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對於我們意味著什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鄭家棟研究員談儒家思想現代演化的一個側面   

    五一國際勞動節長假的第一天,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在幾百位熱心聽眾的掌聲中,鄭家棟研究員從介紹他對儒家思想的研究開始了演講:

    目前關於儒家思想的研究工作分為二個方面:一方面是哲學學術方面的研究,它距人們現實生活較遠;另一方面是研究與我們生活、現代中國人的生活相關聯的儒家傳統。我也試圖找一個途徑將這二方面的研究進行有效的溝通。

    中國近代長時間處於反傳統的時期,直到80年代中期才有較大改變,傳統的東西才重新提出了出來。在探討對現代化道路的認識時,討論過南斯拉伕的發展,後來又轉到日本、新加坡的發展模式。但我們對其發展的諸多方面研究的不夠,倒自發了一段豪言壯語,説21世紀是東方的世紀等。一直到80年代末期才提出現代化與現代性不是一種模式和途徑。從90年代的97年從東南亞開始的經濟危機轉向日本及四小龍,這種嚴重的經濟危機也帶來了思潮的轉向。1998年西方人在輿論界出現關於東亞的奇怪言論,德國法蘭克福的一位教授説:東亞模式、日本、四小龍的發展只不過是宣傳,整個是吹漲的汽球。另外一位德國駐東亞地區的前大使寫了一本書,其基本觀點是:再經過一段時間東亞比西方更西化,因為西方已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進行反思,而東亞還在模倣西方。2001年我去了南韓漢城大學作客座教授,當時南韓經歷了一年的經濟危機確有很多體會。南韓發生在經濟領域的問題包含著許多社會問題,這些社會問題在東亞各國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後來世界對中國的關注,對中國自身脈絡的關注有二件大事:一個是北京申奧成功;一個是中國加入WTO。

    從國際上説,中國的崛起及在國際上充當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出現了“中國威脅論”,美國一位教授説:未來的戰爭是儒學文明與伊斯蘭文明聯手對抗西方文明。這是從美國利益出發用冷戰思維發出的怪論,這裡面也包含了其他種種問題,如發展的不平衡、貧困及意識形態等問題。國際上有相當一批人倡導文明對話,多種文化要相互溝通、對話,互相理解。我們主張不同的文化及意識形態要互相對話交流,不能對抗,對抗對誰都不利。

    文化命運與社會命運是關聯在一起的。討論東西方模式,四小龍的崛起、儒家的文明在未來發展中的作用,這是與中國的發展與崛起相關的。

    什麼是傳統

    什麼是傳統?什麼是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傳統,我們又怎麼理解唐裝、旗袍的流行?大屋頂建築不時地再現,故宮博物院、古裝戲走進我們的文化生活,古文典籍擺進圖書館及文人書架等,這些都説明傳統與我們生活的關係。什麼是傳統,它是一種學問。傳統是自然而然的,是在長期生活中潛移默化和逐步規範了的東西。傳統的核心是生活態度,而離開了傳統在一些場合我們就不知該怎麼辦,尤其是在人生大事面前。

    傳統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在國家、民族發生激烈動蕩的時代。從內外兩方面對傳統進行著衝擊,並使其發生某種改變。例如我國自清末西方依仗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大門以後,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不少國人認為一些傳統是我們民族的污垢。但任何變革需要經過傳統的認定才逐漸為人們所認同,同時任何傳統的變革還要考慮人們所能接受的程度。如中國現代生活中出現了“單身貴族”,開始時社會上還議論紛紛,後來這種現象多了起來,而議論也平息下來,單身貴族成為了社會的一部分,人們也逐漸地接受性與婚姻相區別的觀點,過去的傳宗接代不再是傳統上的需要。

    説到傳統文化不能不提中國的經史典籍,它代表了人們一系列的行為規範。從四書五經開始我們是史經不分的,以《春秋》為例,古人説:“孔子著春秋、亂臣賊子懼”,它是我國最早的編年史。中國人不善於講故事,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是詩詞與散文。至於戲曲在宋代以後才出現,當時認為天下太平搞點戲曲以資消遣。小説到明清才開始誕生,在我國給現代小説附著了很多的東西,敘事中有説理,對人要有教化的功能等,這對寫小説來説是沉重的。

    在建築方面,故宮與民居四合院相差太懸殊了:一個豪華莊重;一個是樸實平和,但所體現的理念格局是類同的。比如有主有次、有上有下,注重長幼輩份等。

    九十年代與傳統

    改革開放後的中國,80年代比較西化,而90年代又比較傳統了,這從影視作品中顯現出來,90年代幾乎被古裝戲佔領了。這是傳統的復興,是種懷舊的心理觀念,社會意識的懷舊是以社會變革為前提的。市場化、商品化的原則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90年代在人們思潮的演變中確實存在著傳統的轉向,但當今我們面臨著市場化、商品化、技術化的大環境,説傳統的復興還為時過早。人們並不排除尋求某種傳統的價值,這體現在影視作品中對父親這個形象的塑造及象徵的意義。中國的影視作品中表達父親這個角色與父子關係很重要,在西方崇尚人與上帝的關係,作為一個成人,每個時期都要反思人與上帝的關係。中國的影視作品中處理父親及父子關係有四種模式。第一種是反抗父權,父親是舊勢力的代表,如巴金的《家》,如曹禺的《雷雨》。第二種是80年代張藝謀的《黃土地》,父親是衰老、愚昧的象徵,是一個弱者。這與五四以後啟蒙運動時期父親象徵的權威與專治,與文革時期對父親的反抗也存在著某種一致性。第三種模式是父與子的關係發生了重要變化,父親成為慈愛、溫馨、懂得生活理念的強者,回歸傳統的意識于9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第四種以《雍正王朝》為代表的既是君王又是父親的父子關係。父親代表王權、社稷。雍正以忠於王權、社稷、稟承君父旨意,在眾多阿哥爭奪王位中脫穎而出,在治理大清王朝中做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其中對雍正的某些描寫也有令人作嘔的。這些影視作品不只是代表傳統,而且也代表了對傳統的理解方式。時代的進步不在於答覆這種理解,但卻恰恰反映了這種理解的多元化。

    傳統的斷裂

    首先是開始於隋朝、興盛于明朝的“科舉制度”1905年由慈禧下令廢除,這是我國傳統的大變革。傳統上的儒者是社會的精英,道德是政治精英的代名詞。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中代表儒者的是烏先生,在關係到雍正安危與前程時烏先生總是出來獻計獻策。儒家多是在文化、品格、價值信念上具有教養的雅士。儒者層面的興起追溯到科舉制度的興起,其發展與科舉制度的興衰有很大的關係。另一方面傳統與書院的衰落有關。我國的書院始於唐代盛于宋朝,書院集傳授知識與人的教化于一身,在一定意義上説書院是儒者的教堂。書院裏的師生有一種特殊關係,好的學生往往同老師住在一起。老師從行為與知識兩方面影響教育學生,讓學生聽其言觀其行。後來書院逐漸衰落,到近代康有為在廣東又辦起了書院,對當時産生了一定的影響。

    傳統的斷裂也表現在做事的方式發生了根本轉變。問題不在於做什麼,而是怎麼做更有實際意義。過去讀書寫文章很重要,能寫好文章在社會上很有地位。古代歷來寫文章是少數人的事,也表明是一種特殊的身份。

    在中國詞彙中“作家”被解釋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話太沉重了,讓作家擔負起對人教化的使命。寫文章特別是寫重要文章的文人是很少數,與現在網路時代人人都可以在網上來一段不同,是嚴肅的事。但電子圖書卻給我們帶來很大方便,出現了書籍的大眾化,當我第一次在電腦上讀《四庫全書》時有一種特殊的感覺。

    現在是重視知識、告別手藝的時代,知與行、腦與體分離。大工業生産是科學規範了的技術。生産的産品數量與品質是靠設備與技術來保證的,而非人工。目前世界上什麼都可以複製,連人都可以“克隆”,這不過是時間問題。

    傳統的斷裂是自上個世紀的新文化運動、漢字簡化、文革及批林批孔逐漸演進的。自90年代開始了傳統的轉向與回歸,但又面臨市場化、商品化時代的挑戰。

    傳統的延續及其意義

    我不認為傳統已死去,以儒家為代表的傳統有強大的生命力,它不但是地域觀念而且是文化觀念。大工業發展告別了工藝時代,隨著時代的前進,社會、家庭、人事關係都有所改變。但什麼是一貫的東西?那就是某些根深蒂固的傳統。比如我們的生活,首先是飲食,儘管“麥當勞”、“肯德基”的入侵帶來了快節奏的用餐方式,但現在和將來西餐不能代替中餐及用餐方式,中國推崇美食及美食家是中國人體會品味生活的快樂。

    傳統意味著儒家基本教育一種潛移默化的體現,儒學不是一種不可琢磨的玄妙,而且具有大眾性、人民性,尊重生活、尊重常識。

    我們稱之為聖人的儒學創立者孔子、孟子,與基督教的上帝、伊斯蘭教的真主不同,他們本身就是普通人,過著平凡的生活,而他們的言行卻有著不平凡的意義。儒家告訴我們要尊重自己的生活,始終如一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世界難道還有比這更高的境界嗎!

    儒者以凡俗為神聖,熱情待人、誠信為人,認真對待每件事,盡職盡責。在社會中自己如何成為一個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的快樂?這不是虛幻,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儒家提出的思想,很多是我們民族以至全人類的精神食糧,具有不可滅、不可毀的永恒價值。(薛連通整理)

     中國網 2002年5月15日

    


古希臘神話的現代性:著名學者、清華大學教授徐葆耕在文學館的演講 
電視的庸俗化——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的演講 
央視推出《在文學館聽講座》
被現實撞碎了的生命之舟
——北師大教授、著名學者藍英年談前蘇聯作家的命運
 
思想的深呼吸——感受講座的魅力
講座類圖書花開三朵
中國詩詞就是中華文化
——紅學專家、著名學者周汝昌講唐宋詩詞鑒賞
 
詩歌是久遠的,而電視劇是文化快餐
——詩人、散文家、編劇鄒靜之談詩歌與電視劇
 
從點綴的星火到寫作的主力軍——文學館白燁“透析女性寫作熱”  
時代與生活是作家寫作的原動力
——邱華棟文學館演講“當代小説的內在動力”
《在文學館聽講座》在講座類圖書中異軍突起
中國現代文學館:守望精神家園 傳播學術文化 
中國現代文學館系列文學講座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