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光:地方金融何去何從

●地方金融尚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深層次的問題仍未得到解決

●競爭日趨白熱化;金融監管環境和理念發生巨大變化,對金融機構提出新要求

總體上來看,大多數地方金融機構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深層次的問題尚未得到解決。這使得地方金融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並日益困擾著地方金融的未來發展

從最近一段時期銀監會出臺的有關文件、銀監會領導的有關講話,特別是在全國地方金融第八次論壇上的講話來看,當前金融監管當局對地方金融機構的監管思路可概括為:重組、改造、退出

所謂地方金融是指由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合作)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社以及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如信託公司、財務公司、典當行等)組成的金融群體。地方金融具有點多面廣、零星分散的特點,其中以112家城市商業銀行和3萬多家農村信用社為主體。

統計數據顯示,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隨著一系列改革舉措的出臺,特別是城市信用社改造重組、城市商業銀行組建、清理農村基金會、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等措施,地方金融獲得了快速、穩健的發展,日益成為中國金融體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受種種因素的制約,特別是受成立時間短、起點低、歷史遺留問題重等因素的影響,地方金融尚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深層次的問題仍未得到解決。這使得地方金融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面臨巨大挑戰。地方金融究竟何去何從?

9月18日召開的全國地方金融第八次論壇使這一問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2006年入世大限日益逼近,金融競爭日趨白熱化;金融監管環境和理念發生巨大變化,對金融機構提出新要求;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股份制商業銀行借機制優勢搶佔制高點的背景下,地方金融的未來發展方向成為人們迫切需要解答的問題。

發展現狀:四大問題困擾

總體上來看,大多數地方金融機構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深層次的問題尚未得到解決。這使得地方金融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並日益困擾著地方金融的未來發展。這些問題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由此帶來巨大的風險隱患,且日益成為地方金融未來發展道路上的首要障礙。集中表現在:所有者缺位,形同虛設,股東利益得不到保護;産權不明確,職責不清晰,缺乏長遠發展規劃;有的機構的董事長、黨委書記和行長集于一人身上,造成權力過大,形成內部人控制;有些機構的高管人員素質不高,違規操作時有發生;股權結構不合理,大股東侵吞地方金融機構資産的現象時有發生。

第二,市場定位搖擺不定,造成地方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缺乏,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地方金融機構在成立之初就確定並明確了立足於地方和社區經濟、服務於中小企業和“三農”的市場定位,如城市商業銀行的市場定位為“服務於市民和中小企業”,農村信用社的市場定位為“服務於‘三農’”。但在現實經營中,很多地方金融機構都偏離了這一市場定位。這突出表現在很多中小型地方金融機構熱衷於跟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爭搶大客戶、大項目。這固然與外部金融環境和市場條件有關,更主要的原因是地方金融機構自身市場定位不清晰。市場定位的搖擺使得地方金融機構難以塑造自身經營特色,缺乏核心競爭力,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第三,缺乏有效的風險防範和化解機制,資本約束意識薄弱,抗風險能力比較差。地方金融機構承擔著巨大的歷史不良資産包袱。這些不良資産大多是在上個世紀中後期計劃經濟時代行政干預的産物。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和政府職能的轉變,這些不良資産呈現出“懸空性”的特點,即債權債務關係難以落實,導致債權的懸空。雖然經過不斷的消化、處理,地方金融機構的歷史包袱有所緩解,但在缺乏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援,特別是地方金融機構盈利能力較差,甚至於連年虧損的情況下,有效的不良資産化解機制難以建立。

第四,金融服務品質不高,金融産品品種單一,市場競爭力不強。地方金融機構大多具有成立時間短、起點較低、人員素質不高、金融創新意識和能力較弱的特點。這直接造成地方金融機構金融産品品種單一,金融服務品質不高,從而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市場競爭力不強,並進一步加劇我國目前存在的城鄉金融二元化格局。

監管思路:重組、改造與退出

準確把握並適應當前金融監管的新思路是地方金融機構有效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從最近一段時期銀監會出臺的有關文件、銀監會領導的有關講話,特別是在全國地方金融第八次論壇上的講話來看,當前金融監管當局對地方金融機構的監管思路可概括為:重組、改造、退出。所謂重組就是鼓勵112家城市商業銀行進行聯合重組,實現資源的重新、有效配置,解決歷史問題,並借此打破城市商業銀行面臨的經營地域限制。改造就是對各項條件較好的城市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進行整頓、規範、改革,在條件具備時,組建成新的商業(合作)銀行。而退出就是對那些資産品質低劣、經營管理混亂、經多種措施救助無效的地方金融機構,依法實施市場退出。具體來説:

對於城市商業銀行,當前的監管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今年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監管工作會議和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監管工作會議精神,以提高市場競爭力為目標,繼續推動城市商業銀行的改革和發展。一是以引導城市商業銀行樹立科學發展觀為重點,督促其明確市場定位、完善治理結構、建立良好的管理機制。二是以加快處置不良資産為契機,完善城市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機制和風險防範機制。第三是要加強和改進資訊披露,提高透明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促進合法、合規經營,實現長期穩健發展。三是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檢查。四是以實施改造重組為手段,鼓勵城市商業銀行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推動改革和聯合,提高整體發展水準和市場競爭能力。

對於城市信用社,一是加大城市信用社的分類處置工作力度,對於擬保留的城市信用社,通過合併重組成立單一法人社;對於限期內仍未達標的城市信用社將通過收購、重組、退出等方式予以處置;鼓勵商業銀行按照市場化原則,對城市信用社進行收購與兼併;對目前處於停業整頓和撤銷清算階段的城市信用社以及擬撤銷的城市信用社,按照有關規定實施市場退出。二是按照股份制原則對整頓後的城市信用社進行規範改造。三是繼續推動和探索城市信用社的發展。

對於農村信用社,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分別進行不同的試點。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進行股份制改造,對暫時不具備條件的地區,可以比照股份制原則和做法實行股份合作制。對股份制改造有困難而又適合搞合作制的,也可以進一步完善合作制;在有條件的地區,將農村信用社及其縣(市)聯社改組為農村合作銀行;在經濟比較發達地區、城鄉一體化程度較高的地區,農村信用社可以實行股份制改造,組建農村商業銀行。

未來發展:六大對策建議

針對“地方金融”機構在發展和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當前監管當局的監管思路和要求,特別是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和入世帶來的國內金融環境的新變化,地方金融機構的發展前景將取決於自身改革的加快和外部環境的支援。

1.制定清晰的發展戰略,明確發展路徑。目前地方金融機構普遍存在經營管理混亂、盲目追求速度和規模、發展狀況不盡人意等問題,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清晰的發展戰略。清晰的發展戰略猶如航海過程中的燈塔,可以使企業明確自己的發展路徑,不至於在茫茫商海中迷失方向。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當前金融環境下,地方金融機構可以選擇“市場化、股權結構多元化、資本化、區域化和國際化”的發展戰略。所謂“市場化”就是明確市場定位,不要與大銀行爭搶大客戶,不要與大銀行比速度、比規模。“股權結構多元化”就是要加快對內、對外兩個開放,引入合格的境內外戰略投資者,避免大股東操縱和內部人控制。“資本化”要求地方金融機構強化資本約束機制;通過上市建立起多渠道、動態的長效資本金補充機制。“區域化”是指不要盲目追求地域擴張,要立足當地城市,向周邊地區輻射。“國際化”包括引入國際標準和經驗做法、引入境外股東、與國際金融機構合作以及在國外開設分行。

2.加快改革步伐,尤其是産權改革、組織體系改革和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從目前情況來看,産權、組織體系和人事分配製度三方面的改革對地方金融機構而言尤為迫切。地方金融機構大多存在地方政府“一股獨大”和由此引起的産權不清晰、所有者缺位問題。産權方面的缺陷使得地方金融機構難以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從而順暢、高效的市場化運作機制無法建立。從這一層次上講,産權制度改革是地方金融機構各項改革的根本。而産權改革的思路就是要通過産權多元化,實現治理結構的完善,並建立起動態的資本補充機制。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大多數地方金融機構採取了行政機關式的運作體系,在職位設置上表現出明顯的行政官本位色彩。這顯然與市場化改革的趨向不相符合。因此,地方金融機構應儘快通過組織體系再造,建立起以客戶為中心、扁平化設置、市場化運作的組織體系。在人事分配製度上,要儘快打破官本位的激勵機制,實行年薪制和崗位工資制,引入期權期股等激勵措施,逐步完善考核機制。

3.實施改造、重組,儘快化解歷史風險,增強發展能力。沉重的歷史包袱和由此導致的巨大風險隱患已成為地方金融機構難以承受的重負。這一問題得不到解決,地方金融機構的未來發展前景頗令人擔憂。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在目前地方金融機構普遍盈利能力較低的情況下,僅靠自身的力量在短期內是難以消化的。為此,地方金融機構應抓住當前金融改革步伐加快的有利時機,爭取政府支援,通過資産置換、增資擴股、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以及地方金融機構之間的聯合等方式實施改造和重組,綜合化解歷史包袱,增強發展能力。

4.加強分析研究工作,進一步明確市場定位。人們常説,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理論來自於實踐。由此可見研究工作之重要。對於金融機構而言,研究工作尤為重要,小到産品開發、客戶選擇,大到行業走勢把握、宏觀形勢展望,都離不開強有力的分析研究。當前宏觀調控令很多金融機構遭受巨大創傷,説到底是因為這些機構缺乏研究支撐。明明是一些國家明令禁止的項目,明明是一些已經嚴重過熱的行業,明明是一些嚴重違規開工的工作,明明是其他銀行已經退出的領域,在這些沒有研究支撐的金融機構面前卻順利通過,獲得貸款。從這一意義上來講,加強分析研究已成為目前我國銀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地方金融機構而言,當前應著重分析研究自身的市場所在、優勢所在,以進一步明確市場定位,夯實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別再做那種跟大銀行搶大客戶的傻事。

5.爭取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支援,營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環境。我國地方金融機構的發展歷史表明,地方金融的發展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援,尤其是在化解不良資産和金融風險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20世紀90年代的清理基金會和打擊企業惡意逃廢債務問題。從目前來看,地方金融機構要爭取地方政府的財政扶持,通過各種方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爭取稅收優惠,提高呆賬準備金。此外,要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信用體系,打造地方經濟與地方金融良性互動的發展平臺。此外,那些經營狀況較差的地方金融機構應努力爭取中央銀行專項貸款的支援,為改革和重組贏得時間。

6.引入競爭機制,提高地方金融機構的競爭力。很多人知道,出海捕魚的漁夫往往會在魚艙內放置一條鯰魚,通過鯰魚的活潑好動帶動其他魚兒動起來,從而減少魚艙內魚的死亡數量。這就是有名的鯰魚效應。金融業中同樣存在類似的鯰魚效應:在缺乏競爭的環境下,金融機構往往缺乏創新和改革的動力,自身經營管理能力很難提高;而一旦有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競爭,所有金融機構的效率都會或多或少得到提高。這在我國國有銀行身上得到很好的體現。

筆者認為,地方金融機構發展緩慢與競爭缺乏不無關係。這主要體現在農村信用社身上。鋻於此,應通過在農村地區引入更多的金融機構,加強地方金融的競爭程度,以促使地方金融機構加快改革與創新,提高競爭力。 (張吉光)

《國際金融報》 2004年10月29日


張吉光:銀行大規模發債引擔憂
張吉光:宏觀調控四大效應值得關注
張吉光:如何看待個人房貸風險
張吉光:城商行發展呈現六大特點
張吉光:風險管理須重七大理念
張吉光:破除次級債券六大誤解
張吉光:授信體系暗藏五大風險
張吉光:四大因素促貸款激增
張吉光:五大問題建言渤海銀行
張吉光:貸款激增凸顯四大風險
張吉光:郵政儲蓄何去何從
張吉光:正視政府信貸風險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