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財政政策即將退出 吳曉靈披露明年貨幣政策取向

積極財政政策即將退出 穩健財政政策全新登場

實施已近7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即將退出,取而代之的將是“穩健的財政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1日召開會議指出,“根據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和鞏固宏觀調控成果的要求,明年要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這意味著,穩健的財政政策將於2005年全新登場。

財政政策是國家調控經濟運作的最重要政策工具之一。當經濟處於收縮階段時,政府通過擴張性財政支出刺激需求,促進經濟增長;而當經濟啟動後,政府財政支出就應相應減少。我國的財政政策從“積極”轉向“穩健”,正是順應了這一變化。

雖然積極財政政策即將退出,但功不可沒。自1998年起,我國開始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6年多增發長期建設國債9100億元,有力拉動了內需,促進了國民經濟健康平穩運作。

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特點,是用高國債、高財政赤字的方法,拉動國內經濟。但如果財政赤字長期高位不下,加上一些地方隱性財政風險,就容易誘發財政風險。自2002年起,財政赤字躍居3000億元以上,並接連創出新中國成立以來新高。連續三年,我國赤字率(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都逼近了國際上公認的警戒線——3%。

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是特定條件下採取的特定政策,從中、長期來説,應當堅持財政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則,並逐步縮小財政赤字。面對不斷攀升的國債和財政赤字,不少機構和學者也一直熱烈討論關於積極財政政策如何淡出的話題。

事實上,國家近兩年在安排財政預算時,已採取了一些調控措施:自2003年起,我國當年發行的長期建設國債開始縮減,比2002年縮減100億元,2004年又縮減300億元。

財政政策由“積極”轉向“穩健”,取決於我國經濟運作的實際情況。近兩年來,我國社會投資明顯增快,尤其從去年開始,固定資産投資持續高速增長。財政收入也持續攀升,國家財力充沛。據預測,今年財政全年增收將高達5000億元以上。這一系列變化,給積極財政政策的退出創造了合適條件。

穩健財政政策登場,標誌著國家在經濟政策調整上邁出重要一步。穩健的財政政策意味著既不擴張,也不緊縮,在預算收支上“有保有控”,保持基本平衡。明年長期建設國債和財政赤字的增減程度,也將成為其與積極財政政策顯著不同之處。

更值得期待和關注的是,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將在明年首度攜手,這一“雙穩健”之舉,將協力促進經濟健康平穩較快發展。(新華網)

央行副行長吳曉靈披露二00五年央行貨幣政策取向

正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中國經濟學家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談到明年中央銀行的政策取向時表示,宏觀調控是為了給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如果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發展平穩,央行明年不會採取更多更激烈地宏觀調控做法。

吳曉靈談到中央銀行明年的政策取向時説,首先要完成宏觀調控機制,保持合理增長。保持貨幣市場和利率的基本穩定,如果宏觀形勢發展平穩,央行不會採取更多更激烈地宏觀調控做法。

第二,當前國民經濟中金融方面最主要的問題是結構失衡。對於銀行來説,要穩步推進國有銀行的改革。另外應鼓勵金融投資渠道的多元化,通過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第三,要加快推進金融企業的改革,完善治理機構,疏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改進金融服務,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第四,完善立法和配套改革,為金融運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這位央行高官表示,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需要社會、企業和金融機構等方方面面的理解,需要各個層次微觀主體自身機制的完善,這樣宏觀調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吳曉靈同時解釋説,現在大家總是在不斷的議論中央銀行是不是要升息,總認為央行是否升息會對資本市場形成壓力,這個看法是不對的。央行採取各種調控措施,就是為了讓企業有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而資本市場能不能吸引投資者關鍵在於企業能不能給投資人回報。所以不要把央行宏觀調控和資本市場的發展對立起來。如果相互之間能夠形成一種良性互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是有好處的。(中新網)

中國網綜合2004年12月2日


央行披露2005年貨幣政策四大走向
明年要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吳曉靈談明年貨幣政策四大取向 直言M2高危現實
財政政策應由“積極”轉向“適中”
利率調整後的金融形勢與下一步貨幣政策取向
賈康:財政政策柔性調整下轉向穩健
央行將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防止投資反彈
央行發佈《2004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央行確定今後六項貨幣政策 將研究存款保險制度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