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世界科技發展回顧

    編者按:新世紀伊始,縱觀大千世界的風雲變換,不難看出:儘管2001年全球經濟如潮水般滑落,但世界各國仍普遍選擇把科學技術作為謀求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主要戰略,緊緊抓住科技不放,跨國、跨區域合作在科研中的作用日益顯著。由於資訊技術産業低迷徘徊,越來越多的風險投資已轉向生物科學和奈米技術,致使生物科學和奈米技術領域內的研究獨領風騷,成為21世紀起始年的科技亮點。為使廣大讀者對過去一年世界科技的新進展、新趨勢有深入的了解,本報特邀各駐外記者就駐在國在科技政策、基礎研究、航空航太、交通、能源、環保、生物、醫學、電腦、資訊技術、新材料和新技術等各方面的狀況進行了深入分析和全面回顧。

    一、科技政策

    張孟軍(本報駐華盛頓記者):2001年是布希就任美國總統的第一年。他在接受美國《科學》雜誌採訪時,特別強調了科技政策和國家利益的關係。他説,包括科技政策在內的美國國家政策,是靈活、可變的,始終將國家利益置於首位。美國政府應致力於提高自己的科技實力,提高自己對科技觀點的理解能力,以維護國家利益。儘管2001年美國遭受了“911”恐怖襲擊,經濟發展減緩,但政府在鼓勵私人加大研發投資方面仍不遺餘力。在上一財政年度,美私人研發投資約為1800億美元。

    2002財政年度,美國政府的研發預算增加到950億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6%:基礎研究預算達230億美元,增加了6%;與醫學相關的研究經費增加到28億美元,是去年的一倍,僅國立衛生研究院的預算就增加了14%;國家航空航太局和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預算也增長了,其中2002年奈米科學、工程及技術領域的研究預算將增加8%,達5.19億美元。此外,為了改進美國數學和自然科學的教育水準,5年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至少在“數學和科學同夥計劃”中投入了10億美元。

    2001年,美國實施研究領域永久稅費優惠。私人企業研發經費約佔美總研發經費的2/3,因此研發的永久稅費優惠,可刺激私人企業加大研發的長期投資。

    3月28日,美國政府宣佈,決定不實施旨在遏制全球氣候變暖的“京都協議書”,並將重新考慮處理全球氣候變暖的策略。美國的這一決定遭到世界各國的反對。

    5月18日,布希發佈美國家能源政策報告,擬從三個方面解決能源問題。第一,增加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電的産量。為此報告建議,開發部分阿拉斯加北極國家野生生物保護區,供石油公司勘探和開發石油、天然氣之用,同時簡化審批新建煉油廠和發電廠的手續,鼓勵開發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第二,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鋪設新的輸油、輸氣和輸電線路,改善現有設施,建設一個全國性的輸電網。第三,今後10年將投入100多億美元,鼓勵節能和能源開發,包括減稅40億美元,鼓勵消費者購買節能汽車。

    報告中引人注意的是,政府將為新建核電廠開綠燈,而美國自1973年以來便沒有建過一座新的核電廠。另外,報告建議重新評估美國對伊朗、利比亞和伊拉克等産油國家實施的經濟制裁對美國能源安全的影響。

    美國商業部助理部長梅爾曼在華盛頓舉行的“新興企業論壇”上發表講話時指出,投資知識和建設21世紀的基礎設施,是美國的主要高科技政策。梅爾曼説,在美國政府的高技術發展規劃中,教育是主要內容,包括中小學的理科課程教學,要培養適應知識經濟需要的勞動力,推動生物技術、資訊技術、材料技術等高技術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其次,促進經濟增長和鼓勵技術創新,包括擴大高技術産品的出口貿易,制定有利於技術發展和經濟增長的稅收政策,保護智慧財産權。第三,建設21世紀的基礎設施,主要是改革能源政策,建設寬頻網和保護現有關鍵基礎設施。第四,賦予公民更多權利,在今後3年中投資數千萬美元建成電子政府,以方便公民與政府的聯繫。梅爾曼説,政府將和企業結成夥伴,以保證美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技術競爭力。他認為,技術政策對美國來説至關重要,因為技術是經濟發展的動力,美國1/3的國內生産總值來自高技術産業,38%的新就業機會由高技術産業提供,在1996年至1999年間,高技術使勞動生産率提高了58.4%。

    由於2001年美國遭遇了“911”恐怖襲擊事件和炭疽熱恐慌,美政府增加了用於反恐怖的研發經費,其中包括機場安全檢測設備、通信監聽技術、更好的疫苗及解毒劑、生化毒劑的快速檢測、面部及視網膜識別設備等,這些研究都被排到優先的位置。美國下一年度的科技預算將向反恐怖和反生化戰研究傾斜。

    鄭曉春(本報駐倫敦記者):2001年英國在科技政策上的重點,是繼續實施2000年發表的《科學與創新》白皮書提出的各項任務。一年來,圍繞科技與人才這兩大關鍵,政府加大投資力度,陸續推出了一些新措施:

    3月,英國政府宣佈將投資1500萬英鎊,加速關鍵技術發展。這筆資金以“前瞻聯繫獎勵基金”的方式,通過競爭撥給有關大學和企業,重點用於生物材料、清潔能源、奈米技術和行動通訊的研究與開發。“前瞻聯繫獎勵基金”是英國一項科技發展專項基金,主要用於對英國未來發展有關鍵意義的科技項目。2000年12月,英國提出了面向2020年的新一輪“前瞻工程”,包括材料、資訊與通信、能源與自然環境、醫療衛生、電子商務、化學、交通、國防和航空航太等關鍵領域。此次投資就是為有關科技領域內的關鍵技術項目提供支援。

    6月,政府決定增加1800萬鎊,加強奈米技術領域的合作研究。這筆資金將在兩個新建的奈米技術合作研究組織中分配。這兩個合作研究組織,一個由牛津大學牽頭,主要從事生物奈米技術研究;另一個由康橋大學牽頭,主要從事奈米技術研究。參加合作的包括來自材料學、化學、物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應用數學和工程技術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

    為保持科學技術上的先進地位,英國決定重金招聘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到英國工作。12月,英國確定了第二輪“皇家學會-沃爾夫森研究成就獎”獲獎人選,共有13名傑出科學家獲得這一獎項。在這13名獲獎者中,有幾位是來自美國著名大學的美國科學家,他們均在學校內擁有較高的職位。獲獎後,他們將到英國大學長期工作。這些入選科學家除在受聘大學獲得較高工資外,還將獲得平均4萬英鎊的獎金,作為個人收入和研究支出的補充。

    王俊鳴(本報駐聯合國記者):2001年,針對人類所面臨的經濟全球化、艾滋病肆虐、環境污染、國際恐怖主義等重大問題的挑戰,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貫徹千年首腦會議精神,積極協調各國利用科學技術進行合作,旨在促進這些全球性問題的解決。

    首次召開特別聯大,促進了防治艾滋病的國際合作。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從首例艾滋病發現至今的20年內,全球已有2000萬人死於艾滋病,另有4000萬人染上艾滋病毒。為遏制艾滋病蔓延,聯合國6月召開了艾滋病問題特別會議,通過了《關於艾滋病問題的承諾宣言》,為防治艾滋病的國際合作確定了若干具體指標,力爭達到2015年年底之前制止並開始扭轉艾滋病蔓延趨勢的總體目標。

    協調氣候公約締約國達成協定,拯救《京都議定書》。7月,聯合國及其環發署召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6次大會,在美國對《京都議定書》持否定態度的情況下,協調其他締約國就實施《京都議定書》達成妥協性協議,挽救了旨在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此外,聯合國組織的國際氣候變化小組證實,人類活動是20世紀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

    致力於縮小全球“數字鴻溝”,成立聯合國資訊通信工作隊。為縮小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資訊通信技術發展方面的差距,即所謂的“全球數字鴻溝”,聯合國于11月成立聯合國資訊與通信工作隊,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擺脫經濟全球化環境下“數字鴻溝”帶來的愈加惡化的處境。

    再次審議生物武器公約,呼籲立法管理。911事件後,聯合國于11月召開第五次生物武器公約審議大會,強烈呼籲各國對防止使用生物武器以及打擊生物恐怖主義進行立法管理,以加強生物武器公約的有效性和國際合作。

    此外,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通過了《電子簽字示範法》草案,旨在促成全球電子商務安全環境。第56屆聯大日前決定成立專門小組,研究制訂反克隆人國際公約。

    吳仲國(本報駐東京記者):2001年度,日本將文部省和科技廳合併為文部科學省,並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把原有的國立研究所合併成獨立行政法人或特殊行政法人的研究所。這些改革措施大多剛剛開始,有的已初見成效,有的尚不明顯。但2001年無疑是日本科技界大改革的一年。

    新年伊始,日本就提出了新的科技5年計劃。這是在1996年至2000年第一個科技5年計劃完成後提出的第二個5年計劃。計劃決定投資24萬億日元,重點研究領域為生命科學、資訊通信、環境和奈米技術。同時提出撤銷原科學技術會議,在內閣成立日本最高科技領導機構“綜合科學技術會議”,由首相擔任主席,下設包括14名學者專家在內的由70人組成的事務局。這一計劃連同“第三次行政革命”中提出的向科技大力傾斜的政策,顯示了日本“技術創世紀”的雄心。

    此外,2001年日本完善了《後基因研究戰略》,並在《 I T國家基本戰略》指導下又提出了《電子化日本戰略》和《電子化日本重點計劃》;在奈米國家戰略制定後著手實施《材料奈米技術7年計劃》;7月間還發表了《第七次科技預測》,從16個領域選出了1065個項目,對未來30年的科技發展進行了預測。在最重要的前100項裏,生命科學和環境科學佔26項,資訊科學21項。

    王心見(本報駐多倫多記者):加拿大政府認為,該國的經濟發展水準和居民生活水準都很高,但科研能力與其他的工業化國家相比還有差距,因此提出要大力提高科研水準,並制定出使本國的科研實力達到世界前五名的遠景目標。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加拿大注重創新經濟的發展,高度重視政府和大學研究機構在創新中發揮重要作用,並強調地區和部門間的合作。

    2001年9月21日,加拿大聯邦、各省和地方科技部長在魁北克召開聯席會議,制定出加速創新經濟發展的行動原則。原則要求,政府應為産業部門的創新創造良好的競爭和經營環境;應採取各種措施吸引加拿大所需的各種高素質人才;確保加拿大對産業部門研究發展活動和知識密集型産業的吸引力;制定有利於創新的法律體系和智慧財産權保護體系等。原則還認為,加拿大大學和其他技術培訓機構對創新至關重要,要求政府為大學的持續研究創造良好環境。在這次會議上,工業部長們還表示要鼓勵大學、政府研究部門和私人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要為其他機構依託大學進行創新研究創造良好的環境,並強調加拿大各地方之間要加強合作,充分利用加拿大整體科技資源的優勢。

    為了提高科研實力,加拿大政府還增加了對科研和人才培養的投入。聯邦政府在2001年預算案中,提出今後三年撥款110億加元,用於人才培養和研究開發。該筆撥款是預算案中除安全事務外聯邦政府的最大支出,反映出加拿大政府發展創新經濟的決心。

    何永晉(本報駐基輔記者):獨立10年來,烏克蘭政府和議會制定了一系列有關國家科技政策和科技體制改革的法令法規,但大都成了一紙空文,最典型的例子是每年實撥預算經費與法定數字相去甚遠。

    法律規定,國家科研經費應佔國內生産總值的1.7%,但每年的國家預算科研經費遠遠達不到此數。2000年為0.34%,2001年為0.31%,並且實際撥款額僅為預算的1/4。2002年,國家預算中科研經費甚至不及2001年。

    政策上仍未能解決好的另一個關鍵問題,是國內企業對科研成果的吸收利用率極低,只有3.7%左右。對於一個年預算收入不到100億美元的國家來説,這一點對其科技實力的影響很可能是致命的。首批三個國家級技術園區之一的領導人格裏涅夫認為,烏克蘭10年來的科技改革“可以説是失敗的”。

    儘管如此,人們對內閣12月12日批准的關於烏克蘭發展科技與創新活動問題所有文件還是抱有種種希望。其中,“關於烏克蘭2005年前創新活動優先方向”草案確定了7個優先方向,它們是:航空航太技術設備産業、電子資訊技術及通信設備、資源節約型設備産業、基礎經濟部門工藝規程的開發、功能材料、醫用診斷設備和體檢治療器材及農工綜合體機器設備與技術。會議還通過了關於建立以總理為首的政府科技發展問題委員會的決定。

    倪永華(本報駐柏林記者):自德國新政府執政後,在科研和教育方面進行了決定性的改革,投資也得到加強,德國的教育水準和先進的科研成果使其科技競爭力和經濟得以穩步上升。政府的目標是進一步保持德國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充分利用市場機遇,對某些關鍵領域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

    為改善德國基本科研環境,政府近年來加大了科研和教育經費的投入,投資預算比上屆政府增加了12.4%。打破了過去低效、呆板的科研體制,初步創立了高品質、有競爭力和面向全球化的新的科研體系。如將原屬大研究中心聯合會( A GF)的GMD-資訊技術研究中心與德國著名的應用研究機構弗勞恩霍夫研究協會聯合,建成目前歐洲最大、最強的資訊研究機構。這樣,可以加速德國技術創新的發展,加強德國基礎和應用研究之間的相互協調。此外,對德國最大的科研機構 H GF進行改組,將原先的研究機構改成現在的研究中心,改組後的 H GF將引入競爭和透明機制。

    另外,政府每年還為15個研究中心投資30億馬克,相當於研究和教育部總經費的25%,以加強德國能源、交通、環境、航空航太、關鍵技術和材料等領域的研究。

    王江(本報駐莫斯科記者):近年來,俄羅斯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緊急搶救措施,避免了獨一無二的科技綜合體、尤其是國防工業領域中的科技綜合體的徹底瓦解。2001年科技投入為245億盧布,相當於8.5億美元,比上年度增加了22%。此外,預算外資金大幅增長,已達國家科技預算數額,大大加快了俄羅斯科技振興的進程。

    政府的主要措施有:第一,把“科研投入計入産品成本”的原則寫入新稅典,大大提高了企業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樂於投資科技創新;第二,改革科研經費撥款方式,從院所撥款轉變為課題或項目撥款,提高了經費利用率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第三,加強科教一體化進程,加強人才培養;第四,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保護智慧財産權,保證國家投資的智慧財産權順利進入商品流通領域;第五,加強工業科技部與科學院、部門科研機構間的協調與合作,加大研製高科技、高競爭力産品的力度,提高高科技産品出口份額等。

    在振興科技方面俄國政府亦實施了許多重要舉措,這包括:11月8日,普京簽署總統令,宣告成立“俄聯邦總統科學與高技術委員會”,親任該委員會主席。委員會是直屬於聯邦總統的科技政策諮詢機構,其主要任務是幫助總統適時掌握科技發展動態、科技政策制訂與實施情況,並能適時對俄科技發展方向及科技政策、甚至對經濟發展戰略等做出調整。3月底,聯邦政府責成工業科技部、科學院和教育部聯手制訂了“2002-2006年間科學與高教一體化聯邦目標計劃”。9月5日,該計劃正式獲得通過。計劃認為,建立創新科研幹部培養體系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最先進、最具有競爭力的“科教興國”方法。形成一體化的科教集體能夠促進解決地區間平衡發展問題,並獲得適用型高科技工業産品。科教一體化能夠使科教部門加強協作,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科研效能,加快成果産出與轉化,促進經濟發展。9月17日,聯邦政府批准了新的聯邦目標科技計劃,即“2002-2006年度優先科技發展方向研究與設計聯邦目標計劃”。計劃的主要目的是為獲取新知識;為經濟部門向高品質新工藝水準過渡提供科技保證;建立能夠保證經濟創新增長的科學工藝基礎;保證高科技産品進入本國和國際市場;保存重點高校和科研集體;保存國家在一系列重要的科學、技術和工藝領域中的優先發展方向。計劃的主要任務是集中資源實現那些對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提高國家經濟競爭能力、提高國家安全和發展高技術有重大意義的方案。

    另外,俄還出臺了“2002-2010年電子俄羅斯聯邦目標計劃”。該計劃規定,在未來8年裏,社會公眾資訊産業在國民生産總值中的份額將從現在的0.61%增到2%。預計,資訊服務産業市場規模在2005年將擴大為目前的2至3倍,2010年時將擴大5至6倍,2010年資訊産品年出口額應達到10-29億美元。該計劃的另一個主要目標是在整個俄羅斯境內建立統一的資訊資源空間。

    李彬(本報駐比勒陀尼亞記者):5月20日,南非電信部宣佈:針對目前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南非政府決定對電子商務進行立法管理,這是南非第一次針對電子商務的立法,政府希望通過有關法律的制定,能夠吸引外國的直接投資和有助於提高南非國內企業參與世界經濟的能力。

    9月9日,南非公佈了發展生物技術的新舉措,針對南非目前生物技術研究滯後的狀況,提出必須制定新的生物産業政策,以迎頭趕上世界生物技術的發展潮流。該規劃從對生物技術的管理、應用和立法等方面進行了政策調整。

    11月22日,南非通過禁止使用薄塑膠包裝袋的法律,這是南非為保護環境所採取的重大措施。新法律規定,從2003年1月1日起,南非將不允許生産和銷售厚度低於80微米的塑膠包裝袋,違反規定者將受到嚴重處罰。

    蘭克(本報駐特拉維夫記者):巴以衝突已持續了一年有餘,以色列的科技和經濟在新世紀初便隨之變得黯淡無光。

    2001年,以色列國民經濟增長率預計將慘跌至1950年以來的最低點,低於0.5%。高科技産業大幅下滑,截至10月,就已有550家高科技公司宣佈破産,佔以高科技公司總數的29%左右。高科技産業就業人數中,有15%的技術人才加入失業大軍,在職員工的工資也普遍下降了10%至30%。隨著政治局勢的惡化,預計全年倒閉的高科技公司總數將接近千家。上半年,外國公司在以色列投資僅28億美元,比2000年同期下降了52%,海外在以股票市場的投資額也從2000年上半年的36億美元下降到9億美元。

    解決巴以衝突成了政府的首要任務,因此,2001年新出臺的科技政策也就屈指可數。3月,以色列工貿部宣佈對技術孵化器的投資方式進行試驗性改革,改政府撥款為貸款,以期引進競爭機制,提高孵化器內項目孵化的成功率。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減少政府對孵化器管理公司的運營投入,增加對項目的研發支援。資金投入將採用孵化器貸款方式,而不再如以往直接撥款。政府貸款資金用於項目研發過程,項目市場及商務運作資金將由孵化器管理公司承擔或通過其他投資來源解決。這一舉措的實施將使孵化器管理公司企業化,激勵各孵化器間


二十世紀的十大科學騙局
2001年科技行業的奇聞趣事
2001年的世界科技競爭和發展
2002年:值得關注的六大科技領域
2001年:中國醫藥科技十大新聞揭曉
波蘭評出2001年五項重大科技成果
2002年:關注六大科技領域
繪製基因圖譜 發現新型疾病 我國醫藥科技成就矚目
資訊科技——中國企業發展新的著眼點
2001年中國科技喜憂參半
怎樣評價科學家
美《科學》雜誌評出2001年世界十大科學成就
對科技類出版社選題策劃的五點思考
世界科技在調整中發展
2001年兩岸科技政策論壇閉幕
中國大力振興高科技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