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思危詮釋證券市場五大關係

    最近,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在談到證券市場的問題時説:“我很高興地看到,半年來證監會在監管力度方面大大加強了。監管部門首先抓資訊披露的監管思路也是正確的。我們強調在證券監管中,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和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要共同起作用,也就是説要加強投資者教育,我們看到證監會近期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我認為股市下跌的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是股市盤子增大了,而流入的錢在減少。二是中小投資者信心受損。三是國有股減持確實倉促了一些,有關政策考慮不週,因而投資者不理解或對定價有意見,造成股市下跌。中國股市確實對中國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不能因此掩蓋問題的存在,同時應當看到這些問題的産生有其必然性。但關鍵問題是我們對證券市場的發展要有信心。”

    證券市場發展與證券監管者的關係

    成思危認為中國證券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總體來説在不斷進步。當然由於體制、經驗及市場經濟不完善等各方面的原因,也還存在令人不滿意的地方。

    對比證券市場與貨幣市場的發展,他認為貨幣市場發展滯後,是因為主要採取的是“堵”的辦法,不是疏導的辦法。而證券市場這些年總算發展起來了。他還記得這個市場剛建立時很多人不理解,深圳還要動員人們買股票,後來是搶著買原始股,出現了很多問題,但當時並沒有採取停下來的辦法,而是不斷改進,加強立法。證券法立法時正值亞洲金融危機,對該不該立這部法也有爭議,但是這部法還是立了,並促進證券市場向好的方向發展。

    去年全國人大常委會證券法執法檢查的目的在於完善法律的實施。那次執法檢查下了比較大的力量,共分四個組,他本人就親自參加了上海、深圳、武漢三個組。檢查中他看到了證券市場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確實發現了一些問題,並對證券監管機構提出了批評和要求。

    他説,他很高興地看到證券市場存在的一些問題正在或已經得到解決,第一,半年來證監會在監管力度方面大大加強了,通過監管發現了證券市場存在的問題,使“銀廣夏”等一批證券市場的違法違規案件得到揭露和處理;第二,監管部門首先抓資訊披露的監管思路也是正確的,從資訊披露入手,分析市場中存在的問題,並給予相應的處置;第三,我們強調在證券監管中,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和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要共同起作用,也就是説要加強投資者教育,我們看到證監會近期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因此總的來説,監管部門改進工作的趨勢是好的。

    按相關規定,執法檢查半年後,中國證監會應當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其半年來改進工作的情況。他希望並相信證監會將向常委會交上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b>全球經濟下滑與中國風險投資的關係

    成思危認為進入新世紀,世界經濟開始放緩,全球風險投資也伴隨著經濟的下滑大幅縮減,但他本人對全球風險投資趨勢持審慎樂觀的態度。他認為股市本身是虛擬經濟,本來就存在泡沫,泡沫的膨脹和破滅就造成了股市的波動,但從長遠看,總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成思危曾經目睹了美國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那時道瓊斯指數還不到三千點,十餘年後道指曾衝到了一萬兩千點。他説,我對股市恢復上升是有信心的,但這需要時間,少則兩、三年,多則三、五年。有人認為需要十年,我説太長;有人認為今年就好轉,我説太短。

    中國的風險投資在受世界經濟影響的同時,也受到國內經濟發展的制約。風險投資比較熱的時候,普遍存在急於求成的心態。成思危説他曾把風險投資比作將雞蛋孵成小雞,然後將小雞養大賣出去收回投資。但急於求成的風險投資者不願意做“孵小雞”的工作,恨不得給小雞喂激素後趕快賣出去。在這種心態下,很多風險投資大量收購可能在二板上市公司的股份。由於二板市場沒有推出,一些券商和風險投資公司被套住了。

    但是不成熟的企業上市風險很大,這是有教訓的。美國有一個統計,1999年上市的242家網路股公司,在上市時有224家沒有營利記錄,只有18家公司賺錢。允許不成熟的公司上市,實際上是把風險投資者應當承擔的風險轉嫁給公眾投資者。由於這些公司的股價與實際業績反差巨大,投資者喪失信心,導致股市大幅度下跌。這個教訓是值得吸取的。

    成思危主張中國的二板市場要積極慎重地推進。“積極”是因為二板市場能給投資者一個退出的出路,使其對風險投資有信心;“慎重”是因為二板市場門檻低、風險大、面向公眾,而公眾對高科技企業了解不深,同時二板市場本身的結構也還需要研究。

    另外,成思危覺的我們在風險投資的微觀運營上,如怎樣選擇項目,如何組織風險投資公司,怎樣對創新企業的經營者既有激勵又有約束等方面還不健全。我們還缺乏真正懂得風險投資的人,這類人既要懂業務、管理,又要懂金融,還要有較強的鑒別項目和公共關係的能力,這樣的人才很少。

    由於上述幾個因素,中國的風險投資應該説遇到了比較大的困難。但成思危相信人們慢慢會認識到風險投資的重要性,並認識到怎樣做才是正確的,照搬國外的做法不行。他相信假以時日,會有一批風險投資公司健康地成長起來,那些靠投機、欺詐為生的公司將被淘汰。

    近期股市下跌與國有股減持政策的關係

    成思危説,從去年下半年以來,股市出現較大波動。在去年上證指數衝到2200點時,他就認為當時的市場存在炒作和泡沫。基於這個觀點,股市下跌是正常的。

    他認為股市下跌的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是股市盤子增大了,而流入的錢在減少。去年核準制下新股發行較多,股票市場的供應增多,但同時由於查處銀行資金違規進入股市,取消了無指定用途貸款,加之私募基金在嚴查之下有所收縮,使進入股市的資金減少。供求關係的失衡是股市下跌的原因之一。

    二是中小投資者信心受損。以前中小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違規行為知之不多,但隨著市場監管力度的加大,揭露出的違規行為使其信心下降,投資更加謹慎。

    三是國有股減持確實倉促了一些,有關政策考慮不週,因而投資者不理解或對定價有意見,造成股市下跌。

    成思危認為股市下跌是這三方面原因綜合作用導致的,不單單是因為國有股減持。證監會在加強監管的同時減少新股發行,並且宣佈暫停國有股減持有關條款的執行是正確的。但是暫停並不等於不做,通過減持國有股增加社保基金的方向是正確的,證監會已拿出了7個方案徵求意見,應當通過集中智慧找出合適的方法,穩妥推進這項工作。

    另外從我國股市的現狀看,四、五萬億的市值中,只有30%多是流通部分,一個股票市場如果不能全流通,從長遠看是不行的。

    中國資本市場與經濟發展的關係

    成思危認為中國證券市場已經走過了十幾年曆史,而這段時間也是我國經濟最活躍的時期。從2000年年底,他就組織了一些專家開始研究這個問題,目前該研究已基本完成,並準備匯總後集結成書。

    這次研究通過對大量數據的研究和對投資者的調查,回答了有關中國股市的五個問題,包括:中國股市是不是一個“政策市”?有沒有過度投機?有沒有短期行為?有沒有“黑莊”操縱?股市中有多少泡沫等等。

    書中的觀點是:中國股市受政策因素影響是很大的,確實存在過度投機和一級市場的無風險套利,股市的短期行為顯著,泡沫和莊家操縱的情況確實存在。對這些問題書中都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給予了回答。

    通過研究還表明,中國股市確實對中國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不能因此掩蓋問題的存在,同時應當看到這些問題的産生有其必然性。但關鍵問題是我們對證券市場的發展要有信心,對存在的問題不掉以輕心,通過研究發現癥結所在並切實加以解決。書中還提出應當怎樣規範和發展中國股市。

    這本書初步命名為《中國股市的診斷與治療》,希望能在今年四月份出版。

    證券市場發展與投資者保護的關係

    成思危説,中國的證券市場是一個以中小投資者為主要投資力量的市場,投資者權益保護是我國去年證券法執法檢查的一個重要內容。證券法也早有規定,如由於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有重大遺漏,致使投資者在證券交易中遭受損失的,發行人、承銷的證券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發行人、承銷的證券公司的負有責任的董事、監事、經理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已經有規定了,但還要解決如何操作的問題,只有真正操作起來,才能保護投資者權利。

    他認為對於投資者要求證券民事侵權賠償的訴訟,法院應當受理。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決定有條件地受理證券市場的民事侵權案件,應當是一個積極的開端。此類案件的審理將推動我國證券市場法治化的進程,提升投資者對證券市場的信心。

    他認為要建立證券民事賠償案件的集體訴訟制度,這項工作非常重要,這需要投資者、律師、法院三方面配合。單純對上市公司的違規行為進行行政處罰,並不能有效保護投資者利益。

    可喜的是,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搞投資者教育,上海證管辦等還為此編寫了投資者權益保護手冊,並附有投訴指南和案例。成思危本人已為這本手冊寫了序言,希望能夠儘快出版。(倪小林 薛莉)

    《上海證券報》 2002年1月23日

    


劉鴻儒慎談股市
眾專家激辭辯論難統一 “股市危機”成共識
董輔礽:維護股市是維護國家利益
中國股市 營造發展新起點
中國股市不應與一直向好的宏觀經濟基本面背離
戴相龍:我國股市會健康發展
中國股市:向長期動態均衡轉移
成思危:透明是監督前提 管理與疏導並重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