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寶良:2005年經濟運作面臨的幾個難點

2003年以來,我國實施的宏觀調控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經濟運作避免了總體上過熱,區別對待政策使部分行業降溫的同時,農業、能源、交通等薄弱環節得到加強,經濟增速回落比較溫和,國民經濟在高速運作中實現了平穩、協調發展。但經濟運作中舊有的突出矛盾並沒有根本解決,又出現了一些需要關注的新問題,這些矛盾和問題是2005年和未來需要著力解決的。

(1)農業增産和農民增收的基礎不穩固,增加農民收入的難度加大。我國農業基礎設施長期落後,耕地品質下降,擴大糧食生産的難度較大。2004年,我國農民收入增長較快主要得益於糧食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和糧食的增産,2005年糧食供求、品種、區域結構矛盾仍然存在,糧食價格同比增幅仍可能保持一定的水準,但由於世界糧食豐收,國內糧食供求缺口減少,糧食庫存處於較高水準,2005年糧食價格不會出現如2004年一樣大幅上漲的局面,農民增收的難度明顯加大。

(2)固定資産投資在建規模偏大,投資擴張的動力依然較強。本輪經濟高增長主要是由投資需求拉動,而投資需求又主要集中在重工業領域,這是因為牽動投資需求的最終需求主要集中在住宅與汽車消費方面,而這兩大類産品需要能源、電力、原材料、化工、機械和建材等産業來支撐。重工業投資的特點是投資規模比較大,投資週期比較長,一般需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目前中國的在建項目超過7萬個,在建規模超過17萬億,相當於3年的固定資産投資工作量。2004年1-10月,累計新開工投資項目12萬個,同比增加8154個。由此可見,始於2003年的投資高潮,至少可持續到2007年。“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只是抑制了投資過快的增長速度,但沒有改變投資較快增長的趨勢。

(3)運輸緊張的問題不會明顯緩解,經濟發展面臨的資源約束越來越突出。我國資源保障程度和每人平均資源佔有率低,而長期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式經營進一步加劇了資源約束的矛盾,目前經濟運作中出現的煤電油運緊張的局面短期難以緩解。産生能源和運輸瓶頸約束的原因,一是前幾年這些部門投資不足,近兩年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瓶頸問題顯現;二是消費結構升級引致重化工業發展增長加快,能源運輸需求大幅增加;三是電煤價格機制沒有理順,導致電煤緊張,部分發電能力沒有充分發揮作用。要緩解交通能源的供需矛盾,一方面必須加大電源電網、大型煤炭基地、鐵路、港口等方面的投資力度,增加供給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強需求側管理,特別要理順價格機制,用利益機制調節需求。

(4)貨幣信貸收縮中貸款結構性矛盾突出,企業流動資金偏緊。在金融調控取得了明顯成效的同時,部分地區也出現了“一刀切”緊縮信貸的現象。信貸投放結構與宏觀調控的意圖存在一定矛盾。貨幣供給量增速下降過猛,票據融資和短期貸款同比少增較多,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較少,資金體外迴圈增加。短期貸款主要用於當前生産,票據融資屬於中小企業常用的融資方式。由於銀行信貸收緊,中小企業資金更趨緊張,民間金融又趨活躍,民間借貸利率很高。如果貨幣信貸繼續保持目前的增速和結構,對2005年經濟會帶來不利影響。

(5)房地産價格上漲過快,房地産泡沫問題值得關注。今年以來,全國房地産價格上漲很快,已經引起群眾的不滿。房地産價格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儲蓄負利率導致貸款買房自住的人增多,買房後準備出租房屋“以房養房”的投資需求增大,買房後倒手賣出的投機需求也增大。購房需求短期內過快增大抬高了房價,房價上漲反過來又進一步刺激購房需求增加。二是宏觀調控中對土地和信貸的控制使群眾産生商品房供給將減少、房價將上升的預期,推升了房地産價格。三是土地價格的持續上漲直接推動了房價上漲。第四,鋼材、水泥等主要建築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使企業開發成本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房價上調的壓力。需求過旺、價格上漲將使房地産業預期利潤率上升,社會資金會更多流入房地産開發,房地産投資高燒不退將刺激鋼材、水泥等建材價格堅挺。房屋銷售價格的上漲水準創下幾年來的新高,部分城市已經形成嚴重的房地産泡沫,出現專業炒房大軍。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房價上漲的勢頭,房地産泡沫的破滅將帶來較大金融風險,並影響到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6)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升和國內工資提高引發的成本推動型價格上漲的壓力加大。2002年年底開始的新一輪經濟擴張是在我國生産能力過剩、大部分商品供過於求的背景下發生的。1998年開始連續7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在拉動投資增長、刺激內需的同時,也形成了龐大的生産能力,從經濟增長核算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國潛在經濟增長速度在9.5%左右,而2003年我國實際經濟增長率為9.3%,2004年1-3季度經濟增長9.5%,潛在經濟增長速度與實際經濟增長速度基本一致,因此我國沒有出現1988-1989年和1992-1993年那樣的需求拉動型大幅度通貨膨脹。但由於我國的生産要素沒有在各個部門得到有效均衡的配置,在總體經濟供求基本平衡的情況下,一些部門産能過剩的同時伴隨著另外一些部門需求過剩,所以2003年以來我國的物價上漲比較溫和,屬於成本推動型和結構型。

隨著以抑制投資過快增長為目標的宏觀調控政策效果的顯現,2005年,我國實際經濟將在潛在增長水準之下運作,尚不會出現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潛在的通貨膨脹壓力仍然很小,但應密切關注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一是初級産品價格向最終消費品傳導的問題。由於我國加工工業生産能力過大、工資增長速度低於勞動生産率的增長,2002年開始的生産資料價格上漲沒有傳導到工業消費品環節。但目前,下游企業消化成本上漲的壓力明顯增大,企業利潤增長出現減慢的趨勢,企業破産兼併增加,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過剩生産能力會得到消化;工資偏低已經導致一些地區出現“民工荒”,工資上漲的壓力開始顯現。因此,一旦加工工業生産能力得到壓縮,工資增加,上游産品價格上漲就會順暢傳導到下游産品,帶來物價全面上漲。

二是,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仍處於高位,石油價格變動可通過三個主要途徑影響我國的物價變化並對我國經濟産生影響。首先,石油價格直接推動物價上漲,這是輸入型通貨膨脹;其次,因石油進口價格提高,生産環節成本隨之提高,産生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第三,物價上漲帶動工資、利率、租金等上漲,生産成本提高,引發産品價格全面上漲。

考慮到2005年投資依然存在偏快的可能,能源、運輸瓶頸制約並未解除,成本推動型物價上漲壓力較大等因素,並考慮到農業等薄弱環節需要國家財政支援以及尚有相當規模的國債項目沒有完工,還有一些重大工程或項目需要國債資金,積極的財政政策應轉變為穩健的財政政策。所謂穩健,其含義是既要防止預算支出進一步推動投資過快增長,又要支援在建項目儘快建成投産、發揮效益以及需要國債資金的項目建設。

建議2005年長期建設國債發行規模繼續縮小,嚴格控制用國債資金和財政支出上新項目,而把重點放在支援在建項目儘快建成,以及完善社會保障系統、解決三農問題、生態環境建設和國土整治、加快西部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方面。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並根據經濟金融運作的變化適時加以完善。廣義貨幣和狹義貨幣供應量增長率調控目標應在17%左右,新增貸款規模達到3萬億元。靈活運用信貸規模和利率調控的“鬆緊搭配”手段,更大程度地發揮利率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 (作者祝寶良: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

中國經濟時報 2004年11月23日


祝寶良:密切關注成本推動型價格上漲
祝寶良:物價年內回落可以期待
祝寶良:貨幣政策緊縮過度調控可適度放鬆
祝寶良:宏觀調控政策應有一段消化期
祝寶良:二季度宏觀經濟由擴張期進入回落期
祝寶良:5%可作為溫和通脹目標值
祝寶良:從投資反差看採取行政性調控手段的必要性
祝寶良:2004年中國經濟發展十大趨勢
祝寶良:世界經濟有望復蘇
祝寶良:聚焦宏觀調控四大問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