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國經濟三大變數:金融 石油 價格緊縮

    今天出版的《瞭望》週刊刊載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陳淮的署名文章,提出我國經濟今年存在三大變數,值得關注。

    第一,世界經濟放緩可能導致我國出現新的價格緊縮。文章指出,世界經濟放緩對我國的根本影響是國際市場的需求緊縮和與之相隨的價格緊縮。而我國當前剛剛脫出通貨緊縮趨勢的陰影,價格形勢遠不穩定,2000年價格的政策調控目標是正增長1%,這個目標未能實現,僅僅增長了0.2%;從2001年的情況觀察,年初預計正增長2%的政策調控目標也很難實現。單純重視出口增長只會進一步拉低國內價格水準。目前國際市場價格已經疲態盡顯,國際石油的價格水準僅為一年前的一半,當前必須高度重視價格緊縮對資産價格的負面影響和對企業負債水準的影響。

    第二,高度警惕日元大幅度貶值的危險。近一個時期以來,日元已經通過緩慢下滑貶值到了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次低點。與此同時,一方面日本政府有關方面不斷放出“政府不干預日元貶值”空氣;另一方面,在日本民間,日本近11年來未能走出衰退的原因卻被歸咎於中國的競爭。由於日本的最大的國際比較優勢並不是其金融資産或海外不動産,而是其製造業。我們需要高度民主警惕日本為重振其製造業和擺脫衰退而轉嫁危機的可能性。如果世界市場、亞洲市場出現進一步的緊縮,很可能會出現日元突然大幅度貶值搶奪市場的局面。

    第三,反恐怖可能波及我國的石油安全。“911”事件以後,美國以打擊恐怖主義為名,對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實施了嚴厲的軍事打擊。但很多有識之士指出,美國的真正目的是實現美國在中亞的軍事存在。這種形勢對我國戰略資源來源及通道都構成了現實的威脅。不僅如此,在90年代中後期,我國石油戰略在貫徹“走出去”意圖的過程中,在海外實現了一定的産權收購和獲取“份額油”的機會。但成功項目的主要配置地是蘇丹等敏感國家。美國這次借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名義已經公開宣稱,任何支援過恐怖之一的國家或政府都在美國的打擊之列。蘇丹很可能在這個名單上。最近美國關於擴大軍事打擊範圍的聲音不斷強烈。這就給中國在海外的資源産地帶來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我國的石油安全重心有可能需要從價格安全向海外資源、産權安全轉移。

    

    新華社2002年1月15日


央行將逐步加強金融監管
安徽公路價格聽證:為何沒有民工的聲音?
北京價格聽證目錄將公佈 消費者可撥12358
2002年中國經濟有三大變數
證監會:大宗農産品期貨和石油期貨將推出
我國經濟面臨四大挑戰 總體運作前低後高
中國聽證制度邁出歷史性一步
經濟發展隱憂中更見光明
聯合國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僅為1.5%
中國經濟實現快速增長的八大條件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