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淮:銀行“服務收費”辨析  
陳淮

    最近,關於國內銀行對小額儲蓄賬戶、異行轉賬等項服務收費的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銀行服務收費問題並不簡單。一方面,我們不能用“計劃經濟”的眼光來否定市場化方向的改革;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以市場經濟的原則作藉口來掩蓋目前銀行存在的體制性弊端。為把討論引向深化,特有以下辨析。

    銀行服務收費是一種正常的市場化交易行為

    市場經濟下的銀行是企業。銀行為客戶提供的金融服務是一種産品。客戶享受銀行提供的服務,本質上就是購買銀行的産品,購買産品當然應當照價付款。

    很多人提出,銀行是利用客戶提供的存款資源賺取收益的,正常的交易應當是銀行向客戶支付利息才對,怎麼能反過來向客戶收費呢?這種看法其實是僅從表面現象出發的認識。

    市場經濟講究的就是“橋歸橋、路歸路”。銀行應當向儲戶提供利息沒錯。但銀行向客戶收取服務費用也沒錯。實際上,銀行的服務從來都是收費的。只不過是過去這個收費已經未加聲明地從向儲戶支付的利息中扣除了而已。銀行的“存貸利差”就是這種扣除的基本形式。換言之,銀行的存款利率是考慮了提供相應金融服務的成本之後的利率。現在的收費不過是把一部分過去隱含的收費項目顯現出來了而已。由於過去未對不同品種的金融服務加以區分,不同品種的服務成本被掩蓋在了籠統的“經營成本”之中。成本低的品種為成本高的品種分攤了代價。市場經濟下的企業要生存,當然要講究核算。

    作為企業,銀行有權力通過優化自己的品種結構、優化選擇自己的服務對象、優化配置自己的資源來改善自己的經營狀況。銀行的服務收費不過是一種正常的市場化交易行為。

    銀行服務收費應當建立在品種多樣化的基礎上

    很多人把對銀行收費合理與否的爭論落腳在是否“與國際接軌”上。其實,國外銀行的金融服務是收不收費兼有的。在發達國家,同一個服務品種,在小銀行可能不收費,在大銀行就收費;在同一個銀行,特定品種的平均餘額達到約定金額的就不收費,達不到的就收費;同一個水準的平均餘額,客戶選擇利率較低的賬戶就不收費,選擇利率較高的賬戶就收費;同樣的賬戶,客戶每月開支票、轉賬或享受其他金融服務次數較少時就不收費,次數超過一定限額就收費;在異行的ATM機上取款,相互有“結盟”關係的銀行就不收費,沒有“結盟”關係的銀行就收費;銀行間轉帳,有轉出行與轉入行均不收費的品種,有只有轉出行收費的品種,也有轉出與轉入行“雙重”收費的品種。其服務收費是建立在可供客戶選擇的極其多樣的金融服務品種之上的。

    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品種,使每個客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金融資産狀況、自己所需要的金融服務特點進行自願選擇。在國外,銀行服務收費本身是一個無需爭議的話題。品種多樣化的好處,就在於客戶有機會規避為自己本不需要的“多餘”服務付費。

    目前,從輿論上看,國內很多人對國外的金融服務多有誤解。例如,很多人以為信用卡是鼓勵人們借貸消費的。其實這大錯特錯。真正由“卡公司”發放的信用卡消費有個明顯特點,即當月還錢不付息,但延期還錢則要加收比銀行高得多的利息。就是説,信用卡公司並不鼓勵持卡人“借貸”,而鼓勵儘快還錢。因為信用卡公司的利潤來源並非是持卡人支付的利息,而是代持卡人向商家付款時商家給予的折扣。從一定意義上説,延期支付信用卡帳單的“罰息”其實就是一種對附加服務的收費。其實在國外,銀行的服務收費更多是和“風險”聯繫在一起的。對客戶來説,收費在很多時候是一種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風險”,因為客戶可以事先選擇收費條件的賬戶以及賬戶組合併與銀行作出約定。這種事前約定使客戶和銀行在分擔不確定性“風險”上能夠找到一個公平的均衡點。

    個人小額賬戶膨脹是銀行市場戰略混亂造成的

    説銀行的服務收費是正常的市場化交易行為,並非意味著國內銀行的收費理由無可質疑。

    目前國內銀行對收費的解釋之一,是有太多的小額賬戶導致了資源浪費。這種説法很值得深究:究竟是誰導致了個人小額賬戶的過度膨脹?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看,絕大多數城市居民的金融資産存量達到銀行“不收費”賬戶的最低餘額標準並不困難。也就是説,大量小額賬戶存在的原因並非是我國居民的家庭或個人金融資産存量水準太低,或者低收入群體太大。我國目前個人小額賬戶過度膨脹是銀行自身市場開拓戰略的混亂造成的。

    一段時期來,國內銀行把開戶數量作為了市場開拓戰略的主要追求目標。而且很多銀行在追求開戶數量時撇開市場,採取了主要依靠舊體制因素的辦法。其中,一是通過行政性主管部門大搞指定交易,由此導致了銀行個人賬戶的功能嚴重分割。以北京市為例,“醫保”賬戶在城市商業銀行,“住房公積金”賬戶在建行;如果是有車一族,那麼駕駛員“違章罰款”的賬戶在工行,而徵繳牌照稅的賬戶卻在農行;很可能單位發工資的銀行卡賬戶又開在了中行;一些股民為方便“炒股”又得備有一個招商行的“一卡通”。如此嚴重的功能分割局面不可能不導致大量的小額賬戶存在。二是避開終端客戶的自願選擇,大搞由“單位”包辦的集體開戶。銀行在開拓市場時,並沒有在説服真正的交易對象上下功夫,而是撇開個人賬戶的主人,大走找“家長”包辦的“捷徑”,説服單位為職工集體開戶。很多單位還不止被説服過一次。很多人由此就有了多個從來不用的賬戶。個人賬戶成為了並非個人選擇的賬戶,大量異行取存就必然會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混亂狀況迄今並沒有見到任何糾正的措施。如今銀行提出為整合資源而“收費”。這不僅是在用自己的手打自己的臉,而且要個人儲戶為銀行自己的市場戰略失誤“買單”,為銀行整合賬戶資源的非經濟配置狀況支付代價,這也是非常不公平的。現在看,銀行服務收費固然勢在必行,但我國的銀行應當首先實現各行賬戶的功能統一,並且為個人客戶留出整合自己賬戶的時間餘地。

    個人儲戶應學會合理配置金融資産和信用資源

    不管目前國內銀行實行服務收費的條件成不成熟、合不合理,提出服務收費這件事本身還是有很重要積極意義的。其積極意義就在於可以提醒、敦促廣大個人儲戶學會合理配置自己的金融資産和信用資源。

    私人金融資産達到一定規模就需要合理配置。這就是“理財”。“理財”的目的是努力使自己的財富、投資實現收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對儲戶來説,銀行服務收費意味著私人資産管理成本的增加。規避這種風險的辦法包括很多方面,例如關掉不必要的賬戶、對活期與定期存款實行合理組合、把金融資産儘量集中于一個金融機構、減少異行轉賬的機會等。銀行服務收費其實只是一個開始,隨著個人所得稅、遺産稅、贈與稅等稅收制度的完善,私人財産登記制度(例如是歸家人共有還是某一個人所有)的完善;隨著人們私人財富的進一步累積,合理配置金融資産的必要性將日益增大。

    調整自己的銀行賬戶構成、合理配置私人金融資産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理由。這就是實現個人信用資源的累積。

    前期關於消費信貸的討論中,銀行把消費信貸不暢的主要原因歸結為缺乏個人信用記錄。很多人也把開拓個人信貸的出路寄託于建立社會徵信體系。其實,個人徵信體系所能徵集的只是個人的道德信用。而在個人信用資源中,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並非是道德信用,而是資産信用;最好的信用記錄並非是這個人過去如何遵章守紀的記錄,而是有關這個人在銀行管理下的金融資産狀況的記錄。合理配置自己的金融資産以及銀行賬戶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累積個人信用資源的過程。

    對我國大多數居民來説,由於金融資産累積的時間還不長,人們對個人存款賬戶的多少、金融資産的分散與集中程度不太在意。這種狀況其實並不是一種理性的資産配置狀況。常識可知,當人們把自己定活期存款、本外幣存款以及代管國庫券都集中于一家銀行時,以相應的金融資産作抵押,銀行根本無需對這個人的信用作進一步調查,貸款就可以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

    《經濟參考報》 2002年8月28日


吳敬璉:銀行改革,中國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陳淮:資本問題的核心是什麼
中資銀行服務真的要收費了?
就業崗位正成為最稀缺資源
陳淮:我國就業崗位正成為最稀缺資源
陳淮:擴大內需依賴就業而非救濟
陳淮:財政政策正在向戰略性轉變
2002年中國經濟三大變數:金融 石油 價格緊縮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