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讀書人的精神與風度

楊濟舟

    《易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華民族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靠的就是自強不息的精神。讀書人最講究精神。魯迅説:“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精神”從何而來?當然靠讀書。魯迅讀出了“三味”:“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此“三味”,鑄就了他一身硬骨頭精神。宋朝宰朝趙譜,讀半部《論語》而治天下。關雲長秉燭夜讀《春秋》,其忠義精神使華夏兒女崇拜。林語堂“在風雪之夜,靠爐圍坐,佳茗一壺,哲學經濟詩文,史籍十數本狼藉橫陳于沙發上,取而讀之”(《生活的藝術》),方能“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林語堂自聯)。當年國學大師梁漱溟備受批判,造反派問及感想,答曰:“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正如海明威所言:“人可以被打倒,但決不可以被打敗!”《老人與海》中的“老人”,憑此精神大戰兇猛的鯊魚。海明威將“硬漢”精神推到了極致。

    時下人講風度。風度又從何而來?還是讀書。西裝革履、穿金戴銀、靠商品包裝出的風度,畢竟是短的。風度是外觀的,精神是內守的。讀書人有了內在的精神氣質,總會在不經意間透出一股儒雅風度。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講的就是由內在精神外化而為瀟灑之風度。一襲長衫,兩袖清風的中國知識分子,練就一身“修齊治平”之內功,承載“內聖外王”之道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語)。阮籍“使氣以命詩”(劉勰《文心雕龍才略》),留下的八十余首《咏懷》詩,“響逸而調遠”(《文心雕龍體性》);嵇康“師心以遣論”(《文心雕龍才略》),留下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和《廣陵散》絕響,驚天霹靂,發聾震聵!嵇、阮超拔脫俗之精神,放達不羈之行為,乃魏晉人之風度。馮友蘭“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乃“現代中國哲學最有名望的思想家”(張岱年語)之風度。一代宗師錢鐘書當年在清華外文系,以“橫掃清華圖書館”的氣魄博覽群書,建起一座文化的崑崙,其人格坦誠、淡泊,其人有風度,其字有風度,文章更有風度。他留下的《圍城》、《談藝錄》、《管錐編》,永策後人!大師們用文字超越了死亡,突破了自然法則。文字是他們永恒的坐標,永遠的風度。

    人類社會已跨入了新的世紀,中華文明要繁榮昌盛,需要更多的讀書人自強不息的精神與學術大師們的風度。江澤民同志號召我們要學習、學習、再學習。讀書人,切記!切記!

    

    《光明日報》2001年8月29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