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姓藍皮書之九:文化  

    文化一方面是人類精神價值的體現,是一個民族的精神生存形態;另一方面也是精神産品生産的龐大的社會部門,是一種特殊的和具有巨大利益的産業。文化發展一方面標誌了一個民族的精神狀況,另一方面也標誌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文化的發展和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及競爭在冷戰後的“全球化”的語境之中更成為了世界不同社會和民族發展的關鍵課題。

    1908年8月,中國現代文化的偉大先驅者魯迅在《文化偏至論》中表達了他對於中國文化發展的期望:“外之既不後於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而這將使中國“屹然獨立於天下”。

    他的期望在一百年後正在變成現實。

    焦點一:文化市場化已成趨勢

    “新時期”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深刻的市場化轉型,這種轉型最為重要的文化表徵就是文化市場化的趨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種趨勢就更加明顯。

    首先,居民文化消費在總消費中的比例高速增加。我國居民的文教娛樂支出近年開始超過了用品類的消費。這也意味著過去往往由計劃經濟體制提供的文化娛樂逐漸轉變為由個人自己通過消費市場獲得。文化消費成為文化市場發展的巨大基礎和條件,這當然也顯示出經濟成長為背景的文化消費化的趨勢。原來以生産為導向的文化開始轉變為以消費為中心的文化。

    其次,文化市場的發展已經成熟。1978年,廣州東方賓館率先開辦音樂茶座,開啟了文化市場化之門。此後,許多文化單位開始進行市場經營,實行了自負盈虧的企業化管理,文化體制的改革也逐步推進。到了1998年,社會辦的文化産業的機構總數就已經達到文化系統的2.7倍,從業人員達到1.5倍。同時,原有的各種文化機構也經歷了深刻的市場化轉型。如報業的運作,就為了順應市場化的挑戰,進行了一系列報業集團的組建。這種集團化、集約化的新的文化産業機制也在其他文化領域中發展,如各地出版集團、廣電集團的組建等都體現了適應市場化運作的努力。就總體而言,文化的生産和消費已經由國家自上而下全面地支配和管理轉型為市場化條件下的多元形態。由不同文化領域的市場構築的文化市場的體系業已形成。

    這導致了兩個結果:一方面,一種以大眾文化為中心的文化生産和消費機制已經形成,“大眾”的文化消費取向在一定程度上支配文化的趨勢;在20世紀90年代初出現了劇烈的雅俗分立的現象,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爭議。而諸如流行音樂、電影 “賀歲片”、時尚性雜誌等流行文化形態已經彰顯了市場的活力。大眾文化的崛起已經成為事實。另一方面,隨著市場化帶來的社會分層,文化方面的分層也已經出現。各個不同階層和利益主體的文化趣味也開始在文化中發揮影響和作用。其中,中等收入階層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而崛起,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消費能力都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他們的文化品味與取向成為一種重要的文化選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他階層的文化選擇。

    中國文化的市場化也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首先,中國文化市場的總體規模仍然太小,文化消費在居民消費性支出中的比例還不足20%,而發達國家的文化消費一般佔居民總消費的30%左右,文化消費的潛能和市場化環境下文化發展的空間仍然巨大。中國文化市場的發展還沒有能夠充分滿足人們文化消費的需求。文化市場的發展依然滯後於整個社會的發展。其次,區域和地方之間的文化差距也有進一步加大的趨向。第三,在文化市場化進程中如何避免盲目迎合市場的媚俗和不良文化趣味的衝擊,在進一步開放和擴大文化市場的同時保持文化發展的先進方向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焦點二:電視成為家庭文化生活的中心

    十年來,中國人的生活和價值觀均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最為深刻地影響了這種變化的乃是電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電視普及過程,到90年代才真正完成。1990年冬,北京電視藝術中心製作的電視劇《渴望》的播映牽動了億萬人的心。這部以“室內劇”定位的電視劇的巨大成功無疑開創了一個新的文化空間,也從此有了中國電視劇製作市場化的可能性。此後電視劇一直是一種主要的大眾文化形式,其類型豐富,製作水準提高很快,是相當成功的本土藝術類型,具有保持本國市場主流位置的強勁競爭力。1993年5月1日,《東方時空》在中央電視臺開播,以晨間節目的形態引導了新聞評論類電視節目改革的潮流。1994 年4月1日,《焦點訪談》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開播。這些新的新聞類電視節目貼近百姓生活,表達民眾心聲,快速反應新聞焦點,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同時,隨著地方電視臺通過衛星電視得以覆蓋全國,地方電視臺突破了原來的地域局限,也進一步激發了活力。如以綜藝節目為中心的“湖南衛視”在90年代後期的崛起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它的著名節目《快樂大本營》曾經帶動了國內綜藝節目普遍的改版轉型。電視對於中國日常生活的影響是相當巨大的。電視既作為一個新聞和資訊的最為主要的平臺在發揮作用,同時又是家庭娛樂和文化的中心,它可以綜合各種不同的文化娛樂形式,是當下家庭文化生活的主要來源。

    1991年,電視廣告首次躍居各種廣告傳媒榜首,當年收入超過10億元。2001年,電視廣告收入達到400億元左右。全國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從1990年的79.4%增長到2000年的93.4%。全國有線電視用戶達到8000多萬戶。全國擁有電視臺約300多家,中國電視業擁有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視網。電視業無可爭議地成為文化産業的龍頭。

    VCD、DVD等與家庭電視機相關産業的勃興也是近年引人注目的文化現象。這個巨大的市場一方面帶來了影視文化産品的高度豐富和多樣化,導致了一種 “看碟文化”作為新的家庭娛樂形式的崛起;另一方面,也由於“盜版”的興盛而産生了嚴重的問題。如何加強市場管理和引導,進一步規範龐大的音像市場,乃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電視業的高速成長也同樣帶來了問題。如《還珠格格》等劇的流行,無疑顯示了青少年亞文化具有的影響力。但也帶來了生活價值的混亂,引發了家長和成人社會的憂慮。而青少年的“偶像”迷戀,一方面顯示了青少年的巨大的消費能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青少年價值觀選擇的盲目性。廣泛出現的電視劇對於古代歷史和經典作品的“戲説”狂潮,也帶來了對於文化價值的輕慢。其他如電視節目的水準一直受到批評,“明星”的社會角色等等問題,都讓人對於電視文化的影響感到憂慮,給管理和價值選擇及行業內部的自律提出了新的課題。

    焦點三:新經濟創造新文化

    網際網路的發展提供了文化産業和資訊産業結合的巨大前景。中國因特網的發展不過7年時間,但其發展的速度卻讓人震驚。1995年,中國上網電腦不過400台,上網人數僅僅70 00人。而據2002年7月公佈的數字,中國上網電腦總數已經達到1613萬台,上網人數已經達到 4580萬人。網路已經開始全面地介入和改變我們的生活。雖然新經濟在近一兩年遭遇了不景氣,但因特網的未來仍然相當光明。

    網路帶來的文化衝擊,首先是改變了我們接受資訊的方式。網路作為“第四媒體”為人們在第一時間接受各種資訊提供了可能。一方面,門戶網站如新浪、搜狐、網易等提供的快捷方便的新聞資訊服務,已經成為眾多網民不可或缺的重要資訊來源。另一方面,大批傳統媒體都已經介入網路業務,它們利用自己原有的新聞和資訊資源優勢建立了數千個網站,如“人民網”、“新華網”等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時出現了以地方的各主流媒體共同發起的大型網站,如千龍新聞網(北京)、東方網(上海)、北方網(天津)等等也發揮著重要的影響。目前,許多重要的新聞事件是通過網路第一時間獲得傳播和報道的。同時,無論是政府網站還是各種專業網站和個人網站都提供了大量各式各樣的文化資訊,它超越了地域的界限,實現了資源的共用,也將可利用的文化資源擴大到全球範圍。

    網路為新的文化形式的發展提供了平臺。它的快捷、方便、靈活、自由的特點正好可以包容各種文化的新形態。如網路文學的發展和FLASH(動漫)的流行就是典型的例子。雪村的歌曲《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成為2001年引人注目的文化現象,它就是通過網路中的FLASH不脛而走,廣為流傳的。網路文學則給許多無名作者的文學才能的展現提供了條件。

    另外,網路也改變了人們交流和溝通的方式。E-mail提供了人們之間更加迅速便捷地相互溝通和傳遞資訊的途徑。據調查,中國70%以上的網民仍然將E-mail功能視為上網的主要功能。而QQ則提供了網上聊天的新的工具,這一中國本地成長起來的網路工具不僅僅吸收和模倣ICQ的網上聊天的形式,而且為適應中國用戶的需求而進行了本土性的再創造,形成了具有當下中國文化特徵的交流模式。它帶來的在虛擬空間中的語言互動乃是一種超出了傳統的交流方式的新的文化形態。它在相當程度上滿足了當代人的複雜微妙的情感表達和交流的願望,也受到了熱烈的歡迎。QQ已經成為年輕一代交流的新方式,在其中流行的獨特語言和表達方式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文化形態。據統計,到2002年6月,QQ的登記總用戶達到1億多,其最高同時線上記錄達2493847人。

    網路也改變了文化市場的形態。如卓越網以低廉的價格線上銷售音像製品和書籍,獲得了成功,受到人們的歡迎。而這一實績正是在網際網路行業不景氣的“寒冬 ”取得的,是電子商務面臨困難時一個重要的發展契機。而“聯眾”的各種線上互動遊戲也成功創造了文化娛樂的新形態,獲得了市場的肯定。它們預示了文化市場網路化的潛力,創造了文化消費新形態。今後文化市場的網路化發展將會成為潮流。

    網路和任何新的事物一樣也存在著困擾人們的問題。網路由於高度的自由,也帶來了大量虛假和無用的資訊,甚至假新聞和有害資訊,造成對人們的誤導。如何有效地加強管理,特別是對新聞的發佈進行規範是一個相當迫切的問題。網路的智慧財産權保護也亟待解決和規範。青少年群體對於網路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如何讓他們獲得更有價值的網路生活,而不是沉溺于不健康的低俗消遣之中,乃是全社會不能回避的挑戰。同時,“網吧”作為新興的文化場所的安全性和規範性也引人注目。

    焦點四:文學藝術的全面轉型

    文學、戲劇、美術、音樂、電影等藝術形式在最近的十年中都有引人注目的變化和發展。原來被國家“包”起來的許多文藝部門,已經歷了市場化的挑戰。這些藝術類型都面臨市場化帶來的新形勢,以及新媒體及藝術形態的擠壓和衝擊。同時,如何創造為新時代的受眾所認同和接受的文藝作品,保持藝術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也是嚴峻的挑戰。因此,這些藝術形式往往出現了“兩極化”的發展,通俗的、市場化的藝術形態與前衛的、實驗性的形態之間的分流,受眾的“細分”都是引人注目的現象。同時,這些藝術也受到了國家的大力扶持。國家無論在評獎機制、政策激勵等方面都為促進這些藝術的發展和繁榮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使這些藝術類型無論在堅持社會主義文化的“主旋律”,還是“多樣化”的探索方面都取得了相當的實績。

    以文學為例,目前全國每年出版長篇小説1000部左右。就數量而言是歷史上最高的。同時,許多80年代崛起的新時期作家仍然保持旺盛的寫作能力。而一批新生代作家也在迅速成長,所謂“70年代出生作家”已經成為文學寫作的重要力量。文學書籍的熱點始終不斷,而實驗探索的努力也引人注目。像話劇的小劇場藝術的興盛,美術領域的藝術品市場的發育和前衛藝術與傳統藝術的均衡發展,電影領域的以“賀歲片 ”為代表的市場化的走向、主旋律電影的縱深開掘和“第六代”電影的探索,等等,這些文化亮點都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可能。

    但這些藝術形式在市場化轉型中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相當明顯,由於面臨加入WTO之後的新的衝擊而更趨嚴峻。如電影的票房近年來一直處於嚴重的滑坡之中,1999年全國電影觀眾僅為4.5億人次。劇團的演出場次也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2000年共有345 個劇團全年無演出,佔劇團總數的13.2%。説明市場化的轉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同時,如何實現跨媒體和跨行業的文藝體制的調整和整合,使得本來發展不平衡的不同藝術部門相互合作,共同繁榮,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焦點五: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再創造

    文化傳統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民族認同的前提。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不僅僅是中國人的精神遺産,也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國家在近十年來投入了大量的資源進行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研究。1992年以後,國家和地方對於文物保護的經費大幅增加。1992年全國投入文物事業的資金有9億多元;1997年就達到了25 億元;1998年投入這一領域的資金已達到63億元。文物的保護和田野考古發掘以及博物館的建設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同時,90年代以來,以“國學”的復興為標誌的傳統文化的研究也進入了新的階段。如在“九五”期間實施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就通過對中國文明的起源夏商周的綜合研究,確定其具體的編年。這一成果對於中國文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荊門市四方鋪鄉郭店村出土的“郭店楚簡”,也是引起學術界重視的重大考古發現。這批竹簡的年代約在西元前300年,共804枚,其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中國經典的異文和一些佚文,對於研究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發展有重要價值,可以改變我們對於先秦思想的許多觀念。對於這些竹簡的研究已經成為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的熱點。

    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還包括傳統藝術和民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歷時十餘年,有1.5萬人參加的京劇“音配像”工程,將300余部由京劇重要表演藝術家演出的京劇經典劇目的錄音配上圖像。這一工程將中國京劇藝術的精華活化,使精彩的唱腔配上年富力強的演員表演,更加能夠體現京劇藝術的精髓。2002年啟動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是對民間文化遺産進行全面搶救、普查和整理的工程。它包括宏大的出版計劃、多媒體計劃和遺産收集保護的計劃。這個工程對於在高速的經濟發展中越來越瀕於消逝的鄉土藝術、民間藝術等進行全面的整理和保護,具有巨大的文化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並不僅僅是對於昨天的承諾,更是對於今天和未來的承諾。發掘歷史的記憶是為了今天的創造。與對於傳統的研究、繼承和再發現相關的,是中國人對於21世紀未來中國文化的展望。如季羨林先生對於“中國文化復興”的思考,如對中國傳統的“和而不同”思想的闡發等等就提供了在全球化語境中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的強烈期望。雖然這些論點尚有不少爭論,也存在許多尚不週密之處,但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帶來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新的關切,則是歷史的必然。在這裡可以超越固守傳統和全盤西化兩種極端的觀念,獲得對傳統的新的思考。

    焦點六:少數民族文化展現活力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保存、整理和搶救,一直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從1984年開始,全國民族古籍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全面展開。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經搶救、蒐集少數民族古籍達12萬種,已整理出11萬種,出版5000多種。我國成立了三大英雄史詩《格薩爾》(藏族)《江格爾》(蒙古族)和《瑪納斯》(柯爾克孜族)的專門機構,負責史詩的研究、收集、出版工作。2002年是《格薩爾》成書1000年,舉行了各種紀念活動。自1997年起,一項跨世紀、國家級的民族文化重點項目《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正式啟動。工程預計在2008年完成。它將全面概括地反映少數民族古代文化的面貌。民族古文字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同時,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對大批民族地區的重點文物古跡進行了維修。其中對布達拉宮的維修就投入5300萬元和黃金1000公斤。

    少數民族文化的現實發展更是引人注目。少數民族藝術創作相當繁榮,創作隊伍不斷擴大。中國作家協會中的少數民族會員達到600余人。“駿馬獎”、“孔雀獎”等都為鼓勵少數民族藝術創作起了積極的作用。民族藝術興旺發達,基礎設施也有所加強。一系列大型文化工程陸續展開。如“ 萬里邊疆文化長廊工程”、“創建文化先進縣”、“知識工程”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少數民族文化的國際交流也發展很快。如2002年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週年在日本舉行的中國民族古文字書法展覽,就是將民族的傳統文化由當代人“活化”展示的例子。至於少數民族的服飾、生活展覽和傳統工藝和繪畫展覽就更為常見。少數民族的海外藝術演出活動也非常頻繁。民族文字和語言的使用也有發展,如民族語言的文字處理系統的開發,少數民族語言詞典的編纂等工作都有進展。

    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多元一體”的文化,是少數民族和漢族共同創造和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在今天“冷戰後”的複雜多變的國際格局中,少數民族文化的繁榮發展正是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展現中華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的重要方面。中華民族各個民族文化和諧共處、協同發展的狀況是世界罕見的,它相對於世界民族衝突頻發,民族矛盾激化的狀況是一個正面的範例,也是中國獨特的文化經驗。

    焦點七:基層文化的再出發

    建國以來,我國基層民眾的文化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在市場化和全球化的環境下,我國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性日益明顯,不同階層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有了明顯的差異,落後地區的文化發展本身相當困難,而原有的一些基層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也在新的環境下不可避免地有所削弱。如何在社會團結的基礎上,重構普通人的文化生活,促進基層的文化發展是政府和社會共同需要關注的問題,也必須由國家推動整合各個方面的力量加以實施。

    近年來,國家對於基層文化建設加大了投入,也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基層文化的建設。從1996年開始的“三下鄉”就是選擇每年新年期間,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及各政府職能機構及社會團體共十二個部門共同發起的向農村送文化、科技、衛生的活動。它針對農村社會缺乏的各種資源,有針對性地提供全面的社會服務。這一活動組織人力、物力,將書籍、表演藝術、電影、醫藥、科技整合起來投入農村。在這一活動中企業的參與相當活躍。大學生的介入也引人注目:2001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就由3萬名黨員大學生組成1600多支“三個代表”實踐服務團,宣傳“三個代表”思想,活動涉及幾百個縣,近萬個行政村。此外,列入“三下鄉”活動的一系列文化扶貧工程,諸如“萬村書庫”、“手拉手”、“電視扶貧”、“為農村兒童送戲”、“報刊下鄉”、“電腦下鄉”和貧困地區建立影視文化中心等工程都有實效。如“萬村書庫” 藏書已經突破5000萬冊。“電視扶貧”工程建起420座衛星電視接收轉播站,使600多萬農民看電視的問題得到解決。另外,像文化大集、文化列車、文化演出大篷車等多樣的形式都吸引了基層群眾的關注。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的各地巡迴演出也成為文化活動的焦點。1998年啟動的“百縣千鄉宣傳文化工程”也是一項重要的基層文化建設工程,它採用定點資助的辦法,在中西部選擇100個無文化站、圖書館或有館無捨得貧困縣建設縣級“宣傳文化中心”,選擇1000個左右的鄉鎮建設“宣傳文化站”。從1998年到2001年,已經建成1212個鄉鎮宣傳文化站和110個宣傳文化中心。

    同時,城市的社區文化建設也相當活躍。隨著市場化進程的發展,人們的社會生活領域逐漸由“單位”轉向了“社會”。社區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它既是人們生活的中心,也是人們日常文化活動的中心。社區的文化活動具有將社區變為守望相助、互相扶持的和諧文明的生活空間,而且可以凝聚社會共識,創造精神文明的新形態。各個城市的地方政府普遍加大了對於社區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圖在區、社區、小區三級構築社區文化服務的體系,擴大居民對於社區文化的參與和社區認同感的形成。如近三年來,上海市投入2億多元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同時各地都開始發展如市民教育、文化廣場活動、社區文化陣地建設等活動,也有很好的作用。

    基層文化的建設乃是超越目前流行的以中間階層文化為中心的文化,建立不同階層、不同利益傾向的人民的共用文化,建立新的社會團結的重要方面。目前還存在著投入不足,設施陳舊,民眾參與不足等等問題,值得關注。

    焦點八:開放自我與走向世界

    2001年6月23日晚,北京申奧活動達到高潮,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羅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在紫禁城午門廣場放歌,為北京的文化生活增添了獨特的色彩。在古老東方的宏大背景下,西方的傑出藝術家展示了他們最為精彩的藝術,這無疑顯示了中國的開放的新形象。

    中國的開放也帶來了文化交流和溝通的高速增長。中國與世界的文化聯繫極大地擴展了中國人的視野,也促進了世界對於中國的理解。而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和中國綜合國力的擴大其實為中國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也為中國的對外開放提供了條件。

    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已經成為時代的趨勢。1988年初,《紅高粱》獲得第38屆西柏林電影節金熊獎,這開始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張藝謀、陳凱歌為代表的“第五代”電影國際獲獎的浪潮。雖然他們的影片由於過度渲染“民俗”而受到批評,也沒有為中國電影産業開闢新的道路,但畢竟打開了中國電影的海外市場,獲得了相當的關注。至於其他藝術形式的獲獎熱潮也已經出現。音樂,舞蹈,電影,美術,雜技,文學,攝影等領域的藝術家,參加高水準的國際藝術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裡既包括中國傳統藝術形式的創作和表演,也包括其他藝術形式的創作和表演。1991-1997年,文化部派出參加音樂,舞蹈,雜技,美術國際比賽,就有951人次,獲得461個獎項,其中一等獎約佔一半。同時,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傳統文化的展覽也在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舉行約1000余次,促進了世界各國對中國文化的了解。“2000年相約北京”等世界各國人民廣泛參與的文化活動也有很好的效果。

    1992年,為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服務的中央電視臺第四套節目開播。2000年9月25日中央電視臺第九套節目正式開播,這是24小時全天播出的英語電視頻道。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網上廣播”也從1997 年起開播。這些現代媒體的支援,無疑為世界了解中國當下的活的文化,克服對於中國的那種片面刻板的偏見提供了基礎。

    與此同時,中國對世界的開放也達到了新的水準。從1995年起,十部大片的引進,使中國人可以和國際同步地觀賞好萊塢電影。《泰坦尼克號》、《指環王》等“大片”都引起了觀看的熱潮。“大片”的觀看已經成為許多城市居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電視節目的引進或一系列優秀海外演出團體的演出都不斷激起社會的關注。圖書版權貿易也迅速發展,1995年至1999年5年間引進圖書19740種。

    跨國資本對於中國巨大文化市場的潛力也持續關注,開始了較大規模的投入。2002年3月,默多克新聞集團旗下專為中國觀眾製造的電視頻道——星空衛視開始在廣東播出,100多萬有線電視用戶均可收到。星空衛視是一個全新的綜藝頻道,以娛樂內容為主,全天24小時普通話播出。這無疑是跨國媒體集團嘗試全面進入中國的第一個標誌。而跨國公司的文化産品的本地化的努力也在進行,如創造票房佳績的馮小剛的“賀歲片”《大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是由哥倫比亞公司投資,利用原有本地市場“賀歲片”的成功和本地人才製作的作品。

    文化市場的開放和文化的交流也有許多嚴峻的挑戰。首先,文化的輸出和輸入的不平衡非常明顯。比較西方文化的輸入,中國文化的輸出仍然微不足道。讓世界了解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次,開放和西方消費文化的涌入也帶來了文化安全和保護民族文化的新課題。這些問題在加入WTO(世貿組織)之後會進一步加劇。

    焦點九:文化法規體系逐步建立

    改革開放以來,如何在市場環境下規範文化發展是一個新的課題。這當然給政府對文化的管理提出了挑戰。政府的文化管理職能也發生了相當深刻的變化。政府的職能越來越由從原來全面提供文化産品的計劃經濟模式轉向了以文化管理和調控為中心的市場經濟模式。在改革開放之後,面對文化管理的一系列新的課題,我國建立和制定了對外文化交流管理、文化娛樂業管理、演出管理、藝術品管理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的各種法律法規。《著作權法》以及各種文化行業的管理條例和上百個行政規章及各地方政府制定的各種法規都已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文化市場的法制化管理已見成效。文化管理部門和機構也進一步健全。據統計,文化市場管理機構有3372個,文化市場稽查機構有1257個,形成了從中央到省、地(市)、縣的管理網路。國家文化事業費在2001年達到70億。

    同時,國家通過深具影響的“五個一工程”等各種文化評獎體系的建構,強調精神産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標。推出了許多具有崇高文化價值、代表國家文化發展先進方向的作品。

    當然,文化投入不足,文化管理存在的無序化現象仍然值得關注。

    焦點十:走向未來的中國文化

    新世紀的風雲變幻導致了全球經濟的困擾,世界的未來撲朔迷離。但中國的發展卻成為了世界的一個亮點。現在,如何在奧運和WTO提供的新平臺上展示中國新的文化創造的活力和能量是我們必須努力的。奧運給我們展示自己的機會,把我們的能量和創造力告訴世界,WTO則要求我們回應挑戰,按照國際規則塑造我們自己。這一切都要求我們既深刻地變革自身又要頑強地捍衛自己的文化。如何在這樣的變化中尋找自己的文化方向,在追求成功的同時為中國文化的未來創造做出貢獻,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

    年的中國奧運會的“人文奧運”的理念可以創造獨特的中國“奧運文化”,這首先可以加快中國向世界文化的開放,促進中國的全球化進程。這包括中國人的國際觀和全球意識的增強、中國的開放程度和對於人類共同文化精華的參與和接受程度的增強等等。其次,中國“奧運文化”的創生和建構必然為古老中國文化和東方文明在二十一世紀的復興奠定基礎,成為這一復興的最為明確的生長點。這當然是追求中國古老的人文價值的創造性轉化,追求東方的創造性和想像力的再發現。人們經常談論“二十一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東方文化的復興”等等話題,談論中國在二十一世紀的不可阻擋的崛起,那麼,這一復興的最為明確的標誌就是奧運及中國“奧運文化”。

    進入WTO之後,中國經濟在各個領域高速開放會産生許多重要的文化後果。在我們討論的深刻的經濟衝擊後面也同樣存在著文化的衝擊,經濟變化會帶來文化變化。這種變化當然會進一步造成中國文化的國際化的發展。在一個新的平臺上,我們必須在更加深刻地了解經濟運作的國際規則的同時,了解和借鑒不同的文化和價值,了解和借鑒國際文化産業運作的經驗和策略,激活自身的文化産業。與此同時不斷艱苦地改造自身文化的局限和弊端,使得我們能夠以更為開放的心態面對世界,在全球化的進程中與時俱進,而不至於消極落伍。另一方面,它也提出了如何在新的衝擊下保持我們的文化特色,發出我們自己文化價值的獨特聲音,並創造一種具有全球眼光的本土文化的嚴峻課題。在進入WTO之後的國際環境中凸現自身文化的意義,尋求傳統的創造性的轉化,使得我們不至於失掉自我。在大眾文化的支配力極為巨大的今天,當務之急是我們必須在大眾文化的發展中找到新的認識框架和新的運作方式,在挪用國際方式的同時,找到自己的特色,尋求深入中國受眾的內心世界,表達他們的願望和要求。這樣才可能在國際化的中國文化市場競爭和自身文化的創造方面不至於喪失方向,隨波逐流,而是積極地參與的同時也積極地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進入WTO的更為重要的文化意義在於它要求一種新的民族認同和民族性格的形成。這意味著我們應該改變百年屈辱而悲壯的歷史造成的重負,更加自如和從容地面對世界。這種新的民族認同一方面不是消極封閉、狂放自大地“俯視”世界,另一方面也不是放棄自我、卑屈迎合地“仰視”世界。而是尋求與世界的“平視”的關係。(報告撰寫人/張頤武 特約編輯/夏舟)

    《北京青年報》2002年8月26日


中國百姓藍皮書之八:科技
中國百姓藍皮書之體育版
中國百姓藍皮書之六:價值觀和心態
中國百姓藍皮書:新型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中國百姓藍皮書之四——生活品質
中國百姓藍皮書教育篇:教育的十大焦點話題
中國百姓藍皮書:中國經濟潛力有多大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