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理性認識溫州炒房團

近日,浙江省溫州市政府叫停“炒房團”的消息,被媒體炒得沸沸颺颺。其實,據筆者直接電話訪談溫州市政府相關部門得知,當地政府並沒有這樣做。他們的説法是,企圖依賴行政手段限制溫州民間炒樓資金外流,徒勞無益且有越位之嫌。

事實上,在溫州的諸多“炒房團”中,有一部分是當地3家報紙的廣告行銷部門組織的。因此,面對大小媒體集中詬病溫州炒樓資金擾亂各地房價的陣勢,溫州市有關部門才站出來表態,聲稱要叫停由各報社廣告部門出面組團的炒樓。可就是這麼件事,出現在許多媒體上的,卻成了溫州市政府將叫停整個溫州民間的炒樓行動。

在筆者看來,溫州有關部門(非政府部門)此舉是為了減緩輿論壓力而“作秀”,無非是表明一種姿態罷了,本身不具有任何實質意義。

道理攤開來講,當地報社的經營部門即便繼續組團炒樓,在法律和“辦報紀律”層面沒一點兒問題,怎麼可能加以禁止且又能禁止得了呢?

媒體報道説,溫州在國內各城市炒樓的資金有1000億元,我不知道是怎麼統計出來的?就算是有1000億元,就真能把各地的樓市價格哄抬上去?至於把這1000億元資金看成一股“禍水”加以提防,更是不該。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溫州民間到各地炒樓的資金是一條條“鯰魚”,它所具有的“鯰魚效應”,正好起到激活各地樓市的效果,刺激各地房産市場,拉動上下游整個産業鏈增加市場供給,增加地方GDP,擴大就業崗位和增加地方稅收。

如此,溫州人此舉不但不該受到指斥,而且理應受到讚揚。

看待溫州民間資金和民間財富的投向,必須要有“大資金觀”和“大財富觀”。由此著眼,溫州資金和溫州財富都屬於全中國的可用民間資金和民間財富,不論投向哪,它都會增加全社會的總福利。不僅如此,作為客觀上起著引導社會輿論的諸媒體,也應該多從此處著眼。

回頭再説各城市的房價都在漲,有的城市甚至漲到老百姓意見紛紛的程度。表面上看,炒樓(其實應該叫投資樓市)是誘因之一。這一點不該否認,但人們又無法確切統計其中的“權重”———這個誘因在漲價因素中的分量。如果我們都認同供求關係決定價格漲落是市場經濟的鐵律之一。那麼,凡是房價上漲較快的城市,其基本原因一定是供給不足。

因此,要使房價回落,最根本的措施只須一條,即從源頭環節增加新建樓盤的土地供給。只要土地是限量供給的,各地出臺的其他調控措施,其作用都是有限的。地方政府心裏也透亮著呢。

至於房價上漲導致低收入群體無法改善基本住房條件的社會焦點、難點問題,企圖通過行政手段控制樓市價格走向的努力,純屬徒勞無益。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效倣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做法,一方面放開樓市,另一方面大力推行由地方財政埋單的廉租房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低收入家庭“居者有其屋”,而不是“居者有産權”。 (魯寧)

中國青年報 2004年4月6日


溫州炒房團背後的力量
溫州政府叫停進京炒房團
透視溫州炒房團神話
溫州購房軍團強勢"搶灘登陸"海南
新聞調查:溫州購房團橫掃中國 買房子就像買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