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拒絕淡忘

凸凹

    人最懼怕的,不是貧窮,不是病弱,而是被淡漠。

    近讀果戈理的《狂人日記》(《果戈理選集》,滿濤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這種認識更確實了。

    文中的小職員“我”,無論多麼勤勉,無論多麼負責,終久被人淡漠著。“十一月九日”的日記記錄著他真實的生活樣相:

    “我八點鐘到部裏。科長頭也不抬,仿佛沒有看見我進來。我也裝作好像我們之間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似的。我披覽並校正文稿。四點鐘下班。我走過部長的住宅,但一個人也沒有看見。飯後,大部分時間躺在床上。”

    這種被漠視,使“我”感覺不到在社會上的價值,成為一個無聲無息的行屍走肉。這種狀況使“我”無法承受,“我”便故意犯一些小錯誤,以期引起上司的注意;但這些小錯誤,並不足以刺激業已麻木的官僚體制的神經,上司對此常常失察。當“錯誤”都不能引起人們的關注的時候,“我”只能用極端的手段,用自己的“發瘋”作最後的嘗試,即:自稱是西班牙總統,並以總統的身份對待和處理周圍的人與事。終於有了反應,“我”被當作瘋子投入監獄,遭到獄卒的杖笞;但“我”卻感到很受用,認為這是那個神奇的國度宰相對皇帝的特殊禮節。“我”在非人的待遇中為什麼還感到那麼愉快?因為“我”終於被關注了,難以忍受的漠視局面終於結束了。

    在病態的社會,只有“反常”才能得到“健康”的禮遇。這是一種黑色的幽默,讓人不禁笑起來,並且伴著自憐的眼淚。因為“我”未嘗不是現實中的我們。

    哀後深思,人為什麼拼命地追求身外的東西?諸如金錢、權勢、名聲、地位,甚至時尚、美色和種種令人鄙薄的帶有市井成色的東西?因為這些可以使個體在人群中得以凸現,得以被認知。人生並不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而是被社會塑造的過程,即被認可的過程;如果不被認可,生存的意義幾近於無。果戈理讓“我”在瘋狂狀態下發出了最清醒的聲音:

    “不,我再也沒有力量忍受下去了。天哪!他們怎樣對待我!他們用冷水澆我的頭!他們不關心我,不看我,也不聽我説話。我哪一點對不起他們?他們幹嗎折磨我?他們要我這可憐蟲怎麼樣?我能夠給他們什麼?我什麼也沒有呀。我筋疲力盡,再也受不了他們的折磨,我的腦袋發燒,一切東西都在我眼前打轉。救救我吧!把我帶走;給我一輛像旋風一樣的雪橇。開車呀,我的馭者,響起來呀,我的鈴鐸,飛奔呀,馬,帶我離開這個世界!再遠些,再遠些,我什麼都不要看見。”

    從“狂人”的自白中可以看出,被人淡漠,是一件比死亡還要難受的事情。

    所以,人們爭幸、爭寵,要拼命發出聲音,這是拒絕被漠視和遺忘的本能的反抗,是一種人性的反應。知識分子執著于自己的個人立場,也是拒絕被社會融合與湮沒的極端之舉,與凡庸人群追逐市井時尚在人性層面上沒有本質區別。

    這不禁讓我想到作家和思想者的寫作問題。

    有人承認,自己的寫作是為了讀者;有人拒絕讀者,標榜其寫作只是為了傾聽自己的內心。憑著我的本性,我當然傾向於後者;現在看來,這二者並沒有優劣之分,只是寫作的姿態不同而已。其實,任何寫作者的寫作,都是以讓人們認可為前提的,都是以引領和指導讀者為指歸。正如周曉楓在《忠誠與背叛》一文中所説的那樣,“書寫者的勞動渴望著承認,沒有閱讀伴隨的書寫如同一場對方不在場的絕望暗戀,開始部分雖然壯懷激烈,但繼續下去存在太多現實困難。要有依次的葉片,然後才是花梗上托舉的燦爛朵瓣;那些葉子如同讀者,形成令人鼓舞的簇擁之勢,誰不嚮往投身其間?”所以寫作者的目的實現的過程,就是被讀者認可的過程。讀者的認可成就了作者的自我認可,寫作者就不會被遺忘和淡漠所傷害,就會葆有激情地完成寫作的使命。在這方面,馬原是一個清醒的人:他的最初寫先鋒派小説,是以強烈的先鋒姿態,提高他的話語強度,以引起讀者的關注;當先鋒性被時尚吸納與融合之後,他改變了策略,要以寫作流行小説重新引起讀者的注意。沒有受體的介入,哪能完成精神的引領,所以對寫作者最致命的懲罰,是讀者的淡漠。馬原是一個智者,他懂得不斷架設“我心”與現實溝通的橋梁。

    當然,我敬畏那些為內心寫作的人。只有心懷超人勇氣的人才敢拒絕讀者,卡夫卡是文學史上的獨特例證。孤獨者的寫作如此寂寞,如此關涉內心,幾乎是個秘密;但寫作給他帶來的苦痛遠遠大於聲譽和快樂。在無人分享的大寂寥中,他一個人為神寫作。而且,他不僅是為神寫作,他自身就是神。然而,神是虛妄的,他能沉浸于非人間性的幻境之中而不接受人間溫暖的撫慰,他本身也就是“病態”的。況且,卡夫卡的再現,也是現代人把他從歷史的淡漠中解救出來的過程;這種“人間性”的解救過程,仍然是世俗的,是走下神壇的反諷。

    所以,我孤標,並不反對別人的凡俗;我甘於寂寞,並不貶損別人的時尚;因為,拒絕被淡漠,是人自救的一種本能。在這種反抗中,不是淪為凡人,就是變成“瘋子”;還有他途否?只有神知道。

    《光明日報》2001年9月13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