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新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的發展策略——三場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在8月4日至14日短短的10多天裏,三場高水準、大規模、跨語際的國際學術研討會議接連在北京召開。它們分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和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主辦的“文化視野與中國文學研究”國際研討會,清華大學外語系和美國耶魯大學主辦的“第三屆中美比較文學雙邊討論會”,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和中文系主辦的“全球化語境中的文化、文學與人”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英、法、美、荷、日、韓、新加坡、南非、澳大利亞、中國及台灣和港澳地區學者帶來的具體議題雖不相同,但都圍繞新世紀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國文學研究的發展戰略提出了新的見解。

    中國文學研究怎樣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對各國文化的發展産生了巨大衝擊,成為中國文學研究所必須面對的問題。台灣清華大學朱曉海説,人都是活在特定的知識文化傳統中,不自覺地習用某種觀察、理解模式,因此常會出現視而不見的情況。要突破這種研究上的盲點,以別的文化傳統發展出的視野作為借鑒,是頗為有效的途徑。中國社科院文學所葉舒憲認為,這種新的文化視野的反觀之效,可以發現和揭示自身文化的弱點和局限,使得對原有對象的再闡釋成為可能,並帶來觀念、方法和材料的更新。耶魯大學布勞德海德認為,在經濟全球化面前,既要承認文化的同質性,又應保持各地文化的差異,真正的文學學者理應成為語言與文化之間差異以及它們之間不斷協調溝通的鑒賞家,並需要提防一種隱含的概念霸權主義。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杜書瀛指出,地球上各種不同的文化通過碰撞與交往在某些方面可以達到統一,在某些方面雖難以一致,但可以在保持個性化、多樣化的情況下達成某種價值共用,促成人類文化繁榮。

    中國文學研究怎樣承繼和發揚本土特色

    近年來西方各種文學藝術思潮在中國學術界紛紛登臺亮相,極大地開闊了人們的學術視野,更新了學術觀念。但是,目前文學學術界依然需要對西方文化進行系統了解與深入辨析。首都師範大學陶東風説,西方的任何一種學術話語與分析范型,都不是存在於真空中,而是特定文化語境的産物,如果不經轉換地機械套用,必將導致為了西方理論而犧牲中國經驗的結果。武漢大學龍泉明説,中國文學研究者都是從中國文化的母體中發育成長起來的,中國本土文化是其學術創造的基礎,中國文學經驗與審美理念是其學術意識的核心,也是其之所以立足學術領域,特別是立足國際學術界最深刻的根源。對於新世紀的中國文學研究者來説,應該堅定不移的熱愛與珍視中國文化,然後才可能在更廣闊的背景上展開對中國文學的研究,確立以中國文化為學術基點的研究方向。中國社科院文學所鄧紹基介紹説,現在關於敘事學研究的總趨向令人鼓舞,有助於最終建立一門中國的敘事學。同樣,我們也可以建立中國的闡釋學、中國的接受欣賞學等等,實現對西方文學理論的主體轉換。

    中國文學研究怎樣持續創新

    不間斷的理論創新是保持中國文學研究先進性的重要途徑。中國作協張炯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在新世紀從分離走向綜合是現代科學發展的重要趨勢,文學研究同樣必須建立跨學科的視野,在綜合中去深化研究的內涵並創立新的邊緣性學科。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周發祥指出,可與文學聯姻的對象,種類繁多,包括數學、物理、哲學、歷史、宗教、語言學、社會學等學科,以及音樂、繪畫、雕塑、電影、建築等藝術門類。文學與它們的兩兩聯姻,已構成多種複雜的關係,諸如媒介、共生、滲透、融合、影響、平行、移植等等。正是上述關係,為文學研究提供了無窮的潛能。眾多學者在會議上闡述了運用多種學科,採取多種角度探求中國文學研究新的學術生長點的最新成果。對於近年頗受關注的“重寫文學史問題,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王保生認為,新時期以來中國現代文學史就已有200多部,存在的問題一是大同小異,缺乏新意;二是入史的作家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龐雜.中國現代文學史必須逐步經典化。清華大學王寧認為,中國現代文學史的下限可延長至1976年.這不僅從時間上來説比較符合文學史的斷代邏輯,更重要的是與上限的“五四”運動相對應。

    中國文學研究怎樣進行交流與對話

    近幾年來西方文學理論萎靡不振,而中國的文學理論界逐步在國際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中國舉行的這三場國際性會議就是最好的例證。它表達了中國文學渴望交流的願望,也從行動上證明中國文學研究有走向國際化的能力和實力。會議進行了雙語學術交流。在“第三屆中美比較文學雙邊研討會”中,中國學者更是直接用英文與美國學者進行了有效的對話,從而取得了積極的成果。耶魯大學孫康宜經過對西方女性主義理論與美國漢學家的性別研究之間互動和互補關係的研究認為,西方文學批評與傳統中國文學研究正在成為相互關聯日益密切的知識領域。因此,在全球交流的時代,我們需要的是一種“雙向的過程”。北京大學樂黛雲説,藝術作品是作者的個人經驗、個人想像與個人言説。但在被欣賞時,又因人們對共同經驗的感知而拆除了不同文化之間的隔閡。文學研究的未來很可能就是建構在異質文化之間文學的互識、互證、互補的過程中。這樣的文學研究將對人類不同文化的溝通作出重要貢獻。 (曾靜、肖海鷹 )

    

     《光明日報》 2001年8月22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