同層次的學術交流,形式也不一樣。國家元首的演講是憑票入場的,而票子則被嚴格控制,除了分派的,還有抽籤的。一般而言,社會名流的演講通常是賣票的,而且價格不菲。而學術性的講座則是免費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等高層次的演講除外。許多小型的學術講座不僅免費,還備有咖啡、袋泡茶等飲料和茶點供聽眾享用。

    作為一所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學,哈佛大學一直是許多名人心目中的“麥加勝地”。很多人都以有機會在哈佛大學的講壇上演講為榮。事實上,世界上許多名人都曾在哈佛大學作過演講,包括許多國家的首腦和元首。僅1997年以來,到哈佛大學訪問、發表演講的社會名流、政要就有:諾貝爾獎獲得者羅伯茨、報刊專欄作家巴克萊、著名演員簡方達、電影評論家希斯克爾和艾伯特、加拿大前總理坎貝爾、美國前國會女議員斯科羅德爾、迪斯尼頻道總裁史威尼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等。

    當然,更多的還是學術性交流。作為國際性的著名大學,哈佛大學經常邀請國際上著名的學者來哈佛講學或作訪問學者。

    優待新生,著眼回報

    哈佛大學主要的學生宿舍在哈佛園裏。那是一座座古色古香的紅磚房,大多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並且有著一段段非同尋常的故事。每一座樓房的佈局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由一條共同的走廊連接的幾個房間構成一個單元,另一種類型是套間,包括一個自習室、一至四個臥室和一個盥洗室,可住二至六名學生。每一座樓房並沒有門房管理,而是設計為智慧化樓門,凡本樓學生均可用智慧卡開門,而訪客要進樓則需通過樓外的電話聯繫,由被訪者幫助開門。在這種宿舍樓裏,生活和學習的條件都十分優越。

    然而,並非所有的學生都能有幸住進哈佛園的宿舍。目前波士頓地區有56%的學生在校外租房子住,這是學校住房短缺的反映,也是引起波士頓房價不斷攀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能夠有幸入住相對價廉物美的哈佛園學生宿捨已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這種身份自然也是按學銜來規定的,不過,並非學銜最高的博士候選人才有資格,恰恰相反,是剛剛跨進大學校門的一年級新人才有資格。這是因為,這些大學生既是哈佛的“衣食父母”(自費上學),又是哈佛的投資對象(大學畢業的校友是學校的重要捐助者),所以必須倍加小心地照顧。住在哈佛園的學生不僅有專門的餐廳可供就餐,還有專職的訓導長負責管理。新生入學時,通常有整整一個星期的新生入學教育,以幫助他們熟悉校園環境和大學教育方式。對新生如此優待,目的還在於培養“哈佛意識”。

    有一種説法,學位越高越不會賺錢。許多本科畢業生,後來成為捐助母校的豪富校友;而拿到博士學位的,多半成為教授或研究人員,很少是有錢的校友。所以,不僅哈佛大學,其他很多大學對本科生也是呵護有加,而對研究生則大多不聞不問,由導師自行管理。

    由於校園內住房緊缺,學生們從二年級開始,就要以抽籤的方式分配到園外的13座宿舍樓。這些樓房是20世紀30年代才由耶魯大學畢業生捐助而開始興建的,每座樓都有食堂、圖書館和其他學習、娛樂設施,如自習教室、電腦房、健身房、舞廳和影院等。學生可以在食堂或學習室裏和指導員見面諮詢,也可以預約教授在餐廳邊吃邊談。住宿學院成了本科生課外活動和社會生活的中心,還是各種學生社團舉辦活動的重要場所,如戲劇表演、音樂會、演講會等,在長期的積累中,也形成了一些年度性的活動,如洛厄爾宿舍戲劇節、艾略特“冠軍之夜”等。

    哈佛大學的宿舍樓大多古色古香,十分典雅。大部分的宿舍樓都有鐘樓圓頂,每個圓頂有著各自不同的顏色和形狀。有趣的是,不少的學生宿舍樓和學校的行政辦公樓在一起,如主校門右側的馬薩諸塞樓作為哈佛大學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建於1720年),在某種程度上是哈佛大學的象徵,所以,哈佛大學的校長、副校長都在這裡辦公。但這座樓僅下面兩層是校長們辦公的地方,上面卻是新生宿舍。學生宿舍與校長辦公樓在一起,既反映了哈佛大學校級領導的平民化作風,同時也説明瞭學校當局對學生的重視程度。 (趙堅摘編)

    摘自《哈佛帝國》朱國宏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定價:18.00元

    《文匯報》2002年8月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