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戰略“新框架”初露端倪   
翟玉成

    美退出ABM條約後,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開始轉向美俄兩國就新的戰略框架的展開的會談。新框架將採取何種形式、包含哪些內容,不僅關係到兩國未來關係的性質和走向,對於全球戰略穩定以及軍控與裁軍的進程也有重要影響。2月5日,美國國務卿鮑威爾明確表示,美國願意與俄羅斯簽署一份新的削減戰略武器的條約,將兩國的承諾記錄下來,並希望它具有法律效力。俄羅斯副總理卡西亞諾夫此前在與布希總統會晤後也表示,他相信華盛頓願意在5月份的俄美首腦峰會上簽訂這樣一份正式協議。這意味著美俄兩國在新框架的具體形式上將獲得突破。

    一、定位兩國關係,雙方互有需求

    早些時候,俄羅斯曾堅持ABM條約不可動搖,核裁軍只有在維持ABM條約情況下才能進行。但是,面對布希的退約決定,俄羅斯並沒有做出激烈的反應,普京總統只是輕描淡寫地稱美國的退約行為“是一個錯誤”。對於俄羅斯的溫和姿態可以有多種解釋,如美國的退約是預料之中的事,俄羅斯早已作好了思想準備,彈道導彈防禦計劃在可預見的將來對俄羅斯並不構成實質威脅等,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俄羅斯渴望與美國維持一種象徵性的戰略對等關係,以顯示其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大國地位。其實,俄羅斯維護ABM條約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樣在於維持與美國之間相對穩定的戰略框架。

    就美國而言,一方面,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已不再是美國對等的戰略對手,有必要在新的基礎上構築與俄羅斯的關係;另一方面,俄羅斯仍然是世界上惟一可以毀滅美國的國家,其發展潛力更是不可低估。通過新的框架,確保俄羅斯的穩定並朝著美國希望的方向發展是美國決策者的主要考慮。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在退約之前一再向俄方通報,進行大量説服工作,並在退約後繼續就戰略框架問題與俄進行會談的重要原因。美俄兩國都是大國,終究要共處下去,既然美國表示出與俄羅斯建立新框架的願望,俄羅斯就沒有理由拒絕。

    二、戰略框架,唯核為大

    冷戰時期,美蘇通過核對峙保持戰略穩定,核關係是兩國戰略框架的主體。新時期,儘管核的地位有所降低,但兩國戰略框架仍將以核為主要內容,因為核武器仍然是對兩國戰略力量對比起主導作用的因素。1月16日~17日美俄會談的主要內容就是核裁減問題。不過此次會談尚未觸及實質問題,雙方商定將在今後舉行一系列的會談。

    但是,美俄對於核裁軍存在一系列分歧。俄羅斯希望美俄之間能就核裁軍達成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經得起核查,確保不可逆轉的協議;同時,由於戰略防禦與戰略進攻性武器密切相關,俄羅斯還希望以協議的方式對美國的反導系統施加某些限制。1月17日,參加核裁軍會談的俄方代表團團長,副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基上將提出了俄美會談的原則:同等安全、核政策透明、戰略進攻和戰略防禦分開、進攻性武器不可逆削減、對裁減過程實施控制、決策合作和為削減下來的核武器盡可能提供資助。這些原則能否完全為美國所接受是頗有疑問的。

    美國希望按照自己的步驟實施單邊的削減,拒絕在這一問題上承擔法律義務。從今年1月9日出臺的美國核態勢審議表明,美國對於核裁軍的方式、步驟、目標早有自己的打算,且被定型,根本沒有考慮俄羅斯的因素,核裁軍實際上已經不再是一個需要和俄羅斯深入討論的問題。這一情況將俄羅斯推到了極為尷尬的處境:要麼接受現實予以跟進,要麼按照自己的方式裁減。其實,美國已經確信俄羅斯無力承擔現有規模的核武庫,除了削減,別無選擇;再退一步,即使俄羅斯不作削減承諾,美國也不擔心俄會對自己構成威脅,因為根據核態勢審議,美國的核武庫始終保持應變能力,在形勢逆轉的情況下可以迅速恢復。即使兩國能夠使新框架在形式上表現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但美國在其中的承諾很難超出核態勢審議中所做出的承諾。

    不過,美國在新框架形式上的妥協,畢竟為俄羅斯挽回了一些面子,至於核裁減的透明、信任措施,雙方互有需求,且一直進行當中,不會構成障礙,美俄關於新框架的主要分歧已經克服。至於通過新框架限制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既然美國已經撕毀了反導條約,就不可能再接受任何法律上的限制。但並不排除美國導彈防禦問題做出一些非實質性的承諾,如在近期是有限的,不針對俄羅斯,加強兩國在這一領域的合作等等,這樣既照顧了俄羅斯的面子,又避免了美國承擔法律性義務,是最為現實的一種安排。

    此外,作為規範兩國關係總體方向的戰略框架,應不只限于核問題和導彈防禦問題。如果撇開單純的戰略穩定的考慮,並考慮到新戰略框架形成的背景,新的框架還將包含兩國之間的合作,如防擴散、反恐和地區安全。如果將戰略框架擴展的外延擴展到軍事安全領域之外,雙方的高層政治對話、經濟和技術合作也應佔有一席之地。據悉,俄羅斯與美國將就戰略裁軍問題建立三個工作組,處理戰略武器裁減、導彈防禦、軍事技術合作和反恐問題。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即將形成的戰略框架的主要內容。新戰略框架的綜合性和寬泛性,將使得兩國更加容易克服在具體問題上的分歧而達成妥協

    三、不對抗的對手,難知心的朋友

    美國對俄羅斯的一個重要説詞,就是美俄已經是朋友了。既然是朋友,裁減核武器就不需要條約了;既然是朋友,就不應該對導彈防禦系統表示懷疑。然而,分析新近出臺的核態勢審議,俄羅斯仍然被定位在一個潛在對手的地位。否則就無法理解美國為何仍將保留1700~2200枚彈頭的部署水準;而且這一過程要長達十年,還要每2年作一次評估;削減下的彈頭還要儲存起來,作為反應性力量,以防出現“緊急的事態”。按照美國學者的分析,在大約2200枚的彈頭中(另加上200~400枚經常處於檢修狀態,但用於部署的核彈頭),大部分仍以俄羅斯為目標:其中1100枚瞄準戰略核力量,160枚瞄準首腦機關,500枚瞄準常規力量,500枚瞄準基礎工業設施。結合美國在禁核試問題上的倒退和發展低當量戰術核武器的企圖就不難看出,美國新的核態勢在減少對核武器依賴的同時,動用核武器的門檻卻降低了;在核武器部署水準下降的情況下,核武庫並不減少,而且加上由於非核打擊能力的引入,其整體威懾能力加強了。因此,美國雖然以冷戰結束為藉口拋棄了ABM條約,但並未真正拋棄冷戰思維。

    當然,俄羅斯政治經濟制度已經完全西化,無意挑戰美國的社會制度並在全球範圍內同美國展開爭奪。正如普京在去年訪美後所表示的,俄美之間的關係已經發生了實質性變化。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允許回到美蘇對抗時代。這種變化使得美俄之間衝突的危險大大減低,併為雙方在一系列問題上展開闔作提供了可能。美俄在阿富汗的反恐合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但是,對於美俄之間的合作究竟能密切到何種程度,輿論界是存在懷疑的。防止出現對其全球霸權構成挑戰的國家是美國始終不變的目標。作為兩個都有戰略雄心的大國,相互之間的戰略利益難免會發生衝突。同時,由於歷史的、文化的、民族心理的、地緣的各種因素,決定了美俄之間的合作必然是有限度的。如今,在阿富汗反恐戰爭尚未完全結束,美國在中亞駐軍問題已經引起俄羅斯的憂慮。在反恐問題上,俄羅斯儘管支援美國在阿富汗的行動,但在車臣問題上美國能否支援俄羅斯就成問題。在俄羅斯與北約的關係問題上,儘管美國支援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但接納俄羅斯加入北約的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一旦俄羅斯加入,北約的性質,存在理由都將發生問題,更重要的是,俄羅斯的加入,必然會對美國的領導和控制權構成挑戰,也將在歐美關係上插進一個楔子,這是美國決不願意看到的。同樣,隨著美國實力不斷增強,必將使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更加我行我素,這肯定是俄羅斯所不願看到的。

    (翟玉成 中國國防科技資訊中心)

    中國網 2002年2月19日


美國意欲何為?
白宮已通知國會為恢復核子試驗做好準備
2001美俄核裁軍 
美國退出《反導條約》後普京手“軟”有文章
俄羅斯緣何對美國“退約”反應平靜? 
俄羅斯沉著應對美退約
普京説美退出反導條約不會影響兩國關係
美國為何如此急於退出ABM條約? 
俄美繼續對話 分歧難以消除
美國抵制核禁試給全球帶來陰影 
布希政府頻頻挑戰國際條約
拋棄ABM條約將意味著什麼?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