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光:郵政儲蓄何去何從

農村郵儲銀行這一制度安排的目的在於徹底解決中國金融的二元化格局。一方面,通過保留農村資金,以解決農村資金缺乏問題。另一方面,通過郵儲銀行在農村地區開展業務,活躍農村金融市場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出通知,宣佈自8月1日起,郵政儲蓄新增存款轉存人民銀行部分按照金融機構準備金利率(1.89%)計付利息。這意味著自8月1日之後,郵政儲蓄新增存款轉存人民銀行再不能享受原來2.151個百分點(以一年定期存款為例)的巨大利差優惠,而且還將為吸收的定期存款倒貼0.09個百分點(以一年定期存款為例)的利差損失。由此而將郵政儲蓄推向風口浪尖。

三種方案

關於郵政儲蓄的改革方案,不僅郵政局與人民銀行之間意見相左,就連學術界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總結各方方案,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種,即第一種方案,維持現有制度安排,郵政儲蓄不脫離母體,不剝離資産,但逐步縮小轉存款利率空間,放寬郵政資金運用渠道;第二種方案,成立郵政儲金匯業局,仍隸屬於郵政局,類似于金融投資機構,擁有獨立的資金使用權;第三種方案,將郵政儲蓄剝離出來,按照市場化、企業化原則,組建郵政儲蓄銀行。筆者認為前面兩種方案均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惟第三種方案為最佳選擇。原因有二:

其一,制度變遷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舊制度的弊端。如果新制度不能有效解決這些弊端,那麼這一制度變遷將是無效的。對郵政儲蓄進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決現行制度安排存在的四大缺陷(即單一的資金運用機制、不合理的資金價格機制、不合理的業務核算機制和獨特的行政隸屬機制)和由此産生的四大弊端(即資金倒流回城市,農村金融真空日益嚴重,金融二元化格局加劇;資金價格扭曲,不利於市場利率機制的形成;分流農村資金和商業銀行資金來源,不利於資金的合理配置;不利於央行控制貨幣供應量,衝擊貨幣政策獨立性)。很顯然,前兩種方案均不能達到這一目的。

其二,市場化的郵儲銀行模式也是國際上郵政儲蓄髮展的必然趨勢。縱觀國外郵政儲蓄的成功做法,最具代表性的有兩種,一種是將吸收來的資金轉存銀行或其他指定的金融機構,以日本為代表;另一種是成立郵政儲蓄銀行,實行市場化運作,以德國為代表。值得關注的是,自2001年4月之後,日本郵政儲蓄吸收來的資金將由其自主運用於投資,正朝著第二種方式發展。可見,郵政儲蓄銀行是國際上郵政儲蓄髮展的必然趨勢。

綜上所述,惟有第三種方案才是最佳選擇。

五種模式

根據設立方式和市場定位的不同,郵儲銀行又有五種模式可供選擇,即綜合郵儲銀行、零售郵儲銀行、地區郵儲銀行、農村郵儲銀行和中間業務銀行。由於不同模式郵儲銀行的業務經營各有側重,因而其對金融環境的影響各異。於是就産生了郵儲銀行模式選擇的問題。

一、綜合郵儲銀行。這一模式的優點在於,完全按照市場化原則運作,充分體現郵儲銀行與其他商業銀行之間的平等性。但這一模式也存在很多缺陷,表現在:

其一,市場定位不清,難以充分發揮郵儲銀行的優勢,再加之起點較低、人員素質較差、技術設備系統落後,因而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其二,又可能加劇目前郵政儲蓄存在的資金倒流回城市的問題,從而成為農村資金的抽水機;其三,從中國銀行業的總體情況來看,商業銀行的數量已非常多,適度競爭的格局已形成,綜合性郵儲銀行無益於銀行業的改善和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它不能解決現有銀行無法解決的問題,如農村金融真空問題、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等。因而,這一模式難以達到預定的改革目標。

二、零售郵儲銀行。零售郵儲銀行模式可以充分發揮現有郵政儲蓄點多面廣、貼近社會的網路優勢,因而為國際郵政儲蓄所青睞。德國郵政銀行就屬於這一運營模式,並取得了巨大成功。從中國的情況來看,零售郵儲銀行的成立還可填補中國沒有專門為個人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的空白。該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資金倒流回城市的問題。但零售郵儲銀行難以根本解決農村金融真空問題,遠不能滿足農村地區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從這一方面考慮,零售郵儲銀行似非最佳選擇。

三、地區郵儲銀行。地區郵儲銀行是指在組建郵儲銀行的過程中,以省(或直轄市)為單位,將轄區內的郵政儲蓄網點改組為由省(或直轄市)郵政局控股的地方性商業銀行。該模式的郵儲銀行在業務經營上不受限制,既可以從事負債業務,又可以從事資産業務和中間業務;其客戶即可以是個人,又可以是單位。地區郵儲銀行的成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西部地區金融服務缺乏的局面,並有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再這一模式下,仍面臨農村資金倒流回城市的難題。農村金融服務的改善有限,金融二元化格局仍有加劇之勢。

四、農村郵儲銀行。在該模式下成立的郵儲銀行,只有縣及縣級市所屬的營業機構才可以從事貸款業務,其餘城市的營業機構僅從事負債業務、中間業務和資金業務。這一制度安排的目的在於徹底解決中國金融的二元化格局。一方面,通過保留農村資金,甚至於轉移城市資金來為農村地區服務,以解決農村資金缺乏問題。另一方面,通過讓郵儲銀行在農村地區開展業務,給農村信用社以競爭的壓力,活躍農村金融市場,以完善農村金融服務。從某種程度上講,農村郵儲銀行是一種帶有政策色彩的制度安排。這有點類似于日本的郵儲銀行。筆者認為,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一模式不失為一種最佳選擇。

五、中間業務銀行。中間業務銀行是指該銀行主要從事代發工資、代繳水電煤、代理保險等中間業務。與商業銀行相比,郵政儲蓄無論實在人員素質、技術水準、經營設備還是管理水準等方面都遠遠落後。但其營業網點多、營業時間長、貼近社會的特點,卻令其在開辦中間業務上具有優勢。特別是《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的頒布實施,更為郵儲銀行開辦中間業務提供了機遇。如果郵儲銀行能與保險、證券、信託等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其在中間業務領域的地位將超過其他商業銀行。當然這一制度安排也有不足之處。那就是郵政儲蓄業務從農村地區撤離,容易在農村地區形成農信社的壟斷地位,不利於農村金融服務的改善。

兩弊相較取其輕。比較上述幾種模式,筆者以為,就中國目前的金融狀況來看,採取成立農村郵儲銀行不失為一種最佳選擇。(張吉光)

國際金融報 2003年10月28日


張吉光:正視政府信貸風險
張吉光:房貸新政不會引發崩盤 現實意義遠小于理論意義
民營銀行五大敗因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