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安全網有多結實——訪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

    ●“三條保障線”當前不會變

    ●多層次醫保體系正在建立

    ●更多的財政支出將用於社會保障

    我們下崗了———“三條保障線”會不會有變化?失業保險能否撐得住?政府怎麼幫我們就業?

    記者:“下崗”這個詞現在用在各個領域中。回想起來,還是1998年,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國企減員採用“下崗”方式。當前階段的社會保障,我們的提法一直是“三條保障線”,即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領取基本生活費,三年期滿仍未就業,符合條件,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符合條件,領取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費保生活。1998年進中心的職工到去年已協議期滿出中心,下崗職工的總量也在下降,這一保障制度會不會有變化?

    劉丹華(培訓就業司副司長):“三條保障線”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這個制度從大的方面講是不會變的。現在説有變化,主要指在進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試點的地區,包括遼寧省全省和其他省份中的試點城市,從去年1月1日起企業新裁員已不再進中心,直接進入失業保險。這也是我們常説的“並軌”。東部沿海經濟比較發達的7個省市,去年下崗職工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已超過進中心人數,這些地區有望在今明年全面並軌。

    各地正從“雙軌”走向“轉軌”,時機成熟還會實現“並軌”,那時候,就不再有“下崗”了,失去崗位就是“失業”。儘管如此,目前還在再就業服務中心的下崗職工要放心,國家絕不會不考慮他們的實際困難,推出去不管。

    記者:剛結束的勞動保障工作會上公佈了這組數字:這幾年,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上升很快,1998年是58萬人,去年已達到350萬人,預計今年會有近500萬人。下崗向失業“並軌”後,進入失業保險的肯定還會有所增加,不知道失業保險金是否能夠支撐?

    劉丹華:到去年底,全國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是1.035億人,基金收入200億。失業保險基金在確保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和促進再就業的同時,還調劑近30億元支援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不過,你所説的基金壓力也是存在的。根據測算,今年一些地區失業保險基金將面臨收不抵支,從趨勢上看,基金支付能力明顯不足。在勞動工作會上,我部已經向各地強調,要抓好擴面,加強徵繳,收不抵支的地區要早作安排,必要時申請地方財政補助。

    記者:失業保險最多保兩年,兩年後是最低生活保障。“低保”也能保生活,但標準不高。對老百姓而言,最大的保障恐怕還是就業。這幾年,就業似乎是越來越難了。

    劉丹華:就業形勢的確很嚴峻,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去年再就業率約為30%,較上年又下降了5—6個百分點。不過也要看到,就業已引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各地也積極主動開展工作。遼寧、黑龍江、江西等省政府出臺了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把就業工作納入了政府考核目標。今年全國的目標是新增就業800萬人。這就要在新增就業崗位上下功夫。近期來看,城市社區就業是個增長點,要大力發展社區的家政服務、社區保安、護理等便民利民服務業。

    背景:失業保險制度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建立。1999年國務院發佈《失業保險條例》,使之得到進一步完善。2002年預計參保人數將達到1.1億人,全年基金收入超過210億元。

    我們病了———醫改,我們的負擔重了還是輕了?得了大病還能看得起嗎?

    記者:現在全國各地正在推進醫療保險改革。理順制度、建立起一個安全網是件好事,不過,還是有許多老百姓反映,新醫保後,看病需要自己掏的錢反而多了。改革究竟是減輕個人的負擔還是讓個人承擔更多?

    烏日圖(醫療保險司司長):這裡有必要強調一下醫保改革的目的。原公費、勞保醫療制度下,職工的醫療保障水準取決於職工所在單位的經費來源和經濟效益狀況。有少數單位職工仍實行免費醫療,有的部分報銷,有的完全由個人負擔。這種制度既有保障不足的問題,還存在著醫療資源的浪費,職工醫療待遇苦樂不均。醫保改革的目的就是通過新制度所建立的醫、患、保、藥制約機制和費用分擔機制,保證所有職工和離退休人員得到基本醫療服務。

    在這個前提下,個人要繳醫療保險費,同時也要負擔一定比例的醫療費,這是保險制度的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體現。所反映的看病時個人負擔加重的情況,有新制度建立初期,政策不完善的原因,也有管理服務不到位的因素。目前國家正在通過加強醫療保險用藥管理,通過規範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的管理,通過醫藥衛生體制的改革,減輕參保職工個人負擔。

    記者:生小病,自己多掏點也無妨。老百姓最怕生大病。從已經實施醫保改革的情況看,多數人的個人賬戶可以解決小額門診醫療費用,但參保者倘若得的是慢性病,個人賬戶不夠花,或者得了大病,醫療費用超過封頂線,這就很為難了。

    烏日圖:對這類問題各地有過許多積極探索。比如上海,建起醫療互助制度,較好地解決了低收入人群的醫療保障。國家在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同時,也正在抓緊建立包括公務員醫療補助、職工大額醫療補助、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在內的各類補充醫療保障制度和社會醫療救助制度。這個多層次的體系建立起來,相信老百姓的“病有所醫”會得到更好的保證。

    背景: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從1998年開始。到2001年底,全國已有97%的地市啟動實施,覆蓋人數達到7630萬人。今年的目標是,所有地市都要實施改革,覆蓋人數達到8500萬人。

    我們老了———個人賬戶積累怎樣?養老金收不抵支怎麼辦?

    記者:我們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基本框架已經確立。但當前養老保險制度還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包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基金與統籌基金合併使用,其中大部分已用於支付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不知國家是否要解決這一問題。

    焦凱平(養老保險司司長):近年的實踐證明,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模式是成功的,應當繼續支援。但現行制度中的確還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需要認真研究解決,包括你所説的社會統籌基金與個人賬戶基金的管理問題。正在進行的遼寧試點,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將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分開管理。個人賬戶規模從現在相當於個人工資的11%降為8%,個人賬戶完全由個人繳費形成,實行完全積累;企業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全部進入社會統籌基金,用於保證當期發放。遼寧試點目前進展平穩,將繼續推進,為全國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提供經驗。

    記者:俗話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了解到一組數字:近幾年,養老保險收支缺口逐年擴大,從1998年的100多億元增加到2000年的400億元,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已達24個。空賬、收支缺口,説到底都是一個錢的問題。這個問題直接關係到離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能否按時足額發放,不知道國家如何規劃?

    焦凱平:當前養老保險制度面臨的一個嚴峻課題,就是如何解決基金支撐能力不足。這需要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來實現,包括擴大覆蓋範圍,加強基金徵繳等。這其中最迫切的是建立一個穩定、規範、多渠道的養老保險籌資機制。1998年以來,確保養老金髮放的目標之所以能實現,一個重要措施就是中央和地方各級財政大力支援。目前國家已經明確,各級財政要調整對社保支出比例,由目前的10%左右逐步提高到15%—20%。今後,財政預算超收部分除法定支出外,主要用於充實社會保障資金。相信隨著制度的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基金缺口問題會得到逐步解決。

    背景:養老保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探索。到2001年底,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已達到1.06億人。2002年的目標是:參保人數達到1.09億人,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全面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社會化進程。白天亮

    《人民日報》 2002年02月04日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即將公佈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負責人就再就業援助行動答記者問
李榮融、張左己分別介紹國有企業改革和社會保障工作情況
張左己:農民就業的社會保障能力將加強和提高
蔡世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應逐步解決清欠問題
中國正加緊構築社會保障體系
人大代表:社會保障關乎國運,惠及子孫
我國正在編織世界最大的社會保障網
我國三條社會保障線將合併成兩條
中國將建立國家社會保障基金
中國公佈社會保障制度五大改革目標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