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墻之隔差距大 “城中村”教育問題發人深省  

    無論是董俊傑,還是他的媽媽,都談到了“成長環境”的問題,老師更加強調了教育中家長的配合問題。記者發現,近兩年來,雖然“城中村”的教育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培養出了一些像董俊傑這樣的優等生,但就普遍情況來看,“村裏”的教育與一墻之隔的廣州城的教育,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中村”的教育還面臨著較突出的“環境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問題。

     案例 董俊傑父母的“培訓”

    在廣州石牌村中長大的董俊傑,在他將離開培養了他6年的石牌小學升入初中前,為學校創下了一個奇跡:拿到了全國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三等獎。這個獎對一個坐落在“城中村”裏的小學來説意義非凡————它驗證了一條成功培養“城中村”孩子的思路。

    董俊傑天真地告訴記者,他感到自己是一個幸福的孩子,因為他的父母很關心他,而他的有些同學就沒有得到這麼多的關心。舉例説,放學後晚回家半個鐘,媽媽就會到處去找我,但有些同學,放學後直到8點鐘不回家,父母也不管的。董俊傑將取得的數學成績歸功於父母的“培訓”。董俊傑的媽媽在談起兒子取得的成績時顯得很隨意,她説,她對兒子一向都管得很嚴,因為他們居住的環境複雜,她怕兒子交上“損友”去玩遊戲機甚至被人拖下水吃“白粉”,所以她對兒子的玩伴精心挑選,兒子接到同學的電話,她也要問個清楚明白。

    在董俊傑的班主任蔡老師的印象中,董俊傑從入校後就是一個好學生,一年級參加拼音比賽還拿過二等獎。董俊傑的父母通情達理,對學校教育非常配合,她認為這是董俊傑取得突出成績的一個重要原因。

    分析 “二世祖”産生的原因

    一方面,“城中村”的孩子從小在複雜的地方成長,對他們的品德容易造成負面影響,而他們的父母由於自身文化、觀念的原因,對他們的正面影響又相當的有限。另一方面,“城中村”的孩子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他們中有的人從小嬌生慣養,缺乏吃苦耐勞精神。這些,都是前幾年媒體報道過的“城中村”裏産生“二世祖”的原因。

    環境複雜:一位在“城中村”小學裏教了6年書的老師告訴記者,她深感“城中村”教育環境的複雜給教育帶來的危害。她舉了一個最近的例子:有個學生中途轉學到了她的班,他上課時講話,下課後打架還隨口就出髒話,她批評他,他從不以為然。有一次他居然約校外的人來打同學,她於是在全班狠狠地批評了他,他在座位下眼露兇光握緊拳頭做出一副要打人狀。事後,她又專門找他談心,使他了解到老師也是看到了他的優點並是從內心關心他的。不久,他父母鬧離婚,他沒有找哥哥而是來找老師哭訴,老師安慰他並去勸説他的父母,從此他“服”了老師並順利畢業。但就在等著升初中的短短假期過後,他回母校來拿東西,老師發現僅僅40天不見,他就變得“面目全非”——一口又來了髒話,穿著古裏古怪,且又和一幫“兄弟”混在一起。

    僅花錢不教育:走進廣州不同的“城中村”,詢問每一個做父母的村民,他們都會告訴你,他們最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只要孩子在學習上需要,他們都會毫不吝惜地花錢。但是,細問他們在教育中做了什麼時,他們都是這麼一句:“我們給錢他讀書,不要他做家事”。但是,這對“現代家教”來説,是太不夠了!

    家長不明是非:在品德教育方面,孩子們如果犯了錯誤,家長也很少分析問題講道理的,一般就是打一頓了事,有的出於某種原因乾脆不管,還有的家長自己都不明是非。一位“城中村”小學的老師説,他們班有個學生買了一輛別人不知從哪兒弄來的摩托車,玩了三個月家長都不知道,老師發現後告訴其母親,其母追問兒子摩托車的來歷,兒子拒不交待,其母煩了乾脆不管。

    父母身教欠缺:有些“城中村”的孩子進小學後,給老師的印像是:方言重、詞彙貧乏且講髒話,不懂禮貌且人際交往能力差。教育的規律是:身教重於言教。而“城中村”裏有的父母在這方面是做得是比較欠缺的。

    出路 教育互動 先教父母

    已經富裕起來的“城中村”,其實是非常舍得在教育上投入的。林和村出資在村中修了小學和教職工宿舍,每年節日還出資慰問老師,假期出資給教師去旅遊。石牌村13年為學校投資達1500多萬元,修了游泳池,建了高標準的塑膠跑道,對教師還設了獎教金,鼓勵教師教學出成果。有些“城中村”學校的硬體,已經不比社區學校差,但為什麼“城中村”學校的教育效果還是比社區學校差些呢?

    教育的效果是在互動中産生的,教育需要教師和孩子間的互動,同樣需要家長和孩子間的互動。“城中村”孩子的教育,缺乏家長與孩子間的互動。於是,有的“城中村”學校為了激發、鼓勵這種互動,辦起了家長學校,請教育專家給家長上課,上課提升了家長的家教能力和他們自身的素質,也激發了他們的家教熱情,學校明顯地看到了家庭教育在學生身上出現的效果。

    專家觀點

    張鐵明(廣州市現代教育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城中村”的孩子生活在相對低水準的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下,這與他們家庭高經濟收入水準産生很大反差,這使某些孩子産生了比城市人優越的心態,但品行、習慣又比城市人差,因而這些既有小農狹隘意識又有“二世祖”心態的孩子,給教育增加了難度。“城中村”孩子的觀念、品德教育與學業是同等重要的。

    梁永豐(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城中村”學校的教育條件與城市社區比,存在先天的不足。

    因為“城中村”學校周邊居住環境複雜,受教育者的家庭文化背景又相對較低,而家庭物質生活條件又相對較好。因此,在教育中不僅僅要教育小孩,關鍵還要提升家長的教育能力。要通過家長學校、街道居委會、派出所來配合學校教育。(章梅 鄭君) 

    

    新華社 2002年9月9日


重點中學班級“浮腫” 學生家長憂心忡忡
上海推出母子行"奧妙成長一日"活動指導家庭教育
一墻之隔差距大 “城中村”教育問題發人深省
上海已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47家 就讀學生8萬餘人
海歸派就能賺大錢?專家稱赴外留學不能盲目樂觀
中科院院士楊福家:世界一流大學更要有大愛
市場經濟下的中國教育
北師大與巴黎高師結為姊妹學校並簽署合作協議
40年桃李遍全球 北語培養出14位駐華大使
《關於“十五”期間掃除文盲工作的意見》(全文)
[北師大百年華誕]師大與中國教育
中學生“煲電話粥”表明其渴望人際交往願望
中國高等師範教育百年回眸
無師資無課本無課時 性教育走進小學不容易
畢業生數以千萬計 我國成人高等教育50年碩果纍纍
上海:盲人本科生首次走進大學
未經核準的“洋學位”國家不予承認
國家獎學金開始分名額 向部屬中央直屬院校傾斜
21世紀教師該具有什麼專業素質
三篇陳年論文屢獲“重獎” 曝光學術騙局
北工大教授冒充學院招生 涮了200高考落榜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