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醫保改革:擰緊醫方“水龍頭”

    在最近一次醫療保險工作座談會上,筆者了解到兩條資訊。

    一是有關部門在部分大城市作了一個專項調查,發現醫生開出的藥品中大約有30%是不必要的,也就是説,醫生、醫院存在“過度供應”的傾向。二是正在全國推行的醫保改革,在控制醫療服務支出方面效果不太理想,有的城市甚至因改革而刺激了醫療消費,造成社會保險資金上億元的赤字。

    這兩條資訊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繫。醫保改革涉及幾個環節,效應最終要通過醫療服務來體現。如果把醫療保險籌資比作“蓄水池”,把醫療服務支出比作“水龍頭”,醫保改革順利推行的一個前提就是水要蓄滿,水龍頭開關要有節制。

    我國從1998年開始推行的城鎮職工醫療保障改革,在如何擰緊醫療支出的“水龍頭”上下了很大功夫,例如費用負擔從單位負擔向單位和個人雙方負擔轉變,明確政府承擔的是有限責任,統籌基金支付下有“門檻”,上有“封頂線”。不過,仔細分析起來,這些措施主要針對的是醫療消費方的需求,很少有對醫療服務供應方的監控。醫生完全可以多給病人開藥,甚至開一些與病無關的藥,讓病人做各種並不是必需的檢查,醫院增加了收入,而病人的花費則大部分通過統籌基金報銷。此外,由於對醫生行為缺少有效的監督,也給了病人與醫生合謀的機會,最典型的現象就是“一人參保,全家吃藥”。

    控制醫療支出,包括控制需方和控制供方兩方面,兩相比較,控制供方醫院、醫生顯然要更複雜。它涉及的利益主體多,行為分散,其中還有不少屬於專業問題,不易辨別清楚。但是,控制供方對控制整個醫療支出卻往往是最有效的。因為大多數病人還是希望節約醫療費用的,但如果醫生和醫院過度供應,病人難以確定哪些醫藥有必要,哪些是浪費,通常只有全盤接受。

    所以,世界上絕大多數實行醫保的國家和地區,都設置了對醫生嚴格的監督體制。以香港為例,醫生的每一個處方都要求有複印件,政府成立由各類專家組成的監督機構,定期抽檢,如果發現醫生開不必要的“大處方”,或者與病人合謀,會受到與醫療事故同樣的處罰。

    我國目前對此還缺乏有效監督。在用藥、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的管理方面,只是在用藥上邁出了一步,規定了藥品目錄。至於約束力更強、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如醫藥分開核算分別管理、處方抽檢、對醫生直接監督等,還只是在個別城市進行試點。

    按照國家的部署,到今年底,全國將有8000萬人納入新的醫保制度中。如何加強對醫方的監督、降低醫療服務支出,已經成為一個緊迫的課題。如果醫方“水龍頭”開關無節制,籌集的保障資金就不能合理使用,或者造成不必要的浪費。而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援,改革終究是句空話,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會受到損害。

    

    《人民日報》 2001年5月30日

    



相關新聞


全國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將接受專項檢查



新醫保被人鑽空子 自律政策為何扎不牢籬笆



北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出臺



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怎樣制定出來的



新世紀衛生改革將怎樣走向縱深?



醫療患者首次成為“消費者”



我國醫療改革方案年底出臺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