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撰文談製造業與現代化  
宋健

    由15-16世紀義大利藝術家和科學家們發起的文藝復興,激起了人們對大自然的嚮往,開闢了人類理性思維的人文時代。先進知識界達成了共識,只有用觀察、實驗、比較、歸納、推理等理性的科學方法才能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改善人類的生存條件,才能得到知識、自由和幸福。此後300年,科技突破勢如破竹,巨人輩出。20世紀以後,科學創造、技術發明日新月異。20世紀下半葉微電子技術和資訊産業的出現和迅速普及,使人類的生産活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生活開始進入資訊化和智慧自動化時代,極大地減輕了體力勞動,延伸和增強了腦力功能,提高了社會勞動生産率。這一切都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

    人類有理由為過去400多年的科技成就和文明進步自豪。文學家們激揚文字,放歌而賀。未來學家以其非凡的想像力,暢想著瑰麗的未來。科幻作家創作了引人入勝的神奇故事。科學技術界也有人把酒臨風,逐流舞墨,為作家們的暢想提供證據。文學藝術生動活潑地介紹科技成就,提高了人們的科技意識,功不可沒。科學和藝術氣質相通,矢志相同,從同源出發,各選隘路攀向高峰。

    然而,科學和藝術是有區別的。萌念和暢想能啟發創新精神和創造力,但把藝術中的“超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用到制定科學技術政策則要分外小心。科技工作者應該嚴格區分哪些是浪漫暢想和未經證實的假説,哪些是實際已經或可能達到的高度,從而制定合乎實際的政策和計劃,倡導經過努力有可能實現的奮鬥目標和方向。這就是堅持科學精神。

    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引人矚目的浪漫是關於未來人類物質生産的遐想。有人講知識對經濟的重要性時,斷言“所有創造財富的資源中,知識可以取代其他資源。”“知識是取代自然資源的替代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是終極的替代品”,“目前有兩种經濟,一是朝陽經濟,另一種是夕陽經濟”,“多數傳統産業已成夕陽,礦業、鐵路、鋼鐵已被新技術革命所淘汰。”“現代經濟的主要職能是知識和資訊的生産和分配,而不再是物質的生産和分配。”“包括生産、消費和生活的各种經濟活動過程都具有虛擬性,都不需要在現場進行,而是通過數字化的網路來完成。”於是“工業經濟衰落”了,更有人説,今後的生産對象主要是“比特”,而不是原子,將出現無物質生産的社會。

    這些默換主題的浪漫、豪放,對發達國家也未必準確,應用到中國則更應該慎重。特別對工業製造業的歷史地位、現在的形勢和未來發展趨勢應該有符合實際的、科學的分析,從而正確把握自己工業化、現代化的建設方向,不至於隨人短長,陷入迷津。這是本文不厭其煩輾轉沉思的主題。

    一、製造業創造了人類

    追察現代人的宗譜出身,都是從猿進化而來,科學界已沒有爭議。人與猿相分離,是由於人學會了雙足行走和用手製造並使用工具,這是人類進化的關鍵一步。

    考古學有證據説明,隨著狩獵和採集技術的改進,人們製造的工具日趨精細,種類越來越多,出現了有組織的石料開採和加工,形成了原始製造業。還有證據表明,中國的元謀人(17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非洲人早在160萬年前即開始用火。飲食的改善,有利於腦的發展。按生物學“用得多的器官進化快”原理,伴以營養的豐富,人類的腦容量逐步增大。200萬年前的能人腦容量約為700毫升,100萬年前的直立人腦容量約為1000毫升,50萬年前增加到1200毫升。裴文中先生於1929年發現的57萬年前的北京(直立)人為1050毫升。現代人的腦容量平均為1450毫升。腦容量增長的同時,大腦皮層褶皺面積也不斷增大,現代人為1700——2200平方釐米,是黑猩猩的3倍。

    使用工具、製造工具,即原始的製造技術和生産方式的改變引發了古猿進化的改轍,驅引他們用腦思維,腦容量增大,經選擇遺傳而與猿類分離,變成堂堂直立的人類,從而邁上了艱難漫長通向文明的進化之路。這已是古人類學、進化生物學、社會學等科學界的共識。恩格斯説得好:“直立和勞動創造了人類,而勞動是從製造工具開始的。動物所做到的最多是蒐集,而人則從事生産。”

    總之,原始的工具製造是人類社會製造業的最早萌芽。

    二、製造業是産業革命的主力軍

    18世紀的産業革命和接踵而來的電氣化運動,從1765年瓦特發明蒸汽機算起已延續了240年。這場波瀾壯闊的工業革命使人類的生産和生活方式發生了不可逆轉的偉大變化。在發達國家,水能、化石能、原子能和電力完全代替了人力、畜力,千萬種機械代替了手工勞動,農業全面實現了機械化,批量製造生産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大工業已成為社會生産的主導,極大地提高了社會勞動生産率和社會財富的積累速度和規模,形成了工業社會文明的主體。到20世紀上半葉這場革命已在一批工業發達國家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牛頓力學,麥克斯韋電動力學和量子力學這些科學發現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成就,對18-20世紀的基礎科學、工程技術的進步和工業化進程都起到了根本性的指導作用。然而,歷史記錄也清楚表明,有悠久歷史的製造業的進步是産業革命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推動産業革命的主力軍,也為科學發現提供了最可靠的實驗手段和知識源泉。

    産業革命的標誌——瓦特蒸汽機的發明,是在前人很多發明和製造技術的基礎上完成的。英國的製造業孕育和實現了瓦特的發明,後者又進一步推動了工業的進步。值得注意的是,瓦特並不知道熱力學第一、第二定律,是憑技術經驗懂得了蒸汽溫度和壓力越高,其能焓越大;出入口蒸汽溫差越大,熱機效率越高。關於卡諾迴圈的論文是50年後於1824年發表的。而熱力學中確定氣體溫度、內能、焓之間關係的焦耳定律實驗是1840-1843年完成的。克勞修斯發現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熱能不可能自發地從低溫處流向高溫處”,以及關於熵的概念及計算公式的出現已是瓦特90年後的1850年。歷史事件發生的次序説明,製造業和瓦特的技術發明推動了熱力學理論的誕生,而不是相反。

    工業革命的第二個高潮——電氣化發生在19世紀後半葉和20世紀初。電力照亮了城市和農村,為工廠和礦山提供了方便靈活的強大動力,成為生産、交通運輸、通訊等全面轉向工業化的決定因素。因此,人們常稱19-20世紀的電氣化運動為第二次産業革命。追溯電氣化運動的進程,可以看到與蒸汽機類似的經歷。磁、電、電池、電鍍、電燈、電報、電動機、發電機、變壓器等都是在電動力學系統理論出現以前就已經由工程師和科學家們製造出來了。是製造技術和社會生産的需要肇始了電的應用,而後才有了偉大理論——麥克斯韋電動力學理論的誕生。

    麥克斯韋電動力學一旦出現併為人們所掌握,對電磁技術進步産生了革命性的影響。20世紀初開始的無線電技術、微波測量、雷達、合成孔徑、微波成像、衛星通訊、宇宙微波探測等等,都已須臾離不開麥克斯韋方程。後來,牛頓力學和電動力學又為量子力學的發展指引了道路,導致了量子場論的創立。

    以194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巴丁、布拉頓和肖克利發明電晶體,1958年製成第一台固體元件電腦為開端,電晶體的發明和微電子製造技術的飛速發展,開創了全新的資訊時代。短短50年時間內,資訊技術使生産製造、科研開發、社會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全面轉向資訊化和智慧自動化時代。資訊産業的發生和發展進程與過去兩次有所不同,一開始就在固體物理、量子力學的指導下,器件設計和製造工藝並駕齊驅,相輔而進。拉單晶、摻雜、擴散、離子注入、外延、濺射、化學沉積(CVD)、光刻、表面貼裝、自動化組裝和奈米製造工藝等是製造業的偉大創造,都是在微電子器件和積體電路研製和開發過程中創造並投入運作的。軟體産業是在硬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反過來又推動著設計、開發和製造技術的改進和飛躍。軟體産品也是製作出來的,是智力的製造業,賦予硬體以智慧。由於逐步改善的人機界面,在機器上工作的人常常看不到硬體和軟體製作過程,就像城裏人從店裏買麵包和酸奶而看不見農業和畜牧業一樣。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沒有精密製造業就不可能把固體力學和量子力學知識轉變成生産力,就沒有資訊産業。

    三、浪漫與現實

    工業是指開採資源並對其加工,從而為社會提供商品、服務或資源的生産部門總稱。製造業是指對採掘的自然物質資源和工農生産的原材料進行加工和再加工,為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提供生産資料,為全社會提供日用消費品的社會生産製造部門。按已為學術界廣為接受的闡釋,“現代化”是指人類社會從工業革命以來所經歷的一場急劇變革,以工業化為推動力,導致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大轉變過程。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是現代化的主要標誌。那麼傳統的物質生産部門是否已經開始衰退?今後,即使是遙遠的未來,是否可能消失?這的確是一個重大的科學命題。

    200多年各學科的研究都表明恩格斯的科學論述是準確無誤的:“我們必須時時記住,我們不能過分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不管我們取得了多麼輝煌的成就,我們連同我們的血、肉和頭腦都是屬於和存在於自然界的。”不管科學技術取得多麼大的成就,也不論我們的理想多麼遠大和高尚,人都是血肉之軀,只能遵守生物學規律,永遠不可能擺脫生物的本性:攝食、消化、吸收、代謝、排泄、感覺、運動、生産和繁衍後代等一系列生命活動。“物質生活和生産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決定其他一切活動的東西”(毛澤東《實踐論》)。只要這個地球上存在人類,農業和工業、服務業都將永遠不會衰退和消失,只會也一定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提高和增長。

    化者,乃性質或狀態的根本轉變。實現工業化是指從農業和手工業全面轉變到以機器生産為主的工業經濟。研究表明,到20世紀末,全世界200多個國家中,有64個基本實現了工業化。佔人口80%以上的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這些人口大國,都尚未完成這場革命,人們仍在為實現工業化而艱難地奮鬥著。

    21世紀的工業化與18-19世紀的工業化內涵已有很大不同。資訊科學技術已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強大動力和武器。資訊技術的普及和20世紀積累起來的科學知識和技術發明,使傳統工業的面貌發生著巨大變化。資訊技術正在創立新的産業,全面改造和提升傳統工業,賦予各工業部門以全新的內容。資訊技術已經或正在把幾乎所有的傳統工業從機械化提升到自動化。設計、製造和運銷管理都已經或正在實現自動化、智慧化、資訊化,由電腦控制的機械和生産線代替或減少了勞動者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電腦虛擬技術的應用加速了産品的設計和生産過程,提高了産品品質和可靠性,降低了成本。網路技術使人們的生産和生活超越了時空和地域的限制,實現跨行業、跨地域、跨國界的合作與整合,逐步走向全球化。工農業和服務業的生産方式和組織形式也相應發生了重大變化。每人平均勞動生産率和社會財富積累大幅度增長,從而導致國家實力的增長、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普遍提高。發端于20世紀下半葉的資訊化運動,有人稱之為“第二次現代化”,或“第三次産業革命”,反映了新的科學技術成就對工業和社會各部門的革命性影響。

    發達國家的知識界試圖素描“後工業社會”、“後現代社會”和“知識經濟”的特徵,設想未來“資訊社會”可能出現的新事物和新情況。這些論述鮮明地指出了今後可能的發展趨勢,對人們理解這場資訊革命對人類的未來可能産生的影響是很有價值的,但是,正像《中國現代化研究報告》中所指出的,有些論述常常是不自洽的和時序不清的,有些是超越現實的遐想。一切認真的科學研究,都不應該把這些論述解釋為人類可以脫離或超越物質的工業化生産和消費這個經典的社會需求。還處於工業化初期或中期國家的人們,現在似不必為“後工業”或“後現代”的遐想而過分激動,這至少還不是當前的急需,由未來學家們作為科學命題去研究借鑒足矣。過於迷戀,以遐想為憑去指導工作,有學步、效顰之虞而貽笑大方,甚至誤導社會,造成損失。

    四、可靠的現代化

    從改革開放的基本方針出發,中國張開雙臂迎接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經濟全球化,加入WTO,是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的新契機。融入世界經濟,加大與世界各國的合作交流以借鑒先進的科學技術,學會新的生産方式,提高進出口貿易額,推動經濟增長,提高全社會生産力和人民的生活水準,對我們這樣一個封閉得太久的社會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只要充分揚其利,小心避其害,全球化這把雙刃劍並不可怕。然而,如果以為一個落後貧困的國家能平等地融入世界經濟,能得到別人所有的一切,你的也是我的,則全然是幻想。

    1990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提出了一個新的評價國家經濟發展指標體系(人類發展指數HDI),包括國民的平均預期壽命、受教育程度和每人平均收入等。在這個新的指標體系中,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GDP)仍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産力水準的最重要指標。據世界銀行統計,1998年48個發達國家的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平均為2.26萬美元,其中98%以上都由他們自己消費了。中國2001年上升到900美元,約為1998年時日本的1/36,美國的1/32,德國的1/30,法國的1/28,英國的1/24,希臘的1/13,葡萄牙的1/12。中國仍然是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

    社會的生産能力決定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和所處的發展階段。現在通常把經濟構成劃分為第一(農業)、第二(工業)和第三(服務業)産業。前兩項都是物質生産部門。第三産業,按照約定,包括農業服務、地質勘探、水利管理、交通運輸和倉儲、批發和零售,餐飲業、房地産、科研、文化教育、衛生、體育、旅遊、傳媒、娛樂和金融等。第三産業每年所創造的國內生産總值中,有80%以上是對物質財富的生産、分配、運輸和消費。金融流通中大部分是與物流相伴孿生的資金流。不管一個國家如何發達,她的國民生産總值中有80%以上直接間接與物質生産和消費密切相連。越是不發達國家這個比例越高。尚處於貧困中的國家幾乎全部經濟活動集中在為社會提供衣、食、住、行、藥品等生産和消費部門。近300多年的世界歷史告誡我們,在所有國家,工業化程度決定社會的發展階段和人民的生活水準。在工業部門中,製造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又佔有中心地位。

    農業、工業、服務業和國防等一切部門需要的裝備的設計、製造和批量生産都要靠製造業。電腦輔助設計(CAD),電腦輔助製造(CAM),電腦整合製造(CIMS),自動裝配線,工業機器人等以資訊技術驅動的製造業工作母機,也要靠製造業的工程師們去設計、製造、供應和運作。實現工、農、服務業的機械化、自動化、資訊化和智慧化是21世紀製造業光榮和艱巨的任務。

    2001年中國工程院組織了25位院士和40多位專家對我國製造業的現狀、作用、地位及發展趨勢和對策進行了調查研究,寫出了《新世紀如何提高和發展我國製造業的研究報告》,已于2002年7月向社會公佈,摘要發表。該《報告》以令人信服的國情數據,與世界各國比較分析,闡明瞭製造業在中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關鍵地位和作用,為今後的決策提出了建議,受到國務院、各部委和社會各界的重視。《報告》的結論是:20世紀下半葉,中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啟動了中國工業化進程,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培養了數代優秀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國防建設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今天中國的製造業直接創造國民生産總值的1/3,佔整個工業生産的4/5,為國家財政提供1/3以上的收入,貢獻出口總額的90%,就業人員8043萬。製造業體系的建立和已經取得的成就為中國21世紀的工業化、現代化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製造業能力和技術水準不高,創新能力不足,市場競爭實力不強。經濟建設和高技術産業所需的許多裝備仍依賴進口。現在的狀態不能滿足21世紀經濟和科技發展目標的要求。《報告》建議今後10年到20年內中國應下定決心,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在對外開放的環境中,建立強大的製造業。

    《報告》指出,處於工業中心地位的製造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工業化、現代化建設的發動機和動力源,是在國際競爭中取勝的法寶,是技術進步的主要舞臺,是提高每人平均收入的財源,國防安全的保障,發展現代文明的物質基礎。沒有先進的製造業去不斷地、持續地武裝、改造和提升各産業部門的裝備和生産運作水準,實現對環境友好的可持續發展,就談不上什麼現代化。即使是局部地、在個別領域裏達到了現代最好水準,對整個國家和全社會那還是空心的,不可靠的、沒有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化。有些人口少的國家,有可能依靠獨特的資源、産品或服務業的優勢參與國際交換,換來外國的先進裝備和服務設施,實現社會活動的現代化。個別成功的小經濟體的精神可師,經驗可鑒,其道難循。對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在現存的不平等、不合理的世界秩序中,沒有自己的強大製造業,要實現工業化和可靠的現代化是不可能的。

    五、安全的現代化

    人類還太年輕,資歷畢竟太短。地球年齡46億年,生命誕生於30億年前,人猿分手約200萬年,産業革命至今不到300年。資訊産業的出現好像是今天早上的事。人類不能擺脫求生存、求發展、求安全這些基本需求。生物學家們屢屢觀察到現代人類中出現與遠祖相似性狀的返祖遺傳現象。社會性動物群體內外發生爭奪領地、領導權和生活資源的殘酷鬥爭到處可見。人類的歷史何嘗不是如此。

    正如毛澤東在《賀新郎讀史》中所鑒:

    “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

    工業發達國家,總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就首先用於武器裝備,加強軍事實力。英國産業革命以後,集中工業力量,建設成強大海軍,橫行全球。彼得大帝18世紀初追學西歐的科學技術也首先用於武器製造。冷戰期間以“相互確保摧毀”的軍備競賽著稱。美國發展航太技術,公開要求建立天軍,以控制全球乃至太空。

    英國數學家和文學家羅素早在20世紀20年代在北京大學講學時就提示過:中國和各列強的基本利益是不一致的,一致的情況是偶然的。中國應該自己團結奮鬥,不能依靠別人。

    我們還要記住希臘人融入寓言中的智慧:與強人打交道要分外小心。他可以隨意傷害你,還説不是故意的。

    要求幾百年前才開始理性思維並開始了解世界的人們在短期內都能懂得並接受“兼相愛、交相利”(墨子,前468-前376)這種美德是不可能的。愛因斯坦的觀察值得注意:“有兩樣東西是無止境的,茫茫宇宙和人類的愚昧。但是只有後者我能肯定的確如此。”

    世事如大海,無日不風波。“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辛稼軒)。世事詭譎,天災禍福,不測風雲,總會發生。中國的睦鄰善遠政策是真誠的。但很多政治家們都擔心,21世紀世界人口將增至100億以上,每人平均資源進一步減少,貧困人口還要增加,利益衝突仍然會繼續,恐怖主義和返古的野性分子還會出現,局部戰爭還要發生。

    展望21世紀,為實現中國人民的百年夙願,完成工業化,建成一個民主富強、人民幸福的國家,實現現代化,必須建立鞏固的,可信可靠的國防力量,才能預防和抵禦可能出現的返古野性和愚昧,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安全,保障奮鬥目標得以實現。建成可靠國防的根本保證是建立自己強大的、先進的製造業。隨著工業和資訊技術的飛速進步,當代武器裝備和戰爭方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必須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中繼續加強高技術研究開發,提高精密製造能力,提升傳統工業的技術水準,以保證中國能建造各種飛機、艦船、航母、導彈、雷達、微電子、通訊等各種民用和軍用裝備,建立和保持可靠的國防力量,為現代化建設保駕護航。

    毛澤東《讀史》詞的下闕末句是: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跖莊蹻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

    扼腕濃情,喻世重托,今猶昔。

    腳踏實地,艱苦奮鬥,少一些浪漫,多一點實際;睦鄰善遠,不圖對抗;贏得50年以上的時間,建成強大可靠的先進製造業,是中國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根本保證。

    新華社 2002年9月26日


30年代知識界對中國現代化之探討
朱高峰:中國製造業只是美國的1/5
高盛研究報告:中國並未掏空其他地區製造業
樊綱:中國還應大力擴展製造業
讓製造業發揮容納就業人口重任
“全球製造業中心”該是什麼樣 ?
中國製造業升級帶動資本市場發展
邱曉華:中國經濟靠製造業牽引 
宋健院士求學紀實
宋健談21世紀科技政策:中國科技要走向世界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