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系列(十一):中國電視秀上的洋面孔  

    當億萬龍的子孫闔家團圓、歡度農曆春節、慶祝馬年新春的時候,數百萬中國電視觀眾將在熒屏上觀看到各種膚色來自不同國家的眉飛色舞的洋面孔,這些參加各地電視臺春節特別節目的“老外”將使出渾身解數,唱歌兒的唱歌兒,跳舞的跳舞,活蹦亂跳,好不熱鬧!

    “這種邀請外國客人參加的綜藝節目在中國很受歡迎,人們喜歡看外國人表演具有中國特色的節目”,今年21歲的英國小夥子丹尼爾紐漢(音譯)對在中國上電視興致勃勃。

    剛剛來到中國不久的丹尼爾現在南京市的一家學校學習戲劇,在忙碌的學習之餘,他很想在中國的電視圈裏積累一點實戰經驗。最近,丹尼爾得到了一次很好的上鏡機會,在中國農曆大年初二播出的《OK上海》喜劇節目中,他將首次亮相熒屏,與廣大的中國觀眾見面。

    參加這期節目的主要演員是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演員或是學生,他們中有美國人、澳大利亞人、英國人以及喀麥隆人。這些來自世界各地,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輕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他們都能説得一口流利的中文。

    本次新春慶祝節目的主要內容是讓這些地地道道的“老外”參與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這種創意有一點類似在西方國家節日期間廣為流行的讓外籍居民來表演本地的藝術節目,以吸引當地的電視觀眾。

    《OK上海》欄目的總導演甄大立(音譯)表示:“到目前為止,中國人對外國人的了解仍然不夠充分。當然,與10年前比較起來,情況已經好了許多。那個時候,凡在大街上碰見外國人,人們會一擁而上,圍他個水泄不通,讓那個外國人覺得自己好像是被觀賞的動物。”

    1986年,為了增加國人對外國人的了解,甄導製作了國內第一期由外國人“主演”的娛樂節目,起名為《在其他國家,有會唱中國歌曲的外國人》。

    甄大立認為,自己的使命是通過表演文娛節目的方式,在國家與國家之間建立溝通的橋梁,讓對外面的世界感到陌生的中國人民體味不同民族之間人性的共同點。

    “我們製作類似節目的原因在於普通的中國人並不了解,也無從了解外國人。但是,要讓人們樂於認識與我們不同國籍的人,必須採取有效的方式。我認為,讓外國人以中國人喜聞樂見的形象出現,最能夠達到這一目的。”

    儘管外國演員在中國電視舞臺上的表演贏得了陣陣由衷的喝彩和掌聲,不少人仍然覺得讓中國人迷上外國人反串的中國藝術,實際上恰恰反映了國人內心過度的民族自尊。

    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立場,也許,我們還是應該聽一聽內行人的看法。這不,筆者走訪了已近中年的加拿大人馬克羅思韋爾(音譯),看看這位在中國電視圈裏打拼了10年的著名“老外”是怎麼説的。

    馬克羅斯韋爾現在和他的中國妻子及家人定居在加拿大多倫多。自從1989年開始涉足中國電視圈,馬克已經成為中華大地上家喻戶曉的名人。不過,知道他的本名馬克羅斯韋爾的人並不多,所有熟悉他的人,都親切地叫他——大山。

    靠著他與生俱來的幽默感、極具親和力的外型、能言善辯的機敏以及一口純正的普通話,大山成為了中國人民的朋友。經過這些年的工作,大山深切地感受到中國人對待外國客人時的複雜感情。“在這裡,人們對那些融入了中國社會的外國人或多或少懷有疑慮,這種情緒在亞洲國家中並不少見。”大山坦白地説,“總的來説,中國人對外國人很友好,也很熱情,大部分中國人很單純,而且善良;但是只要是關係到民族感情的事情,哪怕是特別小的細節,中國人也會非常在意。無論如何,中國人都不會容忍外國人的侮辱。”

    也許,造成這種矛盾感情的原因在於“中華民族傳統的優越感和自尊與近現代中國落後局面之間的衝突”,大山補充説。

    對中國人來説,看到一個外國人説一口流利的漢語,不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而且“能夠讓他們感覺中國得到了尊重”。

    大山本人的漢語非常了得,這也是他在中國大受歡迎的重要原因。對這個極具語言天賦的加拿大人而言,利用這種天賦在不同文化之間建立溝通的橋梁有時候是需要相當的技巧和耐心的。

    “我一直努力向人們證明,外國人和中國人之間其實並沒有多麼大的區別。但是,不少中國人卻以為,我之所以能贏得大眾的喜愛,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我內在是一個中國人,只不過外表看起來是外國人罷了。”

    實行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資將會流入沿海內地的各大城市,人們對外國人的看法和認識也會隨之發生轉變。

    十年前,日語流利的外國人曾經在日本的喜劇電視節目中大受歡迎。但是,隨著日本人對觀看外國人説日語的新鮮感逐漸消退,這種節目的收視率也逐步下降。

    為了將這種電視娛樂方式引向未來,上海的某一家影視製作公司近期推出了一組紀錄片系列,專門講述那些定居上海的外國人的工作和生活。但是,考慮到當地的觀眾還是更偏愛比較傳統的電視節目,這家文化藝術公司又將版權賣給了香港的一家電視臺,這部講述外國人故事的紀錄片將通過香港的電視衛星向部分內地地區轉播。

    該部紀錄片的作者,英國記者瓊斯本人也成為了系列片中的一個主人翁。在採訪中,他告訴我們自己非常高興能夠參與到這組紀錄片的製作中去,因為這次嘗試將以一個更成熟、更有深度的視角,向中國人民展示外國人融入中國社會的真實經歷。

    但是,中國娛樂節目上的外國演員仍然逃不出懷疑自己表演價值的怪圈:“外國人上中國的電視節目,就必須讓自己適應這裡的表演方式和表達習慣,他們的臺詞和動作往往缺乏個性和新意,讓觀眾們覺得這些在臺上活蹦亂跳的外國人除了好笑之外沒別的,”記者瓊斯如是説。

    中國,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正在變化和發展。表現其他國家的人們如何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生活、創業、尋找幸福的系列紀錄片很可能會得到越來越多電視觀眾的喜愛。

    

    法新社2002年2月12日


春節系列(十):壓歲卡——孩子們的春節新時尚
春節系列(九):溫暖的春節長假
春節系列(八):馬年春節將至,中國出現婚慶潮
春節系列(七)歡慶馬年——一個屬於中國的特殊新年儀式
春節系列(六)春節談吃麵
春節系列(五)買唐裝過新年
春節系列(四)世界華人共慶春節
春節系列(三)中國人喜迎馬年新春
春節系列(二)過年新時尚——歐元裝進紅包
春節系列(一)世界最大規模的春運已經開始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