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憲容:2004:金融改革聚焦銀行業

最近溫家寶總理對外國記者説,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目標已經確立,半年內就會開始進行大力度的改革。也就是説,繼2003年中國銀行業改革的風起雲湧之後,2004年的金融改革會聚焦銀行業。從最近無論是央行還是銀監會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來看,這種趨勢早已初露端倪。

2003年,國內銀行業改革不僅範圍廣,而且力度很大。先有國有銀行考核標準的變化,使得上半年的銀行信貸超高速增長。這也是幾年罕見的情況。而銀行業監管委員會的成立、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啟動、央行5號令及121文件的出臺,以及利率市場化的深化、國有銀行準備上市等都是國內銀行改革的大動作。

因為,這些改革不僅對國內金融業的未來發展將會産生巨大的影響,而且體現了這些改革思想上的交鋒、利益上的衝突與糾葛。如5號令、121文件的出臺、存款準備金率的提高,既意味著中國經濟從“財政主導時代”逐漸步入“央行主導時代”、意味著央行專業化水準的提升、意味著利益主體的崛起,同時,也暴露出政府各部門之間利益缺乏協調而産生衝突,展現出銀行制度如何在不同層面的利益博弈中得以完善。

對於2004年,有媒體提出中國銀行業的五大猜想,如誰將試點、誰先上市等,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因為,國內銀行業改革將會在2003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與發展。

首先,銀行信貸的超高速增長仍然是2004年的重頭好戲。其理由有,夏斌研究指出,商業銀行對利差已非常敏感。在存款利率不變的條件下,貸款利率向均衡水準每移動一個百分點,貸款增長將提高3個百分點。最近,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發佈公告,決定從2004年1月1日起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同時,從2003年12月21日起將金融機構在人民銀行的超額準備金存款利率由1.89%下調至1.62%。法定準備金存款利率仍為1.80%。以一年期貸款為例,現行基準利率為5.31%,擴大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後,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可在4.78%-9.03%的區間內按市場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

可以説,這個規定既是國內利率市場化的重要一步,也是透露出人民銀行放鬆銀根信號。在存款利率不變的情況下,這種利率市場化使得信貸的利差水準擴大一倍以上,借助於2003年商業銀行業績改革的示範效應,以及地方政府追求政績強烈慾望,超額準備金存款利率下調,2004年上半年又會迎來國內信貸的超速增長。今年上半年,銀行信貸超高速增長就是這幾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

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擴大,也將促使金融機構進一步完善貸款風險定價機制,即金融機構可以根據不同企業的風險給予企業貸款不同的風險定價。在有效的貸款風險定價機制下,不僅有助於中小企業容易獲得貸款融資,解決幾年來中小企業融困難的問題,但它也會拉開優質企業與質地較差的企業在融資成本上的差距,使得金融市場有效的競爭機制逐漸地形成。

但是,儘管中小企業的融資多了一個渠道,但從信貸配給理論來看,貸款風險定價水準越高,其潛在的風險越大,因為只有那些高風險的企業更容易接受貸款的高定價。可以説,在中國信用體系不完善、當事人信用觀念不足,特別是信用風險仍然是國家無形擔保的情況下,若大量高風險的中小企業進入銀行信貸系統,銀行的潛在風險會越來越大,銀行不良貸款發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時,這種由央行管制下的浮動利率與市場化利率還是相差很遠。特別是,“貸款利率管住下限、存款利率管住下限”的做法,仍然是央行以金融管制的方式讓社會的金融資源向商業銀行特別是四大國有銀行轉移。或者説,這是以政策的方式向四大國有銀行注資。這樣,國有銀行經濟環境好了,但民眾手中的財富則減少了。2004年,這方面的金融管制可能會引起一些利益上的衝突。

四大國有銀行上市,肯定是2004年國內金融業改革最大的事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四大國有銀行為了改制上市,為了降低不良貸款率、提高資本充足率,除了2003年看之成功所採取加大貸款總量、擴大分母、通過票據貼現空轉對倒做大分母等非市場手段仍然會盛行之外,政府將實施“多管齊下”的措施,如增發貨幣、財政注資、債轉股、銀行發債、動用外匯儲備、引進戰略投資者等多種途徑。有人估計明年中央政府會向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注資五千億元人民幣,以便讓四大國有銀行改制好,爭取到2005年至2006年到海外上市。

如果是這樣,2004年,四大國有銀行仍然會採取任何可採用的市場與非市場方式來降低不良貸款率,來提高資本充足率。比如最近銀監會發佈通知,商業銀行可發次級債補充資本金。發行金融債券或許也是中小型商業銀行籌集資金的一條有效途徑。中國的中小型商業銀行可以考慮通過發行次級金融債券以改善自身資本結構,提高資本充足率,同時拓寬業務範圍。

對於票據信貸的問題,由於最近發生的中國工商銀行票據事件,儘管該項業務是2003年銀行信貸最大的增長點,但是問題一齣來,各家銀行立即嚴厲收縮,使得銀行票據業務立即進入了冰河期。從統計數據看,10月、11月兩月,商業銀行票據貼現餘額下降達644億元,顯示商業銀行行為調整相當劇烈。可以説,2004年銀行票據信貸業務的變化,一方面會增加中小企業融資的困難,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四大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率降低的條件。

還有,銀監會已擬定了《關於進一步推進貸款風險分類制度實施的通知》,該《通知》將要求各銀行自2004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與國際接軌的貸款五級分類制度(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此外,納入風險分類管理的信貸資産範圍也將擴大即各類貸款的範圍擴至表內和表外所有信貸資産,並還對貸款逾期天數與貸款風險分類標準之間的關係問題,規定了更加明確細化的指導性原則。如果嚴格按國際通行的貸款五級分類制度執行,很多銀行的不良資産將大幅飆升、利潤將大幅縮水。國內銀行將如何來應對它,將是2004年銀行業的大事。

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仍然是2004年銀行改革的重中之重。四大國有銀行許多問題都可能歸結到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上。因為,建立多元化的現代公司産權結構,既是十六大對對金融改革的規定的基本精神,也是現代銀行公司制度的基本要求。股權分散的商業銀行擁有多個股東,利益的多元化使得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變得更為複雜,但也降低了銀行受制于有影響力的客戶的風險,從而改善了銀行的監督能力,並且賦予銀行管理者採取有效決策的正確激勵。

銀監會最近所採取的一些改革措施,都表現為銀行改革向市場化方向邁進。如國內銀行股權的多元化、要求企業客戶運作效率的提高、建立與國際慣例通用的會計標準、需求企業和銀行的各種資訊必須公開透明等。但是國內金融機構的發展仍然主要依靠國家信用上,國家實際上承擔無限責任。如果沒有國家信用支撐,國有銀行的經營環境將馬上惡化。

可以説,如果不改變國家對國有銀行的信用擔保,或如果不改變國有銀行改革的政治化傾向,國有銀行改革要成功是不可能的。目前銀行改革政治化的現象隨著可見,如國有銀行對金融資源的完全控制。在完全金融的壟斷的情況下,金融服務效率低下、金融工具單調缺乏、信用監督和評估缺乏、金融産品供給不足的現狀就不可能改變。因此,打破四大國有銀行的完全壟斷是2004年國有銀行改革的重心。

國有銀行改革的政治化也應該是2004年改革之重心。目前四大國有銀行一方面要把支援國家經濟發展和維護經濟穩定的社會責任攬為己任,由此來反對放開對國有銀行參股比例,渲染國有銀行對外開放會增加國內經濟的不穩定。有人就説如果國有銀行不保護,國家與民族經濟安全從何而來。銀行改革的政治化還表現在銀行管理者職務官本位化上,在管理體制上非市場化,銀行改革的市場化是不可能的。

總之,2004年,國內金融業的改革會聚焦在銀行業改革上,其中有國有銀行的商業化經營機制的確立、機構行政化局面的打破、靈活高效的資金調度機制的建立、有效的風險定價機制的形成、相關的金融法律制度完善等。這些都應該是2004年銀行改革的重要方面。(易憲容)

中國經濟時報 2003年12月17日


易憲容:中國銀行業改革如何走
易憲容:國內銀行業如何走向世界
易憲容:國有銀行上市需要“大智慧”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