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北京新技術産業出口一半來自北京電子城

蘇向東

    作為國家老工業基地改造實驗區,酒仙橋北京電子城的迅速崛起是令人驚嘆的:

    1993年,這個曾經承擔兩彈一星和核潛艇等國家重點尖端項目,創造了無數輝煌的第一個國家電子工業基地,經濟效益跌入谷底,區內17家大中型國有骨幹企業利稅降為負數,銷售收入只有32億元。然而,經過7年的經濟結構大調整和高新技術改造,這些企業及其4萬餘名職工全部脫困,區內企業總數也由當年25家,迅猛增至200余家。電子城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2000年實現利稅37.6億元,銷售收入一舉攀升到320億元,整整翻了10倍!

    據統計,2000年北京電子城電子工業産值485億,佔北京電子資訊産業的40%以上,新技術企業出口創匯10.6億美元,佔北京地區新技術産業出口總額的46%。北京電子城再次成為拉動首都經濟騰飛的強勁引擎。

    業內人士稱,北京電子城以“老工業基地改造實驗區”的方式,成功破解了國有企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及改造發展的一些難題,成為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國有企業群體改革脫困的範例。

    在正在舉辦的全國“國企改革與發展暨技術創新成果展覽會”北京展區,記者看到,三個大型燈箱集中展示了北京電子城“九五”以來的巨大成就,而北京市精選的高科技産品就有10種來自北京電子城:高清晰度彩色數字電視發射設備、64寸超大螢幕彩色數字背投電視、34寸高清晰度彩色數字電視機、GSM手機、無線通訊用網關、防火牆等最新科研成果,大都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據電子城管理委員會最新消息,區內企業引進先進技術、投資2000萬美元的兩個手機國産化重點項目----手機用溫度補償石英晶體振蕩器和微型揚聲器已于5月投産,年內將形成可觀的經濟效益。

    酒仙橋北京電子城是“一五”期間國家以當時全國電子工業總投資的50%集中建設的第一個國家電子工業基地,被稱為新中國電子工業的搖籃。由於機制、體制等多種原因,八十年代後期逐漸衰落,九十年代初陷入困境。它在國家電子工業中的領先地位,也被京西奇跡般崛起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取而代之。

    1992年,區內12家國有大中型企業廠長聯名上書北京市領導,建議成立“保稅經濟開發區”,幫助骨幹企業恢復造血機能,重振地區經濟。1994年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援下正式設立“北京電子城”,1997年6月《北京電子城發展實施方案》啟動,全面推動了老工業基地改造振興的進程。1997年、2000年,江總書記兩次視察電子城,更堅定了電子城企業職工加快老工業基地改造、建設電子城的信心。北京電子城由調整期,迅速步入産業高速發展的新時期。

    北京電子城不同於其他開發區,可以在一片空地上規劃美好的未來,它要在老工業廠區僅有的2平方公里的工業用地上,充分利用現有的産業基礎、資源配置、城市基礎設施,通過盤活土地資源、存量調整,用拆一片建一片的方法改造老區,建設現代高新技術園區。他們嘗試以區內國有企業經濟結構戰略性綜合調整、整體改造的新方式,將國有企業轉機建制同調整産業結構、土地使用結構、國有資産分佈結構等有機結合,突破單個企業重組的局限性,優化資源、盤活資産存量,實現了工業規模5倍以上的增長,並通過改善投資環境,走技工貿同步發展的道路,從整體上搞活國有企業,使電子城再創輝煌。

    幾年來,經過改組、改制 、調整,電子城國有企業開始煥發活力。目前,國有企業改制基本完成,沒有一家虧損企業,國有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為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步伐,區內企業大力實施市場化改造,採取剝離有效資産,吸收社會法人和自然人入股,成立多元投資的有限責任制公司或股份制公司,改變單一國有、集體所有制結構擴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經濟的效益。曾經虧損上億元的電子管廠(774廠)率先打破鐵飯碗,分灶吃飯,實行市場化改造,通過引進先進科學技術、合資合作和資本運營,成功的將近50年曆史的老廠改造成為數字媒體設備為核心産品的國際化大型高科技公司-----東方電子集團,該集團A、B 股均已上市,2000年銷售收入突破60億元。北京有線電廠(738廠)、北京郵電通信設備廠(506廠),也已改組成立兆維集團、首信集團,銷售收入分別超過60億和100億,成為電子城內的旗艦企業。區內電子專用設備、元器件等7家企業以優勢資源為紐帶,聯合組建的大型股份制企業----七星華電集團也已正式成立。目前,基地工業企業已發展到200多家,國有、股份制、三資、民營企業均衡發展,各具活力。

    高新技術的引進和開發,産學研的緊密合作,改變了過去單一以軍工配套為主的産業、産品結構,逐步形成了以通信、電腦和軟體、數字視聽、彩色顯像管和顯示管、新型元器件五大支柱産業。其中,程式控制交換機、國産GSM手機,雙雙超過1000萬線(部),彩色顯像管、廣播電視發射機産量均位居國內前三名。通信繼電器産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達70%。與此同時,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形成:倍受矚目的“市政一卡通”、“醫療保險管理系統”、彩色顯示管、大螢幕背投式彩色電視、銀行櫃員機、6英寸IC成套專用生産設備。截止目前,高新技術産品的銷售收入已佔區內銷售收入的95%。

    “九五”期間,電子城斥資20億元,改造道路7.1公里,啟動供熱工程,改造廠房,新建電子通用廠房子30萬平方米。引資30億建設國際商務物流中心、科研中心、孵化基地和電子城商貿街,如今從將臺路到大山子兩公里長、約35萬平方米的商貿街,北京電子大世界、酒仙公寓、萬客隆超市已是大廈林立。現代化的標準廠房、寬闊便利的交通,加上電子城良好的工業産業體系,科工貿個一體化的發展格局,吸引了大批國際知名公司投資設廠。德國西門子、芬蘭諾基亞、荷蘭飛利浦、瑞典愛立信等公司相繼在這裡設立合資企業近40家。國有資本在合資企業中平均佔有47%的股份。合資企業的成功引進和嫁接,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和國企改革調整的杠桿。

    加入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北京電子城,以其經濟的迅速騰飛,被譽為21世紀首都發展之星。這顆新星跨入新世紀的第一年裏,繼續顯示出強勁的發展態勢,1-5月實現産值260億,銷售收入150億,出口創匯7億美元,同比增長53%、33%和94%。北京電子城的負責人介紹,到達2010年,北京電子城的電子産品銷售收入將達到1300億,技工貿收入將達到2000億,屆時,北京電子城高科技園區將成為“國家重要的資訊産業基地、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産力的基地、電子科研開發中心、網路資訊中心和産品集散中心”。

    中國網 2001年6月27日

    



相關新聞


單大年委員:國企改革應當繼續進行



盛華仁宣佈國企改革脫困的三年目標基本實現



今年國企經濟效益將突破2000億元



資訊産業成為中國國民經濟支柱産業



我國確定新世紀資訊技術産業發展戰略



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取得重大進展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