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平:用市場聯繫衝破縱向分割

 ——關於區域經濟問題的思考

面對區域經濟發展中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栽柳柳成蔭的現象,筆者的一個基本判斷是當市場的力量衝破行政的壁壘,橫向聯繫代替了縱向聯繫,人們通常所講的區域經濟的現象就産生了。

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的經濟現狀和發展過程的鮮明對照是筆者以上判斷的一個有力的佐證。珠三角,長三角從一個純粹地理的概念,變成一個經濟區域的概念,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一開始並沒有人大聲疾呼。環渤海經濟區從上一世紀的80年代到現在,已經倡議和討論了二十多年,至今依然停留在討論和呼籲的層面。對這兩種現象的對照分析,將會證明在什麼樣的條件下純粹的地理概念會上升到一個區域經濟的範疇。

一、珠三角、長三角的發展過程及其區域經濟形成的特點

1、珠三角、長三角的發展是市場經濟使然,是市場和企業在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市場的力量衝破了行政的壁壘,橫向聯繫取代了縱向聯繫的結果。

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珠三角由於歷史的淵源,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血緣關係,以及開放的時序,使得以民營經濟,三資企業為主要載體的市場經濟迅速發展,以行政區域為特色的經濟設計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迫使地方政府的職能和行為方式必須作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調整,這就在無意之間給市場聯繫讓出了通途。於是,我們發現了市場經濟背景下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邏輯:只要最初的制度安排允許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衝破行政壁壘,繼之在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一個地區的區域經濟就形成了。

長三角、珠三角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當人們給這一現象以恰當命名的時候,長三角珠、三角就從一個純粹的地理名詞,演變成了一個區域經濟的概念。這是在市場作用之下的水到渠成。

2、大量的産業群落的出現,形成了産業之間的內在聯繫和産業發展的氛圍。

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在珠三角、長三角這兩個地區出現了星羅棋佈的産業群落。這些産業群落有著自己的自然形成的市場分工,各自發揮著比較優勢,既互補又競爭,實現著大量的資訊流、物資流和人員流。一個在珠三角生産家電的廠商曾經告訴筆者,在珠三角的一個鎮,就可以買到他們廠的主打産品的全部配件。於是,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産業群落的出現,實現了産業之間的內在聯繫,是經濟區域得以形成的內在紐帶。

3、歷史淵源和文化。制度經濟學非常推崇“路徑依賴”。認為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歷史的沉澱和積累,對現實的選擇影響甚大。

長三角和珠三角有著深厚的發展市場經濟的歷史積累。在長三角,上海是1949年前工業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地方,是當時最與國際接軌的市場經濟。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兩個著名的發展市場經濟的模式,即“蘇南模式”和“溫州模式”都誕生在長三角,所以如此,在於這些地方擁有發展市場經濟的“基因”。這種“基因”集中體現在其文化中的“利益並重”和牛仔般的創業精神。有了這樣的“基因”只要有合適的環境,市場經濟就可以發育和成長起來。人們到形象地把這裡的民營經濟稱之為“老天爺經濟,老百姓經濟,老祖宗經濟”。老祖宗經濟既是基因,又是路徑依賴。

“路徑依賴”的另一個表現是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內各個地區歷史上的聯繫。我們注意到江浙與上海不僅文化與生活方式相似,且歷史上就有非常緊密的聯繫。珠三角各地、各市更是同語言、同文化、同生活習慣。長三角、珠三角當代的聯繫,是歷史上已有聯繫的延伸。

4、政府功能的相對正確的定位。

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産業集群的形成,迫使政府職能發生相應的變化。邁克爾·波特指出:“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也會使政府建立更公平和超然的立場。因為政府定單不再是市場的保證,每家企業的各式國際競爭戰略也會向保護政策開火”。從長三角、珠三角的實際情況來看,政府也是相對“超然”的,這種超然表現為面對更多的作為市場主體的民營經濟、三資企業、政府已經不需考慮和干預其具體運作,事實上,對具體運作層面的干預,已經與如火如荼的市場氛圍不相適應。一種氛圍就是一種制度安排,在新的氛圍中,政府只能尋求新的定位,這就是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從具體的資源配置到公共服務,政府不管的事正好由市場替代,實現了區域內的市場聯繫和産業聯繫。

我們從以上諸方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的判斷,當市場的力量衝破行政的壁壘、橫向聯繫代替了縱向聯繫的時候,區域經濟就形成了。

二、環渤海地區的狀況分析

環渤海地區地域遼闊,區域內經濟發展很不平衡。而且至今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遠沒有上升到區域經濟的範疇。我們將通過與珠三角、長三角的對照分析,揭示其原因所在。

1、環渤海地區計劃經濟痕跡深厚,行政力量在資源配置依然扮演著主要角色。

筆者曾經反覆指出過這種不平衡蘊涵著兩個方面的基本內容:一是區域內一些地方經濟發達相當多的地方則經濟不發達,二是計劃經濟的痕跡不同,相當多的地方計劃經濟的影響依然濃厚。

在環渤海地區的一些地域,計劃經濟成熟到了極致,且由於路徑依賴,至今依然在影響著普通老百姓,也包括政府官員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行政的力量在在資源配置中依然起指導作用。具體表現為:①國有經濟的比重依然很高,而地方政府通常又是國有資産的代理者。這樣的經濟基礎使得地方政府控制資源的能力極強,行政的力量是合乎邏輯地在資源配置中起主導作用。②城市功能趨同,自成體系。計劃經濟下的城市定位是生産性的。計劃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封閉的,自給自足的,於是各個城市都有自己相對獨立的工業體系。這種相對獨立的工業體系,既割斷了産業之間固有的內在聯繫,也影響了地區之間的比較優勢的發揮,喪失了分工與交易所帶來的好處。③相關改革措施,比如財政分灶吃飯,導致了地方政府官員片面追求GDP,加劇了低水準的重復建設和地方保護。現代貿易理論認為,欠發達地區通常傾向貿易保護,發達地區則追求自由貿易。欠發達地區由於相對封閉,進一步的“封閉更是輕車熟路。

2、由於市場化程度緩慢,環渤海地區依然存在著大量的,堅固的二元經濟結構。

美國經濟學家威廉·阿瑟·劉易斯認為二元經濟是發展中國家發展伊始的典型特徵,而所謂的經濟發展,就是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其重要途徑就是農村剩餘勞動力向現代部門的轉移。在環渤海地區的廣大範圍內,至今依然是堅挺的二元經濟結構,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比長三角,珠三角要困難的多。這大概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戶籍制度。以北京為例,擁有戶口留京指標的依然是國有企業和國家機關,而且特別稀缺。二是民營經濟不發達。實踐證明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第一級起跳是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

除了城鄉的二元經濟結構之外,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間似乎也是一種二元經濟結構,表現為像北京這種大城市雖然擁有大量的人力資本和金融資本,但卻很難流動到周邊城市,因而對周邊地區的經濟帶動作用很小。

3、由於歷史的文化的,也由於計劃經濟的慣性,這一地區民間發展市場經濟的衝力依然不夠強烈。

從路徑依賴的角度看,環渤海地區歷史上商品經濟不發達,缺少發展市場經濟的“基因”,計劃經濟的熏陶,更使人們習慣於等、靠、要,習慣於計劃經濟的、政治化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而不熟悉,不習慣依靠自己,自行創業的市場化思維方式。例如,在珠三角、長三角如火如荼的民營經濟,在環渤海地區的一些地區卻舉步維艱。

政治化思維的另一取向是官本位。官本位的結果是企業家這種市場經濟的社會中堅嚴重不足。於是我們看到,在珠三角、長三角,雖然發展經濟的資源並不如環渤海地區豐富,但由於他們擁有豐富的“企業家”資源,有了這樣的資源,就可以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重組和利用資源。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環渤海地區至今所以依然是一個地理層面的概念,就在於市場經濟發育不夠,難以形成基於市場和産業之間的橫向聯繫。

三、環渤海、以及諸如環渤海這樣的地區欲成經濟區域的一般舉措

總結前述分析可以給出在環渤海、以及諸如環渤海地區欲要建成如珠三角、長三角那樣的經濟區域的一般舉措:

1、從根本上講,在這些地區應當首先大力推進市場經濟。

在這些地區發展市場經濟,首當其衝的依然是解放思想,以形成發展市場經濟的強烈氛圍;其次,要從民營經濟的發展、三資企業的引進、國有企業的改革入手,扎紮實實推進市場經濟微觀主體的建立,特別是主流媒體,要給民營經濟以充分肯定。第三,創造條件,使更多的人能夠順利完成從就業向創業的轉變、從一味的依賴向我負責的轉變。可以預見,一旦在環渤海地區形成象長三角、珠三角那樣群眾化的發展市場經濟的氛圍,市場自然會確定區域組合,而不是事先人為的設置。

2、努力消除地方保護,讓各種生産要素流動起來。

環渤海地區欲要形成經濟區域,當務之急是先讓各種生産要素在區域內自由流動。環渤海地區的各地方政府應當認識到,區域之間只有選擇自由貿易才能提高交易效率和經濟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費用,最大限度地實現充分交易,無論對於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都是有好處的。基於這樣的認識,環渤海地區各地應當高瞻遠矚,努力消除地方保護。

3、順應經濟大勢,利用外力撬動。

基於環渤海地區的歷史和現實,即發展市場經濟先天衝動不足,欲要推動區域經濟和市場經濟的形成,借助外力推動可能是一種比較現實的選擇。這裡所講的外力主要指借助於南方民營經濟企業的北上和大力引進外資、外企。南方民營企業和外資、外企,是市場經濟的生力軍,他們是循著産業的聯繫,市場的軌跡行進的。借助於他們的力量,既可以形成産業之間的內在聯繫,也可以衝破行政壁壘的阻隔。

4、環渤海地區的地方政府欲要對建立經濟區域有所作為,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實踐證明,由於地方政府官員選擇投資的出發點和審視資訊的角度不同,加之産權約束的缺失,地方政府直接投資和直接干預普遍效率低下。而且由於對自我投資項目的偏愛,必然阻隔經濟和産業本身的內在聯繫。市場經濟並不要求政府扮演這樣的角色,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發展市場經濟的環境。只要政府從直接投資和直接干預的層面退出了,就自然讓出了産業聯繫和市場聯繫的通途。 (作者李義平: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中國經濟時報 2004年6月29日


李義平:地方政府不應當成為市場主體
李義平:産權與經濟發展
李義平:關鍵是經濟增長的品質
李義平:“仇富”心態評析
李義平:用市場經濟的制度安排建設小康社會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