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對待“人才安全”  
沈榮華

    入世後,國外跨國公司紛紛在我國招聘人才,廣告比比可見,“獵頭公司”異常活躍。媒體透露,國家某研究所700多高級人才走了200多;原中國人保骨幹人才有10多位成了境外保險公司“老董”、“老總”;日前,又爆出了外經貿部參與入世談判10多年的一名處長,成為某跨國公司駐華首席代表的新聞。高級人才流失,引起人們高度關注,把“人才安全”提到“國家安全”的高度,是完全必要的。然而,必須以積極的態度對待“人才安全”。

    “開弓沒有回頭箭”,既已入世,就不能再用過去的習慣觀念和做法來應對國際人才競爭,首先要明確:外國公司挖人,有沒有破壞WTO的“遊戲規則”,是否違反我國在WTO框架下實行的相關法律。如是這樣,當然要據理力爭,打一場國際人才官司。如果人家沒有違背“遊戲規則”,那就得認真反思人才外流的深層次原因,以便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中留住人才。

    入世後一定時段,人才外流加劇,難以避免。人才流向與社會經濟發展水準相關,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初期,人才資源通常由農村流向城市、貧困地區流向發達地區;經濟進一步發展,對外交往機會增加,部分人才就會轉向較為發達的國外地區;經濟更加發展,人才會出現回歸趨向;到了經濟繁榮階段,他國人才也會向本國轉移。人才流動這一規律,總的説,不以人的意志轉移,在人才爭奪中,發展同樣是“硬道理”。但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的人才觀以及關係人才的體制和機制,對人才外流的數量和外流人才的類別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解決人才安全問題,出路在改革,我們必須與時俱進,轉變觀念,建立新的體制和機制,在國際競爭中,確保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要。

    要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人才理念,突破傳統的人才“成本概念”,實現從“人才成本論”到“人才資本論”的觀念變革,把人才看成是“最強大的資本”。據國外學者測算,人才對工作滿意度總體水準要保持在70-80%,人才資本才能産生正常效益。發揮人才資本效益的關鍵,是提高人才的工作滿意度。待遇當然是反映人才滿意度的重要尺度之一。外國公司同我們爭奪人才,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高工資挖高品質的人。站在國際人才競爭的平臺上,我們不應把“完全徹底”、“毫不利己”作為對人才的普遍要求,尤其要改變過去那種以低成本使用高價值人才的傳統做法,堅持使用人才“優質優價”。當前,我們正面對入世後的新一輪人才競爭,大幅度增加對人才資本的投入,勢在必行。

    然而,我們不能認為人才看重的只是錢,真正意義上的人才追求的是成就感和發展空間,人才外流的許多案例表明,僅僅以待遇留人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以事業留人、感情留人。要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包括人才法制環境、人才創業環境、人才文化環境,形成尊重人才獨立見解、鼓勵人才創新精神的環境氛圍,讓人才獲得充分施展才幹的舞臺;要向人才提供出國考察、交流、接受培訓的機會,創造“天高任鳥飛”的上升空間,激勵人才進一步發展自己的才能。

    入世後的激烈人才競爭告訴我們,加強相關法律的建設,加快構建我國人才的安全保障機制十分迫切。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出臺了規範人才市場管理、幾類人員不得招聘的規定,並正在進一步起草保障人才安全的重要文件,這些都是依據WTO的規則保護我國人才的重要舉措。但在人才爭奪戰中,只著眼于保護不行,要有主動進攻的姿態。今年1月,70多家內地企業聯合到香港招聘高級管理人員,不少職位開出50萬至100萬的年薪,引發12000多名港人爭奪700多個職位的熱鬧場面,香港媒體驚呼:中國入世後的第一場人才爭奪戰在這裡打響令人歡欣鼓舞。

    (作者為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專家、上海公共行政與人力資源研究所所長)

    

    《解放日報》 2002年3月19日

    


安然留下值錢“家當”前精英成了“香餑餑”
提高軍人待遇吸引更多人才 新增軍費固我國防
龔振棟 、朱振中委員:落實知識分子政策 穩定邊疆專業人才
王耀華委員:明確本專科教育定位 培養多層次人才
謝克昌委員:我國不發達地區人才狀況分析和對策建議
重慶市長:培養和引進人才是發展核心戰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