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憲容:國內股市不要再陷入政策市泥淖

《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日前頒布,引起市場一片歡騰,國內股市則隨之飚升。應該説,《若干意見》是國內證券市場出現以來,政府對證券市場問題最為全面、最為專業的闡述,它將成為國內證券市場未來幾年健康持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隨著該文件的頒布和逐步落實將對國內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産生巨大的影響。

但也應看到,政府對市場規則的制定、對市場秩序的規範、對制度的創新等同樣也容易導致政府對證券市場的管制與壟斷,容易導致證券市場回復到計劃經濟老路上去。可以説,目前國內證券市場的最為重要的問題仍然是政府對金融資源主導、壟斷及管制,是金融資源配置的非市場化。作為一個涉及到整個社會各方利益的文件,《若干意見》基本上是由證監會主導的結果,無法完全關注到整個社會的利益或找到整個社會利益的均衡點。從發達經濟國家來看,市場的改革或改制基本上是通過修改法律或規則的方式來進行。要真正落實《若干意見》的精神,就是不要讓市場重新回到“政策市”的老路,減少那些文過飾非和對市場有意或無意的炒作的東西,要用新的觀念、新的方式、新的辦法來理解我們的市場。

 

2004年2月1日新華社全文播發了《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可以説,《若干意見》一公佈,市場一片歡騰。不僅以國內三大證券媒體為首的證券媒體紛紛發表社評,多溢美之詞,如“迎接資本市場美好明天”,“中國資本市場第二次革命開始啟動的總綱領”,“照亮資本市場未來之路”,“資本市場翻開新的一頁”等等;而且證監會、交易所、券商等都組織學習,紛紛表明自己之態度與發表個人的學習體會,同時國內股市則隨之起舞飚升。看到這一切,人們肯會想政府又在“造市”了。

平心而論,《若干意見》是國內證券市場出現以來,政府對證券市場問題最為全面、最為專業的闡述。該文件不僅全面系統地闡述了資本市場發展的意義、指導原則和任務、需要完善的政策、資本市場的體系建設、上市公司的規範運作、仲介機構的服務品質、市場監管水準、防範和化解風險以及資本市場的開放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它將成為國內證券市場未來幾年健康持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而且其文件對國內證券市場深層問題理解、專業化的程度,及實際問題的針對性及權威性都集中國人的智慧。可以説,隨著該文件的頒布和逐步落實將對國內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産生巨大的影響。

我們可以看到,國內證券市場發展了十幾年,儘管取得一些成績,但由於歷史原因與當時特定條件,國內證券市場在轉軌中越轉問題越多,越轉越盤根錯節,有些甚至成了影響市場健康持續發展的頑疾。如果還是以傳統的“摸著石頭過河”方式,國內證券市場不僅走不出目前所面臨的困境,而且所累積的潛在風險會越來越大。因此,在一個轉軌經濟中,政府對市場的規範、對市場規則的制定、對市場無序的整頓,永遠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方面。國內證券市場需要一個建立在現實的約束條件上的長期穩定的發展規劃,以便減少證券市場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若干意見》的重要性是無可復加的。

但是,政府對市場規則的制定、對市場秩序的規範、對制度的創新等同樣也容易導致政府對證券市場的管制與壟斷,容易導致證券市場回復到計劃經濟老路上去。轉軌國家改革的經驗表明,為什麼有些經濟轉軌的國家能夠成功,而另外一些國家則陷入困境,最為關鍵的方面就在於它們是否能夠創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主制度和市場經濟制度,就在於所創立的新制度或市場規則的市場性。而這種市場性就在於所制定的市場規則如何來約束政府的權力,減少政府對經濟生活的干預。政府僅是市場遊戲規則的制定者與履行者,僅是市場規則的守夜人,而不是政府的、官僚的、行政的無約束權力的迅速擴張,以及市場當事人的自主性與創新精神受壓抑、市場弱勢民眾財富受到掠奪。

可以説,目前國內證券市場的最為重要的問題仍然是政府對金融資源主導、壟斷及管制,是金融資源配置的非市場化。無論是金融市場的準入還是金融市場的退出,無論是金融機構的設立還是金融産品的推出等,無論是對中小投資者的保護還是對市場掠奪者的處罰,基本上為政府權力所主導,而不是市場化法則來確定。比如,證券機構的行政化、證券機構管理人員的官員化、金融資源政府審批化等都沒有走出計劃經濟的窠臼。

在《若干意見》中對認識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重要性、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相關政策、提高上市公司品質、推進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提高監管水準等等作了論述,但是惟獨沒有對證監會權力的監督與約束、沒有如何減少政府對股市的壟斷與管制、沒有對如何走出“計劃市”的詳細規定。可以説,在《若干意見》中,儘管其主旨是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但是這些仍然建立在不斷強勢的政府管制和政府權力缺乏約束的基礎上。

很簡單,在一個市場中,是直接融資重要,還是間接融資重要,並非是政府文件來規定的,更不是政府的文件可以決定的,這些完全是企業根據自己的約束條件選擇的結果。在美國,更強調金融市場的直接融資;在歐洲,間接融資更為重要;在日本,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的方式則交織在一起等,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一種固定的融資模式。如果政府把一種融資方式推向極端,那麼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也就蕩然無存。

事實上,儘管《若干意見》對國內證券未來發展的綱領性是毫無疑義的,但是無論是從《若干意見》的撰寫、出臺時間、出臺方式都讓人們容易理解為“政策市”的歧途。據報道,《若干意見》基本上是由證監會主導的結果。而作為一個涉及到整個社會各方利益的文件,僅是一個部門主導,自然不是整個社會博弈的結果,也就無法完全關注到整個社會的利益或找到整個社會利益的均衡點。比如,對證監會本身權力的約束與界定,文件中就沒有一點體現。正因為該文件為證監會所主導,而且該文件的起草沒有透過整個社會諮詢與討論。

還有,本來國內證券市場經過近年來的發展,邁向市場化有些起色,通常為人們所詬病的“政策市”也開始退出歷史舞臺。因此,國內證券市場改革應該在這些方面下足功夫。政府對市場的發展可以規範,可以出臺規則,但從發達經濟國家來看,市場的改革或改制基本上是通過修改法律或規則的方式來進行,如美國安然事件之後,針對美國證券市場的問題,證券市場的重大改革都是通過修改法律制度來進行的(如索克斯法案等)。因此,從《若干意見》的內容創新、內容的權威性當然不失為一個國內證券市場未來發展之綱領性文件,但如果能夠把這些內容法制化,這也就可以減少人們對“政策市”疑問。

《若干意見》公佈後,整個證券媒體都千口一詞、官員表態、機構發言,甚至讓一些説出熱昏了的話,如“二次革命”、“股市春天”等,這些一些事情,儘管政府沒有“政策市”之心,但這般炒作可能會使得民眾對政府真正發展市場而不是推出“政策市”的理解。

總之,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來,國內證券市場發展不盡如人意,特別隨著國內經濟快速增長,證券市場邊緣化。對於這種現象,市場既得利益者往往不能從證券市場本身來找原因,不去把握證券市場低迷的實質,而希望讓市場回復以往“計劃市”的老路,希望政府政策來推動證券市場的繁榮。這早已是國內證券市場的常態了。這樣做,從短期來説,作為完全由資金推動的股市,通過政府政策出臺利好消息,通過政府政策讓社會的資金涌入股市,那麼證券市場的短期繁榮自然而來,但這種方式要保持證券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是不可能的。要真正落實《若干意見》的精神,就是不要讓市場重新回到“政策市”的老路,減少那些文過飾非的東西,減少那些對市場有意或無意的炒作,要用新的觀念、新的方式、新的辦法來理解我們的市場。(作者易憲容: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

中國經濟時報 2004年2月6日


易憲容:港幣與人民幣間套利可能性很小
王國剛 易憲容:建立金融突發事件應急機制
易憲容:質疑國有銀行整體上市
易憲容:2004:金融改革聚焦銀行業
易憲容:中國銀行業改革如何走
易憲容:國內銀行業如何走向世界
易憲容:國有銀行上市需要“大智慧”
易憲容:一項意義重大的“雙贏”合作
易憲容:通貨膨脹真的會在中國降臨?
易憲容:尋求股市公理體系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