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飲料業的最後一個夏天

     幾乎沒人能否認,中國飲料市場上洶湧的是“美國潮”。“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芬達”、“雪碧”……幾乎充斥了中國的每個角落。相比之下,我們自己的飲料企業就相形見拙了。可口可樂公司年産量達到2450萬噸,而目前我們國內年産量最大的飲料企業娃哈哈年産量僅為93萬噸。“內戰”尚且不行,入世後的“國際戰”恐怕更不行。

    然而今年5月15日,新疆正式控股北京匯源,仿佛讓人看到了中國飲料業衝出入世前最後一個夏天的氣勢。

    令人關注的是,據悉,合作雙方承諾將共同加大對匯源集團的投資,力爭用3至5年的時間把匯源集團建成國內乃至世界最大的果蔬飲料企業。 3-5年後,匯源將作果汁業的世界第一,也就是説,中國的飲料業至少是中國的果汁業不僅不會栽倒在“世貿”門前,而且還將以“爭王”的姿態邁進國際市場。人們希望,擅于創造奇跡的資本,能使中國飲料業出現奇跡。

    我們是一碗水,他們是一缸水

    儘管在中國,可口可樂公司的歷史可追溯到1927年在上海成立第一家裝瓶廠,但像其他許多行業一樣,長期以來中國的飲料業並沒有真正地認識資本、品牌、經營理念為何物。據中國飲料工業協會介紹,我國飲料行業企業起步晚,起點低,形成規模生産的還不多,缺少在全國範圍內有一定影響力和較高市場份額的企業。

    此外,我們企業的經營理念與國外差距很大。比如在開發産品上,我們多關注它的生理需求,而不是心理需求。大多數企業沒有做出産品的文化概念來。而人們一提到可口可樂,就會把它和體育聯繫在一起,一提百事可樂就可以聯想到青春活力、偶像明星。我們的企業做産品盲從的多,多數企業是低層次上的盲目競爭。

    我國的軟飲料工業還沒有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這一有效途徑開展直接融資或其他資本運作方式。與國際大企業比,我國飲料業實力與他們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的,我們是一碗水,他們就至少是一缸水。我們處於競爭上的劣勢。

    在洶湧“美國潮”面前,我國飲料企業都被堵在了家門口。但中國飲料也不是一無是處。其實,中國飲料的消費市場之大,是任何國家不能比擬的。宜加工飲料的品種也較多。據統計,我國各類水果年産量已超過去5000萬噸,其中蘋果年産量達1700多萬噸,蔬菜數量之多,居世界之首。這將為發展果菜汁飲料提供較為豐足的原料。

    經過20餘年的高速發展和對外資、技術的充分利用,我國的軟飲料工業已擁有較為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建設了一批裝備先進的企業,造就了一支技能全面的隊伍。現在中國飲料業出現了10強。這10強的産量目前已佔到全國飲料總産量的40-45%,再加上“兩樂”就能達到75%左右,而且每年仍以23%的發展速度遞增。

    目前我國每年每人平均飲料消費量僅8000克,為世界平均水準的1/5 ,是西歐發達國家的1/24,發展潛力巨大。但這些優勢目前多數是靜態的,我們的不足和優勢之間缺少資本橋梁。大部分優勢飲料企業尚未上市。在10強企業中,也僅有上海梅林、承德露露、深益力三家上市公司。

    這個靜態的板塊亟待用資本去撬動。

    資本的杠桿撬動了什麼?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外國資本和品牌以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優質的産品品質、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和高明的行銷策略,佔領了中國市場。現在,中國的軟飲料工業生産格局已從由眾多分散的、低效的小工廠生産品質不穩定的産品,變為集中由大型現代化工廠生産高品質的産品。在這個變化過程中,國外資本及其運作方式作出了重要貢獻。

    可以説,在國外資本的帶動下,中國碳酸飲料業發生了質的變化。在外資開始進入碳酸類飲料的10年後,中國水市場也進入了成熟期。大家都會記得當時的“水戰”。這時,資本的力量又現神奇,它再次融合了中國飲用水市場。

    去年12月6日,法國達能亞洲有限公司正式出資約1.8億人民幣,正式收購上海梅林正廣和飲用水50%股份和正廣和網路購物有限公司10%股份。就這樣已有167年曆史的中國民族飲料業的老字號正廣和,被全球僅次於雀巢的第二大飲用水企業達能控股。而此前,達能已將娃哈哈和樂百氏先後納入自己的帳下,加上兩年前與達能合資的深圳益力,達能可謂全面控制了中國水市場。與“兩樂”不同的是,達能充分相信中國企業的“作戰”能力。據了解,在具體操作上,它只是在背後提供資金支援,所有行銷方案仍由中方主政。

    合資後的樂百氏運作成本持續下降,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的統計:樂百氏2000年飲料工業行業的增長速度排到第二位,增長幅度超過30%。

    而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娃哈哈甩出9350萬,一舉登上央視2001年“標王”。這多少讓人感覺出有人撐腰底氣足。

    中國的水市場之所以能漸漸進入有序競爭,一方面是企業自身理性經營觀念的的增強,另一方面達能的資本融合力量不可低估。據悉,以瓶裝水為強項的娃哈哈、樂百氏原本都有龐大的計劃要上桶裝水,而桶裝水卻是正廣和和益力的強項。有消息説,這時在資本的協調下,娃哈哈、樂百氏目前已暫停桶裝水項目的擴張。這件事不能不讓人們意識到在資本的運作下,市場原來是可以協調細分的。“兩樂”進入、達能參股這兩種方式,對中國飲料業中的兩個産業都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

    信自己還是信資本

    中國的企業更願意靠自己的實力滾動發展。要説信自己恐怕匯源更有資格。中國飲料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0年全國果汁飲料的總産量為97萬噸,其中匯源佔了22萬噸左右,以23%的市場份額雄居第一,而最接近它的對手也只有2-3萬噸的生産規模。

    被屯河控股後,北京匯源總裁朱新禮説,從表面上看我的股份小了,實際上事業卻大了。我現在運作的資金是匯源自己僅有的資金——可能是15個億,我要是運作30個億、100個億,我會把匯源做得更大,這是我追求的目標可見,不信自己信資本是朱總的信條。 同樣,深益力、上海梅林是上市公司,本身也不缺資金,但他們考慮的也同樣是長遠的發展,才與外資合作的。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秘書長趙亞利女士説,中國飲料業有一個多年來難以解決的問題:如何聯合壯大?從政府給企業撮合到企業自己聯姻等等,我們試過許多方法,但都不是很成功。許多企業過於相信自己的力量,對外部資本持戒備心態。

    “兩樂”剛進入中國時,許多企業説,要保護民族工業、品牌等。“水戰”時也有人稱,不與外國人合資,我自己也一樣能搞好。不是説,他們不愛國,這是兩回事,實際上,許多企業是因為存在狹隘心理。

    中國飲料業已進入了又一個調整時期。市場競爭激烈,如果一個企業不能解決長遠發展的問題,就很危險。所以説,資本是一個紐帶,是因為資本不完全是一個資金的概念,關鍵在於運作。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不用滾動發展而是用收購、兼併的辦法,就能把一個行業整合得很好。一方面需要具備有實力、有戰略眼光的投資者,另一方面也需要企業轉變觀念,融入外資,或被控股這也不是屈服,是為尋求更大的發展。這裡不是講志氣的時候。

    趙亞利説,馬上要入世了,這意味著飲料的國內市場在幾個月後就會變得更國際化了,現在我們應研究的是如何應對入世前期的競爭問題?

    許多企業誕生,許多企業關門,市場會進一步被細分,向優勢資本和品牌靠攏是一種趨勢,與資本合作是許多有潛力的飲料企業一個很好的出路。茶飲料、植物蛋白飲料、含乳飲料等産業也都面臨著新的整體整合。為了謀求更大的發展企業應在相信自己基礎上更多的青睞資本。

    看來,入世前,這最後一個夏天,中國飲料業該放下對資本的戒備心態,主動迎接資本。

    新財經 2001年07月19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