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市場亟待構築“安全閥”

隨著我國糧食産量連續5年下降,糧食供求關係出現逆轉,供大於求的情況將不復存在,糧食缺口逐年擴大。國內農業、糧食等部門的一些領導和專家分析指出,從明年下半年開始到後年,我國糧食將進入一個戰略短缺狀態。

中國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總經理李經謀説:“雖然每年我國糧食總産量不少,但實際上連續3年,我國糧食缺口在逐年增加,到今年,我國糧食總缺口在400億公斤到500億公斤左右,這是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的。”國家糧食局顧問李思恒教授也認為,糧食連續幾年減産、國家儲備存糧和農民手中存糧減少,加上消費需求的擴大,糧食從結構性短缺將轉為戰略性短缺。多年從事糧食問題研究的河北省農業廳副廳長胡木強説:“我國糧食過去確實總量供大於求,各級儲備庫、農民家裏到處都是糧食,但這幾年,由於糧食種植面積和産量都在逐年下降,加上消費量每年大幅度增加,糧食庫存量逐年減少,這就決定了糧食供求關係將出現根本轉變,求大於供的情況將出現。”

據專家介紹,今年我國糧食總産量在4億多噸,但總需求量已經超過5億噸,按照人口增長和糧食消費狀態測算,未來幾十年中國糧食需求量為:2005年人口接近13億,按每人平均佔有385公斤計算,總需求量達到5億噸;2010年人口接近14億,按每人平均佔有390公斤計算,總需求量達到5.5億噸;2030年人口達到16億峰值,按每人平均佔有400公斤計算,總需求量達到6.4億噸左右。

專家分析認為,糧食短缺主要依據還包括:一是糧食總産逐年下降,國內供應面臨不確定因素。2002年,國家有關部門公佈的國家糧食庫存量有2.5億噸,但中央和省級儲備量未達到全國一年糧食消費量的標準。國家能掌握的每年新增加糧食供應量在逐漸減少,一旦糧食市場有大的波動,不確定因素就會增加。二是由於糧食企業要走向市場,導致部分糧食儲備企業加快糧食出售步伐,很多陳糧被售出,但新糧補充因為農民惜售心理影響,而難以儘快實現,今年夏糧收購至今未能完成預期任務就是例證。三是農民手中存糧在逐年減少,城鄉居民食用糧食和糧食深加工用量在不斷擴大,出口減少,進口增加。

糧食短缺是可以扭轉的。業內專家為儘快構築我國糧食市場“安全閥”建議:

一、調整糧食戰略,保證糧食供求的基本平衡,形成有效的糧食監管制度,建立糧食緊缺應急機制,確保糧食供應和社會穩定。

二、制定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加快具有中國特色的糧食産業帶建設。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制定適合我國人口狀況的基本糧食種植面積和總産量,確保依靠國內糧食供應基本滿足人口需要和加工的基本需求。

三、加快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建立現代糧食批發市場體系,保證國家掌握主要糧源和糧食總量。特別是改變目前糧食批發市場有場無人,交易量少,體外交易難以監管的問題。

四、建立糧食風險基金制度,用更多的直接補貼和世界貿易組織的“綠箱”政策,扶持糧食生産,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提升糧食産業的國際水準。

同時,加快建立平等互利的國際糧食貿易關係,減少政治因素對糧食進出口問題的干擾,保證糧食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銜接。 (中華)

《市場報》 2003年11月26日


林毅夫:本次糧食行情上漲屬正常波動範圍
關注糧食生産 做好“人”“地”文章
專家視點:中國不會出現全局性糧食短缺
姜長雲:糧食安全可以謹慎樂觀
我國糧食不會出現短缺局面
《國際金融報》:糧食安全應重市場調節
明年我國將對糧食主産區的糧農進行補貼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